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牙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399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蓝牙耳机,包括:耳机罩主体和耳罩后盖,该耳机罩主体与该耳罩后盖相盖合形成一耳罩腔体,该耳罩腔体中依次设置有主控电路板、扬声器、降噪麦克风和扬声器盖;该主控电路板上设置有主控芯片;该扬声器和该降噪麦克风分别与该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该扬声器设置在该扬声器盖中,该扬声器盖上设置有出音孔,该扬声器发出的超声信号经该出音孔发出;蓝牙耳机佩戴时,该扬声器发出超声信号经该出音孔发出后被人耳反射,该降噪麦克风接收被人耳反射回来的超声信号并反馈给该主控芯片。本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利用蓝牙耳机固有的扬声器和降噪麦克风实现对蓝牙耳机的入耳检测,无需额外在蓝牙耳机上增加其他入耳检测元件,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牙耳机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蓝牙耳机。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蓝牙技术广泛地应用于耳机上,出现了蓝牙耳机。现有蓝牙耳机入耳,一般通过额外增加检测光线传感器或距离传感器来检测耳机是否佩戴入耳。这种耳机入耳检测方式,由于需要由光线传感器或距离传感器实现入耳佩戴检测,增加的光线传感器或距离传感器会占用耳机结构空间,并且增加耳机的成本,使得耳机的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蓝牙耳机,利用蓝牙耳机固有的扬声器和降噪麦克风,无需在降噪蓝牙耳机上增加额外的入耳检测元件,通过软件算法实现蓝牙耳机入耳检测,节约成本。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蓝牙耳机,所述蓝牙耳机包括:耳机罩主体和耳罩后盖,所述耳机罩主体与所述耳罩后盖相盖合形成一耳罩腔体,所述耳罩腔体中依次设置有主控电路板、扬声器、降噪麦克风和扬声器盖;其中:所述主控电路板上设置有主控芯片;所述扬声器和所述降噪麦克风分别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扬声器盖中,所述扬声器盖上设置有出音孔,所述扬声器发出的超声信号经所述出音孔发出;蓝牙耳机佩戴时,所述扬声器发出的超声信号经所述出音孔发出后被人耳反射,所述降噪麦克风接收被人耳反射回来的超声信号并反馈给所述主控芯片。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蓝牙耳机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耳罩腔体中。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蓝牙耳机还包括触控按键,所述触控按键设置在所述电池的一侧,通过所述触控按键控制所述电池电源与所述主控电路板之间电源的接通与断开。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蓝牙耳机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耳罩腔体中。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扬声器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中。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支架设置有一固定槽。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降噪麦克风固定在所述固定槽中。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扬声器盖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出音孔,其中一出音孔设置于所述降噪麦克风斜对面。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蓝牙耳机还包括防尘网,所述防尘网设置在所述出音孔上。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扬声器发出的超声信号的频率为10KHz以上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蓝牙耳机,包括:耳机罩主体和耳罩后盖,所述耳机罩主体与所述耳罩后盖相盖合形成一耳罩腔体,所述耳罩腔体中依次设置有主控电路板、扬声器、降噪麦克风和扬声器盖;其中:所述主控电路板上设置有主控芯片;所述扬声器和所述降噪麦克风分别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扬声器盖中,所述扬声器盖上设置有出音孔,所述扬声器发出的超声信号经所述出音孔发出;蓝牙耳机佩戴时,所述扬声器发出的超声信号经所述出音孔发出后被人耳反射,所述降噪麦克风接收被人耳反射回来的超声信号并反馈给所述主控芯片。本申请技术实施例由扬声器发出超声信号并通过一定方向经出音孔发出,如果蓝牙耳机已经被佩戴,则扬声器发出的超声信号会被人耳反射,降噪麦克风接收到反射的超声信号,并将超声信号反馈给主控芯片,从而检测判断出蓝牙耳机是否被佩戴入耳状态,如果降噪麦克风没有接收到反射的超声信号,则判定蓝牙耳机没有被佩戴入耳。