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式地热能导出金属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9949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封闭式地热能导出金属换热器,包括金属外壳、循环泵、三通阀、主换热器和水气分离器,所述金属外壳上安装有平衡风道,所述主换热器安装在金属外壳内部,且主换热器由压紧板和传热板片构成,所述压紧板与传热板片之间通过压紧螺栓连接,所述主换热器一侧设置有冷水口和热能出口,且冷水口与闭式膨胀水箱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冷水口与循环泵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所述热能出口与水气分离器之间通过水管相连接,所述水气分离器和循环泵之间通过表面安装有三通阀的水管连接,所述三通阀与冷水管相连接,所述主换热器另一侧设置有热能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造价便宜,密封性好,传热效率高。

Closed type geothermal energy derived metal heat exchang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losed type geothermal energy derived metal heat exchanger, which comprises a metal casing, circulating pump, three-way valve, a main heat exchanger and water separator, the metal shell is installed on the balance duct, the primary heat exchanger is arranged inside the metal shell, and the main heat exchanger is composed of a pressing plate and heat transfer plates between the pressing plate and the heat transfer plate are connected by bolts, the main heat exchanger is arranged at one side of the inlet and outlet of heat, and cold water mouth and closed between expansion water tank through a water pipe connected between the inlet and the circulating pump through pipes connected between the heat. Export and water separator are connected by a water pipe between the water separator and circulating pump connected by surface mounting a three-way pipe, the three-way valve and the water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imary heat exchanger is another The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heat energy inle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low cost, good tightness and high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闭式地热能导出金属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开发
,具体为一种封闭式地热能导出金属换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其一就是储量丰富,据地质部门有关资料表明,我国远景地热资源储量为I353xI护t标准煤,推测储量为116.6x1护t标准煤,探明储量为31.6x10gt标准煤;其二是只要利用合理,对环境没有污染,地热能的利用能够有效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大气污染;其三相对于太阳能和风能等,地热能的开发成本相对较低。地热换热器作为主要的开发工具,原理是通过二次循环水来提取地热水中的热量,但目前的地热能换热器,效率低,密封性差,污垢易堆积,清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闭式地热能导出金属换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紧凑,造价便宜,密封性好,传热效率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封闭式地热能导出金属换热器,包括金属外壳、循环泵、三通阀、主换热器和水气分离器,所述金属外壳上安装有平衡风道,且平衡风道与安装在金属外壳内部的风机相连接,所述主换热器安装在金属外壳内部,且主换热器由压紧板和传热板片构成,所述压紧板与传热板片之间通过压紧螺栓连接,所述主换热器一侧设置有冷水口和热能出口,且冷水口与闭式膨胀水箱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冷水口与循环泵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所述热能出口与水气分离器之间通过水管相连接,所述水气分离器和循环泵之间通过表面安装有三通阀的水管连接,所述三通阀与冷水管相连接,所述主换热器另一侧设置有热能入口,且热能入口与地热能导出管相连接,所述地热能导出管上安装有压力表。