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399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耳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组件,该蓝牙耳机包括耳机壳和安装于耳机壳中的主板、电源与喇叭,耳机壳的前表面上设有出音通道,耳机壳的相对侧面分别具有第一卡位弧面和第二卡位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耳机壳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卡位弧面与第二卡位弧面,当耳机壳的出音通道伸入至耳朵中时,第一卡位弧面可与耳朵的耳屏对位抵接,第二卡位弧面可与耳朵的对耳屏对位抵接,通过出音通道、第一卡位弧面与第二卡位弧面的三点支撑,可实现蓝牙耳机牢固地佩戴于耳朵上,从而可大大减小蓝牙耳机与耳朵的接触面积,蓝牙耳机的体积小巧,可提高佩戴该蓝牙耳机的舒适感。该蓝牙耳机组件的产品厚度薄,体积小,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组件
本技术属于耳机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的蓝牙耳机主要由耳机壳和分别安装于耳机壳中的主板、喇叭与电池,电池与喇叭分别与主板电连接,主板可通过蓝牙与外部设备形成无线通信连接。如图1所示为人体耳朵的轮廓,目前的蓝牙耳机主要是通过蓝牙耳机的耳帽伸入至耳道E中形成主要支撑,耳机壳的外周边在耳屏D、对耳屏C和耳轮脚B的抵接作用下实现对蓝牙耳机的固定,或者通过在蓝牙耳机上设置挂在耳郭A上的耳挂结构,进一步提高蓝牙耳机的安装稳固性。然而,这种设计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由于耳机壳的外周边需要与耳朵的多个对应位实现贴合并相互抵持,这就导致蓝牙耳机与耳朵的接触面积较大,佩戴时异物感较重,长时间的佩戴会产生不适感;2、耳机壳的结构设计需要较大的体积与耳朵适配,用于对蓝牙耳机充电的充电仓的体积设计相应较大,厚度、宽度大的充电仓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蓝牙耳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蓝牙耳机与耳朵的接触面积大,体积大且佩戴不舒适,以及充电仓尺寸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蓝牙耳机,包括耳机壳和安装于所述耳机壳中的主板、电源与喇叭,所述电源与所述喇叭分别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耳机壳的前表面上设有用于伸入耳朵之耳道中的出音通道,所述喇叭伸入所述出音通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壳的相对侧面分别具有用于与所述耳朵之耳屏对位抵接的第一卡位弧面和用于与所述耳朵之对耳屏对位抵接的第二卡位弧面;所述出音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卡位弧面与所述第二卡位弧面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蓝牙耳机,包括耳机壳和安装于所述耳机壳中的主板、电源与喇叭,所述电源与所述喇叭分别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耳机壳的前表面上设有用于伸入耳朵之耳道中的出音通道,所述喇叭伸入所述出音通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壳的相对侧面分别具有用于与所述耳朵之耳屏对位抵接的第一卡位弧面和用于与所述耳朵之对耳屏对位抵接的第二卡位弧面;所述出音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卡位弧面与所述第二卡位弧面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还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出音通道上的耳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音通道位于所述耳机壳前表面之靠近所述第一卡位弧面的一侧。


4.蓝牙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蓝牙耳机和支撑所述蓝牙耳机以对该蓝牙耳机充电的充电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牙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仓上开设有容置所述蓝牙耳机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蓝牙耳机之第一卡位弧面的第一凹槽、用于容置所述蓝牙耳机之第二卡位弧面的第二凹槽和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红超郭昌明
申请(专利权)人:宜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