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塑改性土换填地基的应急压实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5401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1:04
一种软塑改性土换填地基应急压实施工方法具有地表封水→降水→原位一次掺灰→开挖+二次掺灰拌和→静置砂化→三次掺灰拌和→第一压实分层压实→静置硬塑化→重复压实分层施工至完成全部压实填筑任务的施工流程,与传统弃土换填施工方法比,具有能快速治理软土化地基病害、既经济环保又质量可靠的优点。

An emergency compac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of soft plastic modified soil replacement Found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塑改性土换填地基的应急压实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改性土压实施工方法,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软塑改性土换填地基的应急压实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地基土为饱和的粉质土和粉质黏土时,受施工扰动后,土体易变为软塑至流塑状态的软化土,抗剪强度极低,压缩性大,不经处理无法作为浅基础的地基,因此,把因为施工扰动使饱和的粉质土和粉质黏土变为软塑至流塑状态土的地基称为软化土地基病害。我国南方城市区域的河流一级阶地或湿地范围进行高层房地产建设,裙楼部分常常采用浅基础,持力层往往由一级阶地上部的粉质黏土、粉砂土层组成。地下水位以下的粉质黏土、粉砂土层,受到基坑开挖及抗浮锚杆施工机械的扰动,往往会在地基表层形成一层厚度在1m-2m的软塑至流塑态的软化土层,这就形成软土化浅层地基病害,尤其是雨季施工和排水困难的场地更是如此。采用弃土换填法对软土化浅层地基病害进行处理是软土浅层地基处理的传统方法。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加之南方雨季往往阴雨连绵,在南方大中城市区域雨季施工条件下进行弃土换填法施工,不但存在运距远、难以找到弃土场和取土场地的困难,还存在城市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塑改性土换填地基应急压实施工方法的施工流程为:地表封水→降水→原位第一次掺灰→开挖+第二次掺灰拌和→静置砂化→第三次掺灰拌和→第一压实分层压实→静置硬塑化→重复压实分层施工至完成全部压实填筑任务。其特征是具有如下试验步骤:/n(1)地表封水:划定拟进行地基处理的区域(6),打截水沟(7)截断处理区域外部的地表水;/n(2)降水:在处理区域两端部位设2处降水的井点,采用潜水泵(8)降低处理区域的地下水位;/n(3)一次掺灰:在流塑态软化土区域(3)原地掺入适量生石灰,通过生石灰与流塑态软化土中水的熟化反应及放热,加速降低流塑态软化土中的含水量,生石灰掺量以将流塑态软化土变为可塑态为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塑改性土换填地基应急压实施工方法的施工流程为:地表封水→降水→原位第一次掺灰→开挖+第二次掺灰拌和→静置砂化→第三次掺灰拌和→第一压实分层压实→静置硬塑化→重复压实分层施工至完成全部压实填筑任务。其特征是具有如下试验步骤:
(1)地表封水:划定拟进行地基处理的区域(6),打截水沟(7)截断处理区域外部的地表水;
(2)降水:在处理区域两端部位设2处降水的井点,采用潜水泵(8)降低处理区域的地下水位;
(3)一次掺灰:在流塑态软化土区域(3)原地掺入适量生石灰,通过生石灰与流塑态软化土中水的熟化反应及放热,加速降低流塑态软化土中的含水量,生石灰掺量以将流塑态软化土变为可塑态为准,采用落锥试验判别;
(4)开挖:将所选地基处理的区域(6)的软塑软化土(2)的全部软化土,以及流塑态软化土区域(3)范围的全部已掺灰的软化土用挖掘机开挖并运到软土化地基边部的正常地基(1)的表面位置;
(5)二次掺灰:地表拌和堆场按土灰重量比掺入3%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进行二次掺灰施工,并将在地表拌和堆场拌和好的二次掺灰改性土料(4)静置保持6小时以上;
(6)三次掺灰:将完成二次掺灰后静置好的改性土料(4),再按土灰重量比掺入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用挖掘机进行翻拌掺灰作业,掺灰3小时后,测定捣密的改性土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龙武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