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助燃垃圾焚烧炉,炉体(19)上部开有进料口(12)和烟气出口(13)、下部设有出料口(23),炉体(19)的侧壁上开有若干观察孔(22),炉体(19)内的炉膛(21)底部设有一段履带式炉排(24),炉排(24)的一端伸至出料口(23)外,炉排(24)由设在炉体(19)外的电机(28)传动,其特征在于:炉膛(21)内固设有呈斜坡的炉床(16),炉床(16)的坡顶延伸至进料口(12)的下方且越过进料口(12)、坡底与炉排(24)位于炉膛(21)中的一端衔接,炉床(16)上设有二条以上穿透炉床且间隔布置的缝隙(20),该缝隙(20)在垂直方向被挡住,在每一缝隙(20)的下方接有一供风槽(4),一进风管(10)自炉床(16)坡顶的上方伸入炉膛(21),进风管(10)的端口俯视着炉床(16),在炉床(16)的下方设有一风箱(2),风箱(2)与进风管(10)及各供风槽(4)相通,风箱(2)的进风口与一鼓风机(1)相接,在炉膛(21)的中部横穿有一转轴(18),转轴(18)的二端装在炉体(19)上,转轴(18)上固接有挡板(17),转轴(18)伸出炉体(19)外的一端联接有手柄(25)。(*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废物的焚化炉,具体地说是一种垃圾焚烧炉。
技术介绍
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是处理垃圾的一种方式。目前垃圾焚烧炉的种类较多,现有的一种垃圾焚烧炉,其主要结构为,炉体上部开有进料口和烟气出口、下部设有出料口,炉体的侧壁上开有若干观察孔,一履带式炉排设于炉体内的炉膛底部,炉排的一端伸至出料口外。该垃圾焚烧炉用于焚烧垃圾时,垃圾全部落在炉排上燃烧,为使垃圾燃烧完全,炉排在垃圾燃烧的过程中往复运动,将垃圾翻动。待垃圾燃烧成结渣后,通过履带式炉排将垃圾结渣从出料口处输送出。由于上述垃圾焚烧炉炉膛内的供风效果不佳,因此存在以下不足垃圾的加入量不能过多,炉排上的垃圾不能堆积的过高(通常不超过40~50cm);焚烧垃圾的速度较慢;需要加燃料助燃,能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膛内供风效果好,单位时间内垃圾焚烧量大,且不需加燃料助燃的无助燃垃圾焚烧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炉体上部开有进料口和烟气出口、下部设有出料口,炉体的侧壁上开有若干观察孔。炉体内的炉膛底部设有一段履带式炉排,炉排的一端伸至出料口外、另一端位于炉膛中,炉排由设在炉体外的电机传动。炉膛内固设有呈斜坡的炉床,炉床的倾斜角度为35~45°,炉床的坡顶延伸至进料口的下方且越过进料口,炉床的坡底与炉排位于炉膛中的一端衔接。炉床上设有二条以上穿透炉床且间隔布置的缝隙,该缝隙在垂直方向被遮挡住,以防止落在炉床上的垃圾进入该缝隙。在每一缝隙的下方接有一供风槽,供风槽将缝隙遮住。一进风管自炉床坡顶的上方伸入炉膛,进风管的端口俯视着炉床。在炉床的下方设有一风箱,风箱与进风管及各供风槽相通,风箱的进风口与鼓风机相接。在炉膛的中部横穿有一转轴,转轴的二端装在炉体上,转轴上固接有挡板,转轴伸出炉体外的一端联接有手柄。操纵手柄转动转轴,转轴带动挡板偏转,由挡板封住炉膛的通口后,锁定手柄使挡板固定,然后在挡板以上的炉膛区域内点火,随后将垃圾从进料口加入,加入的垃圾由挡板及挡板以上的上半段炉床支撑,垃圾的加入量以填满挡板以上的炉膛区域为准。垃圾被点燃后启动鼓风机,鼓风机通过风箱向进风管及各供风槽供风,进风管将风送入至炉膛中,进入供风槽的风通过炉床上的缝隙也进入到炉膛。从进风管及炉床上各缝隙进入炉膛的风会对炉床上燃烧的垃圾助燃,加快垃圾的燃烧速度。通过观察孔观察垃圾燃烧至结渣后,松开锁定的手柄,操纵手柄,由转轴带动挡板偏转,使炉膛畅通,垃圾结渣沿炉床下滑到炉排上。在垃圾结渣下滑通过下半段炉床上的各个缝隙过程中,由各缝隙进入的风会对其进一步助燃。垃圾结渣落在炉排上后,启动炉排,即可将垃圾结渣从出料口处输送出。挡板偏转至使炉膛畅通的位置后,锁定手柄使挡板固定,即可源源不断地从进料口加入垃圾,加入的垃圾在炉床上边燃烧边渐渐下滑,直至落到炉排上,燃烧的垃圾落到炉排上时,也已燃烧到了结渣的程度,既垃圾在经过炉床后已基本燃烧完全。落在炉排上的垃圾结渣由炉排不断地从出料口处输送出。