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上油烘干装置
本技术属于零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上油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加工好的工件都需要在表面刷一层防锈油,以起到防腐蚀的作用,再经烘干后即可得到成品,目前工厂的生产过程中,每道工序都独立进行,生产效率不高,且来回运送金属工件费时费力,现有技术中对工件进行上油是工人用毛刷沾取防锈油再逐一刷到每个工件上,这样工作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很低,鉴于此,有必要研究一种自动上油烘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工件的自动化上油、烘干和冷却处理,节省了加工时间,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的自动上油烘干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自动上油烘干装置,包括箱体和输送机构,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输送机构包括传送带、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移动杆、第二移动杆、料框和接油箱,传送带穿过箱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顶端均固定于传送带底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滑轨,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的顶端通过滑块分别连接于滑轨中,以实现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的上下移动,料框的两侧壁顶端分别固定于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的底端,料框的底部伸入接油箱中;箱体内部由左至右依次固定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箱体左侧内壁之间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油箱,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顶端设置有热风管路。优选地,前述第二隔板和箱体右侧壁之间的顶端设置有冷风管路,底端设置有第二油箱。再优选地,前述 ...
【技术保护点】
1.自动上油烘干装置,包括箱体和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传送带、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移动杆、第二移动杆、料框和接油箱,所述传送带穿过箱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顶端均固定于传送带底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的顶端通过滑块分别连接于滑轨中,以实现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的上下移动,所述料框的两侧壁顶端分别固定于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的底端,料框的底部伸入接油箱中;所述箱体内部由左至右依次固定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箱体左侧内壁之间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油箱,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顶端设置有热风管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上油烘干装置,包括箱体和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传送带、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移动杆、第二移动杆、料框和接油箱,所述传送带穿过箱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顶端均固定于传送带底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的顶端通过滑块分别连接于滑轨中,以实现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的上下移动,所述料框的两侧壁顶端分别固定于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的底端,料框的底部伸入接油箱中;所述箱体内部由左至右依次固定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箱体左侧内壁之间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油箱,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顶端设置有热风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油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和箱体右侧壁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建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昌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