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固化土振动拌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42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固化土振动拌和设备,包括固定支座以及位于固定支座上的拌和机构,拌和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支座上端的拌和舱,拌和舱内部平行布置有两个拌和部,拌和舱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驱动拌和部转动的驱动部与用于带动拌和部振动的振动部;所述拌和部包括振动拌和旋转轴,振动拌和旋转轴上均匀设有多个锥形拌和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部与振动部的配合使用来带动拌和部对物料进行搅拌和振动,同时通过采用锥形拌和爪有效提高搅拌效果,进而使胶结材料与固化剂均匀分散,解决了现有拌和设备用于固化土施工时因搅拌方式单一而导致胶结材料与固化剂不能均匀分散并降低了施工效率的问题。

A movable closed vibration mixing equipment for solidified s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固化土振动拌和设备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固化土振动拌和设备。
技术介绍
在土木工程领域,通过土壤固化技术(即在常温下将施工现场土与固化剂、胶结材料混合后,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改变土壤性质,并在压实功的作用下,使固化土易于压实和稳定,从而形成整体结构,达到常规所不能达到的压密度,显著提高土体强度、稳定性和抗渗性)进行固化土施工可节省大量的传统建筑材料,适用于各类土质条件。目前,固化土施工因其成本低廉、可就地取材、节省废物处理周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交通道路工程、场地硬化工程、软弱地基固化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以及护坡、挡墙抗渗等工程。在现场施工时,一般固化土现场施工大多采用人工撒布胶凝材料,然后采用钩机进行拌和,导致固化土质量不稳定,工作效率低。虽然部分采用拌和机进行拌和,但是上述的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以下不足:现在普遍使用的拌和机主要针对混凝土拌和、灰土拌和等,并不适用于固化土搅拌。而且,传统拌和机主要由拌和叶片和转动轴组成,拌和机的搅拌运动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周向运动,导致胶结材料与固化剂不能均匀分散形成微小的团粒结构,进而降低了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因此,设计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固化土振动拌和设备,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固化土振动拌和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拌和设备用于固化土施工时因搅拌方式单一而导致胶结材料与固化剂不能均匀分散并降低了施工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固化土振动拌和设备,包括固定支座以及位于固定支座上的拌和机构,所述拌和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支座上端的拌和舱,拌和舱内部平行布置有两个拌和部,拌和舱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驱动拌和部转动的驱动部与用于带动拌和部振动的振动部;所述拌和部包括振动拌和旋转轴,振动拌和旋转轴上均匀设有多个锥形拌和爪;所述振动拌和旋转轴左右两端伸出拌和舱并分别和驱动部与振动部的输出端连接;通过驱动部驱动拌和部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物料的搅拌,同时配合振动部带动拌和部进行振动,从而实现对物料的振动,相比于传统的单一搅拌方式,有效提高了物料拌和效果,还通过采用锥形拌和爪可以有效提高搅拌效果,进而使胶结材料与固化剂均匀分散,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支座下端设有牵引车,固定支座上均匀设有多个用于与牵引车连接的固定安装口;通过牵引车牵引设备进行移动,进而可以实现设备的可移动化,简单方便,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以及用于与驱动电机配合的两个拌和链轮;所述振动部包括振动电机以及用于与振动电机配合的两个平行振动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拌和舱上端设有用于输送物料的自动定量供料机构,所述自动定量供料机构包括分别和拌和舱连通的胶结材料供料部、基土供料部与喷洒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胶结材料供料部包括设置在拌和舱顶部的胶结材料供料口,胶结材料供料口上设有控制阀,胶结材料供料口上端与第二皮带秤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洒部包括用于与拌和舱连通的固化剂稀释液进口,固化剂稀释液进口上设有控制阀;所述固化剂稀释液进口的输出端与设置在拌和舱内的固化剂喷洒管连通,固化剂喷洒管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洒水孔,且相邻两个洒水孔之间间隔10cm。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土供料部包括设置在拌和舱顶部的基土进料口,基土进料口还与第一皮带秤连接,基土进料口上设有阀门;所述基土供料部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皮带秤上的传感器,牵引车上设有智能化控制箱,智能化控制箱与传感器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拌和舱底部设有出料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了驱动部、拌和部与振动部,通过驱动部驱动拌和部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物料的搅拌,同时配合振动部带动拌和部进行振动,从而实现对物料的振动,相比于传统的单一搅拌方式,有效提高了物料拌和效果,还通过采用锥形拌和爪可以进一步有效提高搅拌效果,进而使胶结材料与固化剂均匀分散,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解决了现有拌和设备用于固化土施工时因搅拌方式单一而导致胶结材料与固化剂不能均匀分散并降低了施工效率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可移动封闭式固化土振动拌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可移动封闭式固化土振动拌和设备中拌和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支座,2-牵引车,3-驱动部,4-振动部,5-智能化控制箱,6-出料部,7-拌和部,8-胶结材料供料口,9-基土进料口,10-传感器,11-第一皮带秤,12-固化剂稀释液进口,13-固化剂喷洒管,14-锥形拌和爪,15-振动拌和旋转轴,16-固定安装口,17-拌和舱,18-第二皮带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固化土振动拌和设备,包括固定支座1以及位于固定支座1上的拌和机构,所述拌和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支座1上端的拌和舱17,所述拌和舱17内部平行布置有两个拌和部7,所述拌和舱17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驱动拌和部7转动的驱动部3与用于带动拌和部7振动的振动部4。进一步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拌和部7包括振动拌和旋转轴15,所述振动拌和旋转轴15上均匀设有多个锥形拌和爪14,所述振动拌和旋转轴15左右两端伸出拌和舱17并分别和驱动部3与振动部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锥形拌和爪14的形状可以为锥形,也可以是其他立体形状,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设定,这里并不作限定。具体的,由于传统拌和机主要由拌和叶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固化土振动拌和设备,包括固定支座(1)以及位于固定支座(1)上的拌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拌和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支座(1)上端的拌和舱(17),拌和舱(17)内部平行布置有两个拌和部(7),拌和舱(17)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驱动拌和部(7)转动的驱动部(3)与用于带动拌和部(7)振动的振动部(4);/n所述拌和部(7)包括振动拌和旋转轴(15),振动拌和旋转轴(15)上均匀设有多个锥形拌和爪(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封闭式固化土振动拌和设备,包括固定支座(1)以及位于固定支座(1)上的拌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拌和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支座(1)上端的拌和舱(17),拌和舱(17)内部平行布置有两个拌和部(7),拌和舱(17)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驱动拌和部(7)转动的驱动部(3)与用于带动拌和部(7)振动的振动部(4);
所述拌和部(7)包括振动拌和旋转轴(15),振动拌和旋转轴(15)上均匀设有多个锥形拌和爪(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封闭式固化土振动拌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1)下端设有牵引车(2),所述固定支座(1)上均匀设有多个用于与牵引车(2)连接的固定安装口(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封闭式固化土振动拌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3)包括驱动电机以及用于与驱动电机配合的两个拌和链轮;
所述振动部(4)包括振动电机以及用于与振动电机配合的两个平行振动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封闭式固化土振动拌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拌和舱(17)上端设有用于输送物料的自动定量供料机构,所述自动定量供料机构包括分别和拌和舱(17)连通的胶结材料供料部、基土供料部与喷洒部。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恒郭飞张丽丽王凯丽张肇潜田治州姜瑜张旭光赵昕马跃东齐立勇李振坤邢建平胡海波张学军车青森于海洋高冠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朝旭鼎新市政工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