本无助燃垃圾焚烧炉在焚烧垃圾的过程中,鼓风机通过风箱由进风管及各供风槽向炉膛内供风,因此,它具有炉膛内供风量足,焚烧垃圾时不须添加助燃剂,节省能耗,垃圾燃烧的速度快,垃圾燃烧完全等特点。另外,它还具有一次性加入的垃圾量大,单位时间内焚烧垃圾的量多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图1的俯视图;图3图2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参见图1炉体19的外层为钢板,内层为耐火材料,炉体19上部开有进料口12和烟气出口13、下部设有出料口23,炉体19的侧壁上开有若干观察孔22。炉体19内的炉膛21底部设有一段履带式炉排24,炉排24的一端伸至出料口23外、另一端位于炉膛21中,履带式炉排24为现有结构。炉膛21内固设有呈斜坡的炉床16,炉床16的坡顶延伸至进料口12的下方且越过进料口12,炉床16的坡底与炉排24位于炉膛21中的一端衔接。炉床16由二块以上倾斜固定的底板15相互交错、且按自上而下呈逐阶下落的规律布置构成,底板15的倾斜角度为35~45°,每二块底板15相交错形成的空隙构成炉床16上的缝隙20。每一缝隙20在垂直方向被其上方的底板15遮挡住,以防止落在炉床上的垃圾进入该缝隙20。每一块底板15为双层复合板,其下层为钢板,上层为耐火材料。在每一缝隙20的下方接有一供风槽4,供风槽4连接在底板15上,供风槽4将缝隙20遮住。进风管10自炉床16坡顶的上方伸入炉膛21且卧置在炉床16上,进风管10的端口俯视着炉床16。在炉床16的下方设有一风箱2,风箱2通过管道3、7与各供风槽4及进风管10相通,风箱2的进风口与鼓风机1相接,在炉膛21的中部横穿有一转轴18,转轴18的二端装在炉体21上,转轴18上固接有挡板17。在炉体19二侧的炉壁内各设有一倾斜的纵梁8,各底板15的底部支撑有横梁5,横梁5为槽钢,横梁5的二端穿入炉壁内由纵梁8支撑。另外,横梁5的二侧与底板15间焊接有筋板6。炉体19上部进料口12的旁侧开有一送料口11,在送料口11的下沿设有一平台9,平台9延伸至进料口12的下方,平台9为钢板,平台9由纵梁8的一端及固设在炉床16上的支撑杆14支撑。由进料口12加入的垃圾先落在平台9上,然后从送料口11即可将垃圾推入炉膛21中。如图1所示,转动转轴18,先使挡板17在实线所示的位置固定,由挡板17封住炉膛21的通口后,在挡板17以上的炉膛区域内点火,然后将垃圾从进料口12加入,加入的垃圾由挡板17及挡板17以上的上半段炉床16支撑,垃圾的加入量以填满挡板以上的炉膛区域为准。垃圾被点燃后启动鼓风机1,鼓风机1通过风箱向进风管10及各供风槽4供风,进风管10将风送入至炉膛21中,进入供风槽4的风通过炉床16上的缝隙20也进入至炉膛。从进风管10及炉床16上各缝隙20进入炉膛的风会对炉床16上燃烧的垃圾助燃,加快垃圾的燃烧速度。通过观察孔22观察垃圾燃烧到结渣时,打开挡板17,既转动转轴18使挡板17偏转至双点划线所示位置后固定,使炉膛21畅通,垃圾结渣沿炉床16下滑到炉排24上。在垃圾结渣下滑通过炉床16下半段上各缝隙20的过程中,由各缝隙20进入的风会对其进一步助燃,垃圾结渣落在炉排24上燃尽后,启动炉排24,即可将结渣从出料口23处输送出。挡板17打开并固定后,即可源源不断地从进料口12加入垃圾,加入的垃圾在炉床16上边燃烧边渐渐下滑,直至落到炉排24上,燃烧的垃圾落到炉排24上时,也已燃烧到了结渣的程度,既垃圾在经过炉床16后已基本燃烧完全。落在炉排24上的垃圾结渣由炉排24不断地从出料口24处输送出。参见图2转轴18的二端装在炉体19上,转轴18伸出炉体19外的一端联接有手柄25,转轴18与手柄25间为键联接。通过手柄25,即可操纵转轴18带动挡板17偏转。在手柄25上穿装有定位销26,炉体19外侧对应的固设有二插座27。纵梁8埋设在炉体19二侧的炉壁内。进风管10具有三个端口。另外,传动炉排24的电机28设在炉体19外的一侧,电机28传动炉排24的方式也为现有结构。结合图1、图2可见,转动手柄25,档板17随转轴18转至图1实线所示位置时,将定位销26穿过手柄25插入到一对应的插座27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佛西,王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王曙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