优选的,所述风机与安装在金属外壳内部的风压开关之间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闭式膨胀水箱与循环泵之间通过水管连接,且闭式膨胀水箱上安装有自动排气阀。优选的,所述水气分离器下方安装有热水管和热气管。优选的,所述压紧板与传热板片之间设置有密封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结构简单紧凑,造价便宜,压紧板和传热板片之间通过压紧螺栓连接,且压紧板和传热板片之间设置有密封垫,使该装置拥有较强的密封性,风机和平衡风道的配使用,有利于平衡金属外壳内部的压力,循环泵和闭式膨胀水箱的配合安装,充分的利用了热交换原理,使传热效率更高,不仅如此,循环泵抽取冷却水为软水,避免在热交换过程中水垢的出现,保障了管道的清洁程度,压力表的安装,更加清晰的观察换热器内部的压力,水气分离器的存在,对导出的水汽能够很好的分离,提高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换热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风压开关;2-金属外壳;3-平衡风道;4-风机;5-自动排气阀;6-闭式膨胀水箱;7-水管;8-循环泵;9-地热能导出管;10-热水管;11-热气管;12-三通阀;13-冷水管;14-压力表;15-主换热器;16-水气分离器;17-压紧螺栓;18-冷水口;19-密封垫;20-热能出口;21-热能入口;22-压紧板;23-传热板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封闭式地热能导出金属换热器,包括金属外壳2、循环泵8、三通阀12、主换热器15和水气分离器16,金属外壳2上安装有平衡风道3,且平衡风道3与安装在金属外壳2内部的风机4相连接,主换热器15安装在金属外壳2内部,且主换热器15由压紧板22和传热板片23构成,压紧板22与传热板片23之间通过压紧螺栓17连接,主换热器15一侧设置有冷水口18和热能出口20,且冷水口18与闭式膨胀水箱6之间通过水管7连接,冷水口18与循环泵8之间通过水管7连接,热能出口20与水气分离器16之间通过水管7相连接,水气分离器16和循环泵8之间通过表面安装有三通阀12的水管7连接,三通阀12与冷水管13相连接,主换热器15另一侧设置有热能入口21,且热能入口21与地热能导出管9相连接,地热能导出管9上安装有压力表14,风机4与安装在金属外壳2内部的风压开关1之间电性连接,闭式膨胀水箱6与循环泵8之间通过水管7连接,且闭式膨胀水箱6上安装有自动排气阀5,水气分离器16下方安装有热水管10和热气管11,压紧板22与传热板片23之间设置有密封垫19。工作原理:使用时,地热能从地热能导出管9经过热能入口21进入到主换热器15中,循环泵8通过冷水管13将软水一部分经过冷水口18输送到主换热器15中,另一部分通过水管7输送到闭式膨胀水箱6中,便于下次直接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热能和冷水在传热板片23中进行热交换,交换完毕的热能通过热能出口20导出,随后经过水管7传输到水气分离器16中,将水汽进行分离,分离后的热水经过热水管10导出,气体经过热气管11导出,在此过程中,由于压紧板22和传热板片23之间通过压紧螺栓17连接,且压紧板22和传热板片23之间设置有密封垫19,使该装置拥有较强的密封性,风机4和平衡风道3的配使用,有利于平衡金属外壳2内部的压力,压力表14的安装,更加清晰的观察主换热器15内部的压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封闭式地热能导出金属换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封闭式地热能导出金属换热器,包括金属外壳(2)、循环泵(8)、三通阀(12)、主换热器(15)和水气分离器(16),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2)上安装有平衡风道(3),且平衡风道(3)与安装在金属外壳(2)内部的风机(4)相连接,所述主换热器(15)安装在金属外壳(2)内部,且主换热器(15)由压紧板(22)和传热板片(23)构成,所述压紧板(22)与传热板片(23)之间通过压紧螺栓(17)连接,所述主换热器(15)一侧设置有冷水口(18)和热能出口(20),且冷水口(18)与闭式膨胀水箱(6)之间通过水管(7)连接,所述冷水口(18)与循环泵(8)之间通过水管(7)连接,所述热能出口(20)与水气分离器(16)之间通过水管(7)相连接,所述水气分离器(16)和循环泵(8)之间通过表面安装有三通阀(12)的水管(7)连接,所述三通阀(12)与冷水管(13)相连接,所述主换热器(15)另一侧设置有热能入口(21),且热能入口(21)与地热能导出管(9)相连接,所述地热能导出管(9)上安装有压力表(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闭式地热能导出金属换热器,包括金属外壳(2)、循环泵(8)、三通阀(12)、主换热器(15)和水气分离器(16),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2)上安装有平衡风道(3),且平衡风道(3)与安装在金属外壳(2)内部的风机(4)相连接,所述主换热器(15)安装在金属外壳(2)内部,且主换热器(15)由压紧板(22)和传热板片(23)构成,所述压紧板(22)与传热板片(23)之间通过压紧螺栓(17)连接,所述主换热器(15)一侧设置有冷水口(18)和热能出口(20),且冷水口(18)与闭式膨胀水箱(6)之间通过水管(7)连接,所述冷水口(18)与循环泵(8)之间通过水管(7)连接,所述热能出口(20)与水气分离器(16)之间通过水管(7)相连接,所述水气分离器(16)和循环泵(8)之间通过表面安装有三通阀(12)的水管(7)连接,所述三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超赵志民杜睿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正浩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