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薄膜以及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55358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孔薄膜以及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该多孔薄膜包括N个依次重叠并连接为一体的过滤单元,N≥2;每个过滤单元包括多孔支撑体和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分布于构成多孔支撑体的材料的外侧。多孔薄膜具有多层结构,因此具有更强的强度。由于多孔薄膜的厚度增加,可以实现深层过滤,过滤精度大幅度提升。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N个过滤单元的坯体,N≥2;A.将携带第一浆料的多孔支撑体穿过两个刮刀之间,干燥即得到前驱体;B.在第一坯体的迎风面或背风面上喷涂第二浆料,干燥即得到过滤单元的坯体;2)将N个过滤单元的坯体依次重叠,然后压制为一体,即得到烧结坯;3)对烧结坯进行烧结。

Porous film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孔薄膜以及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过滤材料的
,具体而言,涉及多孔薄膜以及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柔性多孔薄膜主要采用单层金属筛网(平纹)作为多孔支撑体,其制备工艺为:先对多孔支撑体的孔隙进行填充,然后采用机械喷涂方式再在多孔支撑体的外表面喷涂一层膜材料,最后进行烧结形成柔性多孔薄膜过滤材料。此工艺制备的柔性多孔薄膜过滤材料受基体自身强度影响,其强度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强度明显高于现有多孔薄膜但仍具有高过滤精度和高气通量的多孔薄膜。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以制备出具有高强度、高过滤精度和高气通量的多孔薄膜。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多孔薄膜。该多孔薄膜包括N个依次重叠并连接为一体的过滤单元,N≥2;每个过滤单元包括多孔支撑体和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分布于构成多孔支撑体的材料的外侧。多孔薄膜具有多层结构,因此与传统的单层膜材料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多孔薄膜具有更强的强度。由于多孔薄膜的厚度增加,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孔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依次重叠并连接为一体的过滤单元(100),N≥2;每个过滤单元(100)包括多孔支撑体(10)和过滤结构(20),所述过滤结构(20)分布于构成多孔支撑体(10)的材料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孔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依次重叠并连接为一体的过滤单元(100),N≥2;每个过滤单元(100)包括多孔支撑体(10)和过滤结构(20),所述过滤结构(20)分布于构成多孔支撑体(10)的材料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20)包括填充过滤层(201)和侧面过滤层(202),所述填充过滤层(201)主要填充于多孔支撑体(10)孔隙中,所述侧面过滤层(202)附着于多孔支撑体(10)的迎风面或背风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过滤层(201)填充满所述多孔支撑体(10)的孔隙;并且/或者,所述填充过滤层(201)的厚度大于多孔支撑体(10)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薄膜的孔径沿过滤方向呈梯度变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支撑体(10)的厚度为0.4~0.45mm,孔径为50~80目;所述多孔薄膜的平均孔径≤23μ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薄膜,其特征在于:当N=2时,所述多孔薄膜的气通量≥500m3/m2·kpa·h,所述多孔薄膜的经向抗拉强度≥2kN,纬向抗拉强度≥2.5k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麟罗长军李波任德忠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