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马达直驱定位旋转机构,包括基座、横向调节机构、竖向调节机构和双马达机构,所述横向调节机构包括上调节轴、下调节轴、上底座和固定板;所述竖向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座和调节支架;所述双马达机构包括马达固定座和两个马达,所述马达固定座设置在所述调节支架的顶端,所述马达固定座上一前一后地开设有两个马达安装孔,所述两个马达一一对应地安装在所述两个马达安装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马达直驱定位旋转机构,用小功率伺服马达实现物料的定位及旋转达到高精度效果,结构上采用上下左右可调节的设计理念,体积小,节省空间,机构简单,方便维护,成本低。
A double motor direct drive positioning and rotat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马达直驱定位旋转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马达直驱定位旋转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二极管、三极管、QFN/DFN生产中的物料旋转机构结构复杂,安装空间有限,工作方式不灵活,定位旋转精度无法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马达直驱定位旋转机构,其在一贯机上可通过小功率伺服马达根据实际需要对物料进行旋转,并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旋转效率,操作简便,稳定,可靠。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马达直驱定位旋转机构,包括基座、横向调节机构、竖向调节机构和双马达机构,其中:所述横向调节机构包括上调节轴、下调节轴、上底座和固定板;所述上调节轴插接在所述基座内,并通过上固定块与所述基座固定,所述基座的顶端开设有滑块安装槽,所述滑块安装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螺旋套接在所述上调节轴上;所述上底座固定在所述滑块上;所述基座的底端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板相适配的固定板安装槽,所述固定板安装槽卡接在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固定板安装槽的槽壁内设置有挤压垫块;所述下调节轴插接在所述基座内,并通过下固定块与所述基座固定,所述下调节轴的尾部呈椭圆结构,并与所述挤压垫块相抵触;所述竖向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座和调节支架,所述调节座呈L形,所述调节座的横向部固定在所述上底座的顶端,所述调节支架通过固定螺丝紧固在所述调节座的竖向部;所述调节支架的侧面上固定有调节螺丝架,所述调节螺丝架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调节座的竖向部的顶端;所述双马达机构包括马达固定座和两个马达,所述马达固定座设置在所述调节支架的顶端,所述马达固定座上一前一后地开设有两个马达安装孔,所述两个马达一一对应地安装在所述两个马达安装孔内;每个马达的输出轴均朝上设置,每个马达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个倒模底座,每个倒模底座上设置有一个倒模。上述的一种双马达直驱定位旋转机构,其中,所述倒模底座上开设有定位销孔,所述倒模底座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过盈配合。上述的一种双马达直驱定位旋转机构,其中,所述调节螺丝架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该通孔内设置有调节螺丝,所述调节螺丝的底端与所述调节座的竖向部的顶端相连。上述的一种双马达直驱定位旋转机构,其中,所述滑块安装槽与所述基座的水平中心线之间存在夹角。上述的一种双马达直驱定位旋转机构,其中,所述调节座的竖向部上开设有左右贯通的固定螺丝安装槽,所述固定螺丝穿过所述固定螺丝安装槽后与所述调节支架相连,所述固定螺丝沿所述固定螺丝安装槽上下移动。本技术的双马达直驱定位旋转机构,用小功率伺服马达实现物料的定位及旋转达到高精度效果,结构上采用上下左右可调节的设计理念,体积小,节省空间,机构简单,方便维护,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双马达直驱定位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双马达直驱定位旋转机构的横向调节机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双马达直驱定位旋转机构的横向调节机构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一种双马达直驱定位旋转机构,包括基座4、横向调节机构、竖向调节机构和双马达机构。横向调节机构包括上调节轴7、下调节轴5、上底座3和固定板12;上调节轴5插接在基座4内,并通过上固定块9与基座4固定,基座4的顶端开设有滑块安装槽41,滑块安装槽41内设置有滑块8,滑块8螺旋套接在上调节轴7上,上底座3固定在滑块8上,通过旋转上调节轴7驱动滑块8沿滑块安装槽41移动,由于滑块安装槽41与基座4的水平中心线之间存在夹角,滑块8运动时带动上底座3运动,进而实现对上底座3的横向位置进行微调,调整上底座3和基座4的相对位置。基座4的底端开设有与固定板12相适配的固定板安装槽,固定板安装槽卡接在固定板12上,且固定板安装槽的槽壁内设置有挤压垫块13;下调节轴5插接在基座4内,并通过下固定块14与基座4固定,下调节轴5的尾部呈椭圆结构,并与挤压垫块13相抵触;通过旋转下调节轴5,下调节轴5的尾部对挤压垫块13进行挤压进而挤压固定板12,实现基座4紧固在固定板12上,也可以实现对基座4的位置微调。