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油电泵泵轴专用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614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5:36
一种潜油电泵泵轴专用加工设备,它涉及潜油电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潜油电泵泵轴专用加工设备。底座的左端设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前端设有控制箱,控制箱的前端表面设有控制按键,固定座的左端设有液压夹头,液压夹头的内侧设有引导轴,底座的中部设有升降液压装置,升降液压装置的上端与支撑座相连接,支撑座的上端设有若干个螺栓孔,支撑座的上端设有弧形槽,底座的右端设有顶针固定座,顶针固定座的内侧设有液压推动装置,顶针固定座的左端设有顶针,顶针与液压推动装置相连接,顶针与液压夹头位于同一中心轴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连接稳定,方便潜油电泵泵轴放置。

A special processing equipment for the shaft of electric submersible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潜油电泵泵轴专用加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潜油电泵
,具体涉及一种潜油电泵泵轴专用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潜油电泵由三部分组成:井下部分,地面部分和联系井下、地面的中间部分。井下部分是潜油电泵的主要机组,它由多级离心泵、保护器和潜油电动机三个部分组成,起着抽油的主要作用。其布置方法一般是多级离心泵在上面,保护器在中间,潜油电动机在下面,三者的轴用花键联结,三者的外壳用法兰联结。有些潜油电动机下部还装有井底压力探测器,测定井底压力和液面升降情况,将信号传送给地面控制仪表。地面部分是由控制屏、变压器及辅助设备(电缆滚筒、导向轮、井口支座和挂垫等)组成。控制屏可用手动或自动开关来控制潜油电泵工作,同时保护潜油电机,防止电机—电缆系统短路和电机过载。变压器用以将电网电压(380V)提高到保证电机工作所需要的计算电压(考虑到电缆中的电压降)。辅助设备包括潜油电泵运输、安装及操作用的辅助工具和设备。目前市场上潜泳电泵泵轴的加工设备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加工设备与潜油电泵泵轴的连接较不稳定,不方便潜油电泵泵轴的放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潜油电泵泵轴专用加工设备,它结构简单、连接稳定,为潜油电泵泵轴专用加工设备,方便操作,采用液压夹头和顶针进行固定,并且在中部安装有支撑座,方便潜油电泵泵轴放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座、固定座、控制箱、控制按键、液压夹头、引导轴、升降液压装置、支撑座、螺栓孔、弧形槽、顶针固定座、液压推动装置、顶针,底座的左端设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前端设有控制箱,控制箱的前端表面设有控制按键,固定座的左端设有液压夹头,液压夹头的内侧设有引导轴,底座的中部设有升降液压装置,升降液压装置的上端与支撑座相连接,支撑座的上端设有若干个螺栓孔,支撑座的上端设有弧形槽,底座的右端设有顶针固定座,顶针固定座的内侧设有液压推动装置,顶针固定座的左端设有顶针,顶针与液压推动装置相连接,顶针与液压夹头位于同一中心轴线;所述控制箱分别与液压夹头、升降液压装置、液压推动装置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按键包含电源开关、液压夹头夹紧开关、液压夹头松开开关、升降液压装置上升开关、升降液压装置下降开关、向左驱动开关、向右驱动开关,液压夹头夹紧开关与液压夹头松开开关竖直对应,升降液压装置上升开关与升降液压装置下降开关竖直对应,向左驱动开关与向右驱动开关竖直对应,电源开关设置在控制箱前端的左上角位置处,急停开关设置在控制箱的前端右下角位置处。进一步的,所述引导轴的右端设有倒角。引导轴的右端设有倒角,在放置潜油电泵泵轴时,倒角对潜油电泵起到引导作用,引导潜油电泵泵轴沿着引导轴推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装置按位置连接器起来,启动装置,然后将潜油电泵泵轴在支撑座上,然后按下升降液压装置上升开关,让升降液压装置向上升起,待潜油电泵泵轴的高度接近液压夹头的高度时,按下向左驱动开关,液压推动装置推动顶针顶住潜油电泵泵轴的右端,将潜油电泵泵轴的左端推进液压夹头内,液压推动装置松开潜油电泵泵轴,再按下液压夹头夹紧开关,让液压夹头夹紧潜油电泵泵轴,再使用顶针顶住潜油电泵泵轴的右端,之后按下升降液压装置下降开关,就可以对潜油电泵泵轴加工了;当机器运行出现故障时,可以按下急停开关,使设备紧急停止,避免扩大设备损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连接稳定,为潜油电泵泵轴专用加工设备,方便操作,采用液压夹头和顶针进行固定,并且在中部安装有支撑座,方便潜油电泵泵轴放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支撑座8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液压夹头5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底座1、固定座2、控制箱3、控制按键4、液压夹头5、引导轴6、升降液压装置7、支撑座8、螺栓孔9、弧形槽10、顶针固定座11、液压推动装置12、顶针13、电源开关41、液压夹头夹紧开关42、液压夹头松开开关43、升降液压装置上升开关44、升降液压装置下降开关45、向左驱动开关46、向右驱动开关47、急停开关48。