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拐角处防渗漏层级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水
,尤其涉及一种拐角处防渗漏层级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钢结构项目在钢结构施工现场若遇到钢结构屋面或墙面需要与混凝土相连接时,常见的做法是依靠混凝土的表面抹灰层做出一个滴水檐,将与钢结构的交接处隐藏在混凝土滴水檐的下方;但是混凝土施工中做出滴水檐实际比较困难,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滴水檐会出现开裂、脱落等现象;同时钢结构屋面或墙面在受热胀冷缩后产生内应力,导致发生位移现象,最终致使交接处的漏水,这不仅不满足施工工程的防水要求,也影响后期实际的使用效果。中国专利CN103726514B公开了一种防渗漏结构,防渗漏结构设置于地下连续墙和内衬墙之间,防渗漏结构由横向杆件和竖向杆件拼接而成框架结构;横截面均呈“L”型;横向杆件固定于边梁上,竖向杆件固定在扶壁柱上;但是该结构稳定性不强,导致结构容易出现坍塌,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拐角处防渗漏层级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拐角处防渗漏层级结构,包括墙体阴角和围护垫层,所述墙体阴角的底部固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拐角处防渗漏层级结构,包括墙体阴角(1)和围护垫层(2),所述墙体阴角(1)的底部固定于围护垫层(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阴角(1)和围护垫层(2)接触位置设有用于固定墙体阴角(1)和围护垫层(2)的倒角区(3),墙体阴角(1)的外部设有内隔水板(4)和外隔水板(5),所述内隔水板(4)和墙体阴角(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拐角处防渗漏层级结构,包括墙体阴角(1)和围护垫层(2),所述墙体阴角(1)的底部固定于围护垫层(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阴角(1)和围护垫层(2)接触位置设有用于固定墙体阴角(1)和围护垫层(2)的倒角区(3),墙体阴角(1)的外部设有内隔水板(4)和外隔水板(5),所述内隔水板(4)和墙体阴角(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拐角处防渗漏层级结构,其特征在于,外隔水板(5)和内隔水板(4)之间设有用于防水的防渗漏层(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拐角处防渗漏层级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渗漏层(6)内设有防水卷材(7),防水卷材(7)的外表面设有用于保护防水卷材(7)的防水卷材加强层(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扈延清,刘腾,郭旭东,乔国刚,杨祥亮,杨冬梅,苏芹照,陈忠忠,白川江,李伟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