竖向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座1和调节支架21,调节座1呈L形,调节座1的横向部固定在上底座3的顶端,调节支架21通过固定螺丝26紧固在调节座1的竖向部;调节支架21的侧面上固定有调节螺丝架20,调节螺丝架20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调节座1的竖向部的顶端;具体地,调节螺丝架20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该通孔内设置有调节螺丝,调节螺丝的底端与调节座1的竖向部的顶端相连。调节座1的竖向部上开设有左右贯通的固定螺丝安装槽11,固定螺丝26穿过固定螺丝安装槽后11与调节支架21相连,固定螺丝26可沿固定螺丝安装槽11上下移动。通过旋转调节螺丝可以调整调节螺丝架20与调节座1的竖向部的顶端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调节支架21的上下位置。双马达机构包括马达固定座22和两个马达25,马达固定座22设置在调节支架21的顶端,马达固定座22上一前一后地开设有两个马达安装孔,两个马达25一一对应地安装在两个马达安装孔内;每个马达的输出轴均朝上设置,每个马达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个倒模底座23,每个倒模底座23上设置有一个倒模24。倒模底座23上开设有定位销孔,倒模底座23与马达25的输出轴过盈配合,倒模底座23通过插接在定位销孔内的定位销与马达25的输出轴固定。本技术的双马达直驱定位旋转机构,在使用时,通过横向调节机构调节上底座3和基座4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与其相连的竖向调节机构的横向左右位置,进而调节双马达机构的左右位置调节;通过竖向调节机构的调整调节支架21的上下运动实现对与其相连的双马达机构的上下位置调节。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双马达直驱定位旋转机构,其在一贯机上可通过小功率伺服马达根据实际需要对物料进行旋转,结构上采用上下左右可调节的设计理念,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旋转效率,操作简便,稳定,可靠。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马达直驱定位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横向调节机构、竖向调节机构和双马达机构,其中:/n所述横向调节机构包括上调节轴、下调节轴、上底座和固定板;/n所述上调节轴插接在所述基座内,并通过上固定块与所述基座固定,所述基座的顶端开设有滑块安装槽,所述滑块安装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螺旋套接在所述上调节轴上;/n所述上底座固定在所述滑块上;/n所述基座的底端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板相适配的固定板安装槽,所述固定板安装槽卡接在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固定板安装槽的槽壁内设置有挤压垫块;/n所述下调节轴插接在所述基座内,并通过下固定块与所述基座固定,所述下调节轴的尾部呈椭圆结构,并与所述挤压垫块相抵触;/n所述竖向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座和调节支架,所述调节座呈L形,所述调节座的横向部固定在所述上底座的顶端,所述调节支架通过固定螺丝紧固在所述调节座的竖向部;/n所述调节支架的侧面上固定有调节螺丝架,所述调节螺丝架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调节座的竖向部的顶端;/n所述双马达机构包括马达固定座和两个马达,所述马达固定座设置在所述调节支架的顶端,所述马达固定座上一前一后地开设有两个马达安装孔,所述两个马达一一对应地安装在所述两个马达安装孔内;每个马达的输出轴均朝上设置,每个马达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个倒模底座,每个倒模底座上设置有一个倒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马达直驱定位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横向调节机构、竖向调节机构和双马达机构,其中:
所述横向调节机构包括上调节轴、下调节轴、上底座和固定板;
所述上调节轴插接在所述基座内,并通过上固定块与所述基座固定,所述基座的顶端开设有滑块安装槽,所述滑块安装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螺旋套接在所述上调节轴上;
所述上底座固定在所述滑块上;
所述基座的底端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板相适配的固定板安装槽,所述固定板安装槽卡接在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固定板安装槽的槽壁内设置有挤压垫块;
所述下调节轴插接在所述基座内,并通过下固定块与所述基座固定,所述下调节轴的尾部呈椭圆结构,并与所述挤压垫块相抵触;
所述竖向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座和调节支架,所述调节座呈L形,所述调节座的横向部固定在所述上底座的顶端,所述调节支架通过固定螺丝紧固在所述调节座的竖向部;
所述调节支架的侧面上固定有调节螺丝架,所述调节螺丝架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调节座的竖向部的顶端;
所述双马达机构包括马达固定座和两个马达,所述马达固定座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赢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