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桩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42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桩体结构,包括:基底和混凝土桩身。在混凝土桩身的至少一轴向端部设有基底,混凝土桩身包括混凝土以及至少两层筒状支撑笼,支撑笼沿混凝土桩身的轴向延伸,桩身的结构与钢筋结构相互适应,有效保证钢筋对桩身沿其轴向方向的支撑,又因筒状支撑笼层叠套设;有效保证了桩身的内部的整体应力强度可通过多层支撑笼相互支撑;其中至少一对相邻的支撑笼的外侧壁与设于其外侧的支撑笼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通过相邻层的支撑笼的侧壁面相互固定连接,从而相邻层的支撑笼之间形成面接触,进一步提高支撑笼相互设置形成桩身结构的强度,大大减小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A concrete pil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桩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桩体结构。
技术介绍
伴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进程,建筑结构的上部荷载增加、荷载形式变得复杂,也需要面对更多不良的建筑场地以及大型深基坑工程,更高要求的桩基础成为一种适宜的解决方式。合理地使用桩体结构作为建设的基础,可以有效控制建筑物或建筑体的沉降变形,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桩尖全预应力混凝土整根实心方桩,其中,桩体部分由箍筋螺旋缠绕预应力主筋,箍筋与主筋相交处捆扎连接;预应力主筋为四角预应力主筋与内四角预应力主筋组合,四角预应力主筋为四根预应力主筋,分布在桩体的四角,构成正方形;内四角预应力主筋也为四根预应力主筋,平均分布在由四角预应力主筋构成的正方形的四边上。但是,现有的桩体部分的结构,由于,四角预应力主筋和内四角预应力主筋相互设置和分布不合理,影响了桩体的整体结构强度,在长期使用中,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桩体结构由于四角预应力主筋与内四角预应力主筋二者设置分布不合理,导致桩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桩体结构,其包括:/n基底;/n混凝土桩身,在所述混凝土桩身的至少一轴向端部设有所述基底,所述混凝土桩身包括混凝土以及至少两层筒状支撑笼,所述支撑笼沿所述混凝土桩身的轴向延伸,其中所述筒状支撑笼层叠套设;/n其特征在于:/n其中至少一对相邻的支撑笼的外侧壁与设于其外侧的支撑笼的内侧壁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桩体结构,其包括:
基底;
混凝土桩身,在所述混凝土桩身的至少一轴向端部设有所述基底,所述混凝土桩身包括混凝土以及至少两层筒状支撑笼,所述支撑笼沿所述混凝土桩身的轴向延伸,其中所述筒状支撑笼层叠套设;
其特征在于:
其中至少一对相邻的支撑笼的外侧壁与设于其外侧的支撑笼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混凝土桩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笼包括箍筋以及若干主筋,所述主筋沿所述混凝土桩身轴向设置于所述基底上,所述箍筋螺旋环绕所述主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混凝土桩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笼包括设置于外侧的外支撑笼以及依次层叠套设于所述外支撑笼内的若干层内支撑笼;
所述外支撑笼的内壁与其相邻的所述内支撑笼的外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混凝土桩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第一内支撑笼和套设于其内的第二内支撑笼包括以下固定连接方式:
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德祥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双强管桩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