本申请技术利用蓝牙耳机固有的扬声器和降噪麦克风检测蓝牙耳机的佩戴情况,从而无需额外在蓝牙耳机上增加其他入耳佩戴检测元件,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耳机沿B-B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耳机沿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耳机的结构分解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技术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蓝牙耳机,包括:耳机罩主体10和耳罩后盖11,该耳机罩主体10与该耳罩后盖11相盖合形成一耳罩腔体,该耳罩腔体中依次设置有主控电路板20、扬声器23、降噪麦克风25和扬声器盖27;其中:该主控电路板20上设置有主控芯片;该扬声器23和该降噪麦克风25分别与该主控电路板20电性连接;该扬声器23设置在所述扬声器盖27中,该扬声器盖27上设置有出音孔28,该扬声器23发出的超声信号经该出音孔28发出;蓝牙耳机在入耳佩戴时,扬声器23发出的超声信号经该出音孔28发出后被人耳反射;该降噪麦克风25接收被人耳反射回来的超声信号并反馈给设置在该主控电路板20上的主控芯片;该主控芯片根据接收到反馈回来的超声信号后控制蓝牙耳机工作。在本实施例中,由扬声器通过一定方向发出超声信号,该超声信号经出音孔发出后,如果蓝牙耳机已经被佩戴,则该超声信号会被人耳反射,降噪麦克风接收到反射的超声信号,并将超声信号反馈给主控芯片,从而检测出蓝牙耳机是否被佩戴入耳,如果降噪麦克风反馈接接收到反射的超声信号,则判定蓝牙耳机被佩戴入耳;如果降噪麦克风反馈没有接收到反射的超声信号,则判定蓝牙耳机没有被佩戴入耳。本技术实施例,利用蓝牙耳机固有的扬声器和降噪麦克风,无需在蓝牙耳机上增加额外的入耳检测元件,节约成本。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主控电路板20上集成有蓝牙耳机的所有电子元器件,用于控制整个蓝牙耳机的工作。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蓝牙耳机还包括电池22,该电池22设置在该耳罩腔体中,为该主控电路板20提供电源。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蓝牙耳机还包括触控按键21,该触控按键21设置在该电池22的一侧,通过该触控按键21控制该电池22电源与该主控电路板20之间电源的接通与断开。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该电池22的一侧设置触控按键21,通过该触控按键21控制该电池22与该主控电路板20之间电源的接通与断开,使蓝牙耳机可以处于开机状态与关机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蓝牙耳机还包括固定支架24,该固定支架24设置在该耳罩腔体中,该扬声器23固定该固定支架24中。该固定支架24设置有一固定槽241,该降噪麦克风25固定在该固定槽241中。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该耳罩腔体中设置固定支架24,固定该扬声器23,并在该固定支架24设置一固定槽241,固定该降噪麦克风25。从而将该扬声器23和降噪麦克风25固定在蓝牙耳机上。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扬声器23发出的超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包括:耳机罩主体和耳罩后盖,所述耳机罩主体与所述耳罩后盖相盖合形成一耳罩腔体,所述耳罩腔体中依次设置有主控电路板、扬声器、降噪麦克风和扬声器盖;其中:/n所述主控电路板上设置有主控芯片;/n所述扬声器和所述降噪麦克风分别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n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扬声器盖中,所述扬声器盖上设置有出音孔,所述扬声器发出的超声信号经所述出音孔发出;/n蓝牙耳机佩戴时,所述扬声器发出的超声信号经所述出音孔发出后被人耳反射,所述降噪麦克风接收被人耳反射回来的超声信号并反馈给所述主控芯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包括:耳机罩主体和耳罩后盖,所述耳机罩主体与所述耳罩后盖相盖合形成一耳罩腔体,所述耳罩腔体中依次设置有主控电路板、扬声器、降噪麦克风和扬声器盖;其中:
所述主控电路板上设置有主控芯片;
所述扬声器和所述降噪麦克风分别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
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扬声器盖中,所述扬声器盖上设置有出音孔,所述扬声器发出的超声信号经所述出音孔发出;
蓝牙耳机佩戴时,所述扬声器发出的超声信号经所述出音孔发出后被人耳反射,所述降噪麦克风接收被人耳反射回来的超声信号并反馈给所述主控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耳罩腔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还包括触控按键,所述触控按键设置在所述电池的一侧,通过所述触控按键控制所述电池与所述主控电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艳锋夏波詹昌寿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国声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国声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