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锅炉拨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91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锅炉拨火装置,涉及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锅炉拨火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已有拨火装置存在的拨火装置本身阻碍所在处的煤层部位通风,且只具有单一的机械拨火功能,没有气流泛起拨火及通风助燃的不足。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已有的拨火装置即它为内部中空,上面为斜面的长条形壳体,壳体两端面有冷却介质通口结构不变,不同的是或仅在壳体一端面有冷却介质通口,所述斜面上有通风孔,所述壳体端面冷却介质通口为给风口,所述给风口端头为固定轴,在仅在壳体一端面有冷却介质通口时,与此端面相对另一端有固定轴。(*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锅炉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锅炉拨火装置
技术介绍
层燃锅炉的煤层在炉排上燃烧时,煤颗粒相互之间位置相对静止,不利于充分燃烧,加之容易结焦,又对通风不利,进一步影响充分燃烧。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有采用一种单一的机械拨火装置,此拨火装置在炉排上方燃烧煤层中,固定在炉膛侧墙上,炉膛内的煤层随炉排向前运动时遇到拨火装置时把煤挡起,起到泛起煤层的作用,以避免煤颗粒相互之间位置相对静止,燃烧时容易结焦问题。但已有拨火装置靠流过拨火装置空腔中的水来冷却拨火装置,其上没有也不能有通风孔,其缺点是拨火装置本身阻碍了所在处的煤层部位通风,且只具有机械拨火一种功能,没有气流泛起拨火及通风助燃双重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已有拨火装置存在的拨火装置本身阻碍了所在处的煤层部位通风,且只具有单一的机械拨火功能,没有气流泛起拨火及通风助燃双重作用的不足。为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拨火装置本身阻碍了所在处的煤层部位通风,且只具有单一的机械拨火功能,没有气流泛起拨火及通风助燃双重作用的不足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已有的拨火装置即它为内部中空,上面为斜面的长条形壳体,壳体两端面冷却介质通口结构不变,不同的是或仅在壳体一端面有冷却介质通口,所述斜面上有通风孔,所述壳体端面冷却介质通口为给风口,所述给风口端头为固定轴,在仅在壳体一端面有冷却介质通口时,与此端面相对另一端有固定轴。冷却介质风从所述给风口进入拨火装置内部中空空腔后,从所述斜面上通风孔出来,气流泛起煤层,同时又给拨火装置所在处煤层通风助燃。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由于设计上在拨火装置上面斜面上设计有通风孔,壳体端面冷却介质通口为给风口,其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已有拨火装置本身阻碍所在处的煤层部位通风,只具有单一的机械拨火功能,没有气流泛起拨火及通风助燃的不足。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新型锅炉拨火装置结构俯视图;图2为一种新型锅炉拨火装置结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已有的拨火装置即它为内部中空1,上面为斜面2的长条形壳体结构不变,不同的是仅在壳体一端面3有冷却介质通口4,斜面2上有通风孔5,冷却介质通口4为给风口,所述给风口端头为固定轴6,与端面3相对另一端有固定轴7。整个拨火装置材质为铸铁。使用时,将一个或多个拨火装置放在炉排上方燃烧煤层中,斜面2相对煤层前进方向,固定轴6、7分别与炉膛侧墙固定孔配合固定,通口4接风机,运动煤层遇到拨火装置时,沿斜面2把煤挡起,泛起煤层,冷却介质风从通口4进入拨火装置内部中空1空腔后,从斜面2上通风孔5出来,气流泛起煤层,同时又给拨火装置所在处煤层通风助燃。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锅炉拨火装置,它为内部中空,上面为斜面的长条形壳体,壳体两端面有冷却介质通口,其特征在于或仅在壳体一端面有冷却介质通口,所述斜面上有通风孔,所述壳体端面冷却介质通口为给风口,所述给风口端头为固定轴,在仅在壳体一端面有冷却介质通口时,与此端面相对另一端有固定轴。专利摘要一种新型锅炉拨火装置,涉及锅炉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锅炉拨火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已有拨火装置存在的拨火装置本身阻碍所在处的煤层部位通风,且只具有单一的机械拨火功能,没有气流泛起拨火及通风助燃的不足。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已有的拨火装置即它为内部中空,上面为斜面的长条形壳体,壳体两端面有冷却介质通口结构不变,不同的是或仅在壳体一端面有冷却介质通口,所述斜面上有通风孔,所述壳体端面冷却介质通口为给风口,所述给风口端头为固定轴,在仅在壳体一端面有冷却介质通口时,与此端面相对另一端有固定轴。文档编号F23H15/00GK2727569SQ20042009232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9日专利技术者马成果, 任光云 申请人:黑龙江双锅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锅炉拨火装置,它为内部中空,上面为斜面的长条形壳体,壳体两端面有冷却介质通口,其特征在于:或仅在壳体一端面有冷却介质通口,所述斜面上有通风孔,所述壳体端面冷却介质通口为给风口,所述给风口端头为固定轴,在仅在壳体一端面有冷却介质通口时,与此端面相对另一端有固定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成果任光云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双锅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