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盖横梁连接板及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001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汽车车身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顶盖横梁连接板及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顶盖横梁连接板包括顶盖连接板部、立柱内板连接板部及安全气帘导向板部,立柱内板连接板部分别与顶盖连接板部和安全气帘导向板部相连,顶盖横梁连接板为一体成型式板体构件,顶盖横梁连接板的板厚大于立柱内板的板厚。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包括顶盖横梁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顶盖横梁连接板,通过将其设置为集合了顶盖连接板部、立柱内板连接板部及安全气帘导向板部的一体式板体构件,增强其自身的强度和刚度,提高对白车身扭转刚度的贡献;并设计直接用于与顶盖总成相连且板厚更大的顶盖连接板部,增大了连接部位的强度。

Top cover cross beam connecting plate and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top cover assembly and side wall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盖横梁连接板及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车身结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顶盖横梁连接板及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请参见图1,现有技术中的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大多是:B柱内板与顶盖总成的第二横梁螺纹连接,而作为安全气帘成功展开的辅助构件——安全气帘导向板则与B柱内板采用焊接连接,即安全气帘导向板和侧围总成都是借助B柱内板与顶盖总成相连。上述结构存在一定问题,B柱内板作为一体式板体结构,其零部件本体较大,且其成型工序较多且成型难度较高。为降低整车重量,B柱内板一般设计为1mm-1.2mm的薄板,因B柱内板整体厚度限制,致使其与顶盖横梁连接的部位钣金厚度较薄,导致此部位强度较低,而且B柱内板自身弯折较少、抗扭强度低,对白车身扭转刚度贡献比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盖横梁连接板及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部位存在的连接强度低、对白车身扭转刚度贡献比小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顶盖横梁连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顶盖连接板部,用于与顶盖总成相连;/n立柱内板连接板部,用于与侧围总成的立柱内板相连;以及/n安全气帘导向板部;/n其中,所述立柱内板连接板部分别与所述顶盖连接板部和所述安全气帘导向板部相连,所述顶盖横梁连接板为一体成型式板体构件,且所述顶盖横梁连接板的板厚大于所述立柱内板的板厚。/n

【技术特征摘要】
1.顶盖横梁连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盖连接板部,用于与顶盖总成相连;
立柱内板连接板部,用于与侧围总成的立柱内板相连;以及
安全气帘导向板部;
其中,所述立柱内板连接板部分别与所述顶盖连接板部和所述安全气帘导向板部相连,所述顶盖横梁连接板为一体成型式板体构件,且所述顶盖横梁连接板的板厚大于所述立柱内板的板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横梁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横梁连接板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顶盖连接板部和所述立柱内板连接板部的过度连接板部,所述过度连接板部设有减重孔。


3.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包括顶盖总成以及侧围总成,所述侧围总成包括立柱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顶盖横梁连接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总成包括侧围外板、立柱加强板以及上边梁内板,所述侧围外板、所述立柱加强板、所述上边梁内板和所述立柱内板由外而内依次设置并依次连接,所述顶盖总成与所述侧围外板相连,所述立柱内板设置于所述顶盖横梁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圣陶张江渤马彪王振峰信常宏孙坤朋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