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座1、固定座2、控制箱3、控制按键4、液压夹头5、引导轴6、升降液压装置7、支撑座8、螺栓孔9、弧形槽10、顶针固定座11、液压推动装置12、顶针13,底座1的左端设有固定座2,固定座2的前端设有控制箱3,控制箱3的前端表面设有控制按键4,固定座2的左端设有液压夹头5,液压夹头5的内侧设有引导轴6,底座1的中部设有升降液压装置7,升降液压装置7的上端与支撑座8相连接,支撑座8的上端设有若干个螺栓孔9,支撑座8的上端设有弧形槽10,若干个螺栓孔9分布在弧形槽10的两侧,并且弧形槽10两侧的螺栓孔9相互对应,取下潜油电泵泵轴后,若需要对潜油电泵泵轴的两端进行处理,则可以使用卡箍套在潜油电泵泵轴外侧,同时使用螺栓沿着螺栓孔9将卡箍固定,之后再对潜油电泵泵轴的两端加工处理,底座1的右端设有顶针固定座11,顶针固定座11的内侧设有液压推动装置12,顶针固定座11的左端设有顶针13,顶针13与液压推动装置12相连接,顶针13与液压夹头5位于同一中心轴线;所述控制箱3通过连接线沿着底座1的内侧壁分别与液压夹头5、升降液压装置7、液压推动装置12相连接。所述的控制按键4包含电源开关41、液压夹头夹紧开关42、液压夹头松开开关43、升降液压装置上升开关44、升降液压装置下降开关45、向左驱动开关46、向右驱动开关47、急停开关48,液压夹头夹紧开关42与液压夹头松开开关43竖直对应,升降液压装置上升开关44与升降液压装置下降开关45竖直对应,向左驱动开关46与向右驱动开关47竖直对应,电源开关41设置在控制箱3前端的左上角位置处,急停开关48设置在控制箱3的前端右下角位置处。所述引导轴6的右端设有倒角。引导轴6的右端设有倒角,在放置潜油电泵泵轴时,倒角对潜油电泵起到引导作用,引导潜油电泵泵轴沿着引导轴推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装置按位置连接器起来,启动装置,然后将潜油电泵泵轴在支撑座8上,然后按下升降液压装置上升开关44,让升降液压装置7向上升起,待潜油电泵泵轴的高度接近液压夹头5的高度时,按下向左驱动开关46,液压推动装置12推动顶针13顶住潜油电泵泵轴的右端,将潜油电泵泵轴的左端推进液压夹头5内,液压推动装置12松开潜油电泵泵轴,再按下液压夹头夹紧开关42,让液压夹头5夹紧潜油电泵泵轴,再使用顶针13顶住潜油电泵泵轴的右端,之后按下升降液压装置下降开关45,就可以对潜油电泵泵轴加工了;当机器运行出现故障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潜油电泵泵轴专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底座(1)、固定座(2)、控制箱(3)、控制按键(4)、液压夹头(5)、引导轴(6)、升降液压装置(7)、支撑座(8)、螺栓孔(9)、弧形槽(10)、顶针固定座(11)、液压推动装置(12)、顶针(13),底座(1)的左端设有固定座(2),固定座(2)的前端设有控制箱(3),控制箱(3)的前端表面设有控制按键(4),固定座(2)的左端设有液压夹头(5),液压夹头(5)的内侧设有引导轴(6),底座(1)的中部设有升降液压装置(7),升降液压装置(7)的上端与支撑座(8)相连接,支撑座(8)的上端设有若干个螺栓孔(9),支撑座(8)的上端设有弧形槽(10),底座(1)的右端设有顶针固定座(11),顶针固定座(11)的内侧设有液压推动装置(12),顶针固定座(11)的左端设有顶针(13),顶针(13)与液压推动装置(12)相连接,顶针(13)与液压夹头(5)位于同一中心轴线;所述控制箱(3)分别与液压夹头(5)、升降液压装置(7)、液压推动装置(12)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油电泵泵轴专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底座(1)、固定座(2)、控制箱(3)、控制按键(4)、液压夹头(5)、引导轴(6)、升降液压装置(7)、支撑座(8)、螺栓孔(9)、弧形槽(10)、顶针固定座(11)、液压推动装置(12)、顶针(13),底座(1)的左端设有固定座(2),固定座(2)的前端设有控制箱(3),控制箱(3)的前端表面设有控制按键(4),固定座(2)的左端设有液压夹头(5),液压夹头(5)的内侧设有引导轴(6),底座(1)的中部设有升降液压装置(7),升降液压装置(7)的上端与支撑座(8)相连接,支撑座(8)的上端设有若干个螺栓孔(9),支撑座(8)的上端设有弧形槽(10),底座(1)的右端设有顶针固定座(11),顶针固定座(11)的内侧设有液压推动装置(12),顶针固定座(11)的左端设有顶针(13),顶针(13)与液压推动装置(12)相连接,顶针(13)与液压夹头(5)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方远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