【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本申请是名称为“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的专利技术申请专利的分案申请,该专利技术申请的申请日为2018年4月8日,申请号为201810294889.7。
本专利技术涉及遮阳装置与中空玻璃,尤其是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是一种在中空玻璃内部设置遮阳帘的产品,其具有美观、清洁、抗风、节能等优点,是高层建筑和台风地区建筑的遮阳最佳应用方式,目前该产品按操作方式分为手动和电动两种。目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主要采用管状电机来实现遮阳帘的展开与收起,成本较高,国产管状电机价格约200~300元/个,进口管状电机价格约500~600元/个,而且,管状电机由于安装在中空玻璃内部,出现故障时维修麻烦,必须拆开中空玻璃才能修理,维护成本高。另外,由于现有的管状电机是通过将拉绳缠绕在转动轴上实现遮阳帘的收起,只能适合中空间距较大的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在中空间距较小且尺寸大的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中,管状电机不能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距离传感器、确定模块、上升模块、下降模块和停止模块,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测量磁体机构(12)与预定位置的距离;所述的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磁体机构(12)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一通电线圈(11)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二通电线圈(13)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三通电线圈(14)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四通电线圈(15)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确定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和距离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其中,将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记为当前通电线圈,将距离所述磁体机构(12)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距离传感器、确定模块、上升模块、下降模块和停止模块,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测量磁体机构(12)与预定位置的距离;所述的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磁体机构(12)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一通电线圈(11)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二通电线圈(13)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三通电线圈(14)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四通电线圈(15)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确定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和距离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其中,将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记为当前通电线圈,将距离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记为下一通电线圈;
所述的上升模块用于接收上升指令,并控制当前通电线圈和下一通电线圈中通入第一预设值和预设电流方向的电流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12)向下运动;
所述的下降模块用于接收下降指令,并控制当前通电线圈和下一通电线圈中通入第二预设值和预设电动方向的电流后产生吸引磁场使磁体机构(12)可竖直向上移动;
所述的停止模块用于接收停止指令,并控制所有的通电线圈均不通入电流时使磁体机构(12)固定不动。
2.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上升指令,通过距离传感器测量磁体机构(12)与预定位置的距离,并根据磁体机构(12)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一通电线圈(11)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二通电线圈(13)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三通电线圈(14)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四通电线圈(15)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确定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和距离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其中,将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记为当前通电线圈,将距离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记为下一通电线圈;
S2、控制当前通电线圈和下一通电线圈中通入第一预设值和预设电流方向的电流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12)向下运动;
S3、接收停止指令,控制所有的通电线圈均不通入电流时使磁体机构(12)固定不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4、接收下降指令,通过距离传感器测量磁体机构(12)与预定位置的距离,并根据磁体机构(12)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一通电线圈(11)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二通电线圈(13)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三通电线圈(14)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四通电线圈(15)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确定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和距离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其中,将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记为当前通电线圈,将距离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记为下一通电线圈;
S5、控制当前通电线圈和下一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