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性能仪器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热丝内置防水电加热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面设置有半球形的放置腔,放置腔内安装有与之匹配的陶瓷加热套,陶瓷加热套的陶瓷基体内安装有电热丝,陶瓷加热套的外侧镶嵌有两个连通电极,陶瓷加热套的底部镶嵌固定有水平的转动轴承,放置腔的地面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的顶端与转动轴承的转动部接触,放置腔的侧壁镶嵌安装有两个供电电极,供电电极分别与不同的两个连通电极接触,箱体的内部安装有供电装置,供电装置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电连接与电热丝正极和负极连通的供电电极,供电装置的输入端伸出箱体;以解决常见的电加热套加热部分不能防水,维修检测不便捷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丝内置防水电加热套
本技术涉及高性能仪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热丝内置防水电加热套。
技术介绍
电热套是实验室通用样品处理仪器的一种,由无碱玻璃纤维和金属加热丝编制的半球形加热内套和控制电路组成,多用于玻璃容器的精确控温加热。具有升温快、温度高、操作简便、经久耐用的特点,是做精确控温加热试验的最理想仪器。然而现有常见的电加热套的加热部分都是采用电热套是用无碱玻璃纤维作绝缘材料,将Cr20Ni80合金丝簧装置于其中,这样如果在加样或者取样时,如果液体落下或者无意间倾洒,如果电加热套正在工作中,那么会直接损坏电加热套或者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再者,就算电热套没有使用,如果有液体渗入,也需要及时处理,如果没有及时处理,极有可能损坏电热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丝内置防水电加热套,以解决常见的电加热套加热部分不能防水,维修检测不便捷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电热丝内置防水电加热套,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面设置有半球形的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安装有与之匹配的陶瓷加热套,所述陶瓷加热套的陶瓷基体内安装有电热丝,所述陶瓷加热套的外侧镶嵌有两个连通电极,所述连通电极分别与所述电热丝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所述陶瓷加热套的底部镶嵌固定有水平的转动轴承,所述放置腔的底面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顶端与所述转动轴承的转动部接触,所述放置腔的侧壁镶嵌安装有两个供电电极,所述供电电极分别与不同的两个所述连通电极接触,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电连接与所述电热丝正极和负极连通的所述供电电极,所述供电装置的输入端伸出所述箱体。作为优选的,所述电热丝以及电连接线均嵌入在所述陶瓷加热套内,所述连通电极镶嵌在所述陶瓷加热套表面。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承竖直嵌入在所述陶瓷加热套内,所述陶瓷加热套的底侧设置有竖直的限位通道,所述转动轴承的转动部设置在所述限位通道内,所述限位通道的直径不小于所述转动轴的直径。更进一步的,所述陶瓷加热套的顶端安装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外侧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移动通道,所述移动通道的定位端设置在所述连通电极的上方,所述定位环的外侧还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竖直的取出通道,所述取出通道设置在于所述定位端相对的一端且与所述移动通道连通,在所述供电电极正上方的顶面箱体上安装有L形限位块,所述L形限位块的固定部与所述箱体固定,所述L形限位块的定位部伸入所述移动通道中。更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部设置有水平的贯穿通道,在所述移动通道内设置有定位通道,所述定位通道设置在所述移动通道的定位端一侧,所述贯穿通道内移动安装有定位杆。更进一步的,所述贯穿通道的孔径与所述定位通道的孔径相同,所述定位杆的杆径与所述贯穿通道以及所述定位通道的孔径相同。与常见的电加热套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陶瓷加热套内设置有电热丝,陶瓷加热套能够从放置腔中取出,将陶瓷加热套放入放置腔中,将转动轴承与转动轴接触,转动轴承与转动轴的轴线重合,并且转动轴承的设置在能够让陶瓷加热套水平围绕其中轴线水平转动的位置,这样讲陶瓷加热套放置放置腔中后,能够让陶瓷加热套围绕转动轴转动,转动至连通电极与供电电极滑动接触的位置后,将供电装置接通电源,即能够将电热丝加热,再利用陶瓷良好的保温效果,将陶瓷加热。这样就算有液体倾倒,也会直接倒入陶瓷加热套中,不会出现液体进入加热套影响内部电路从而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同时整个陶瓷加热套是可拆卸的,相比于常规电加热套直接一体成型不可拆卸的结构,更便于将设备进行维修和检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陶瓷加热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布局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B出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1-箱体、2-放置腔、3-陶瓷加热套、4-电热丝、5-连通电极、6-转动轴承、7-转动轴、8-供电电机、9-供电装置、10-限位通道、11-定位环、12-移动通道、121-定位端、13-取出通道、14-L形限位块、141-固定部、142-限位部、15-定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请参考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所示的,一种电热丝内置防水电加热套,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顶面设置有半球形的放置腔2,所述放置腔2内安装有与之匹配的陶瓷加热套3,所述陶瓷加热套3的陶瓷基体内安装有电热丝4,所述陶瓷加热套3的外侧镶嵌有两个连通电极5,所述连通电极5分别与所述电热丝4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正连通电极5和负连通电极5,所述正连通电极5与所述电热丝4的正极电连接,所述负连通电极5与所述电热丝4的负极电连接,连通电极5通过高温线路与电热丝4连接,所述陶瓷加热套3的底部镶嵌固定有水平的转动轴承6,所述放置腔2的底面安装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的顶端与所述转动轴承6的转动部接触,所述放置腔2的侧壁镶嵌安装有两个供电电极8,所述供电电极8分别与不同的两个所述连通电极5接触,所述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供电装置9,所述供电装置9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电连接与所述电热丝4正极和负极连通的所述供电电极8,也就是前述供电装置9输出端的正极连接与所述电热丝4正极连通的所述供电电极8,所述供电装置9输出端的负极电连接与所述电热丝4负极连通的所述供电电极8,所述供电装置9的输入端伸出所述箱体1。在本实施例中,陶瓷加热套3内设置有电热丝4,陶瓷加热套3能够从放置腔2中取出,将陶瓷加热套3放入放置腔2中,将转动轴承6与转动轴7接触,转动轴承6与转动轴7的轴线重合,并且转动轴承6的设置在能够让陶瓷加热套3水平围绕其中轴线水平转动的位置,这样讲陶瓷加热套3放置放置腔2中后,能够让陶瓷加热套3围绕转动轴7转动,转动至连通电极5与供电电极8滑动接触的位置后,将供电装置9接通电源,即能够将电热丝4加热,再利用陶瓷良好的保温效果,将陶瓷加热。这样就算有液体倾倒,也会直接倒入陶瓷加热套3中,不会出现液体进入加热套影响内部电路从而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同时整个陶瓷加热套3是可拆卸的,相比于常规电加热套直接一体成型不可拆卸的结构,更便于将设备进行维修和检查。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电热丝4以及电连接线均嵌入在所述陶瓷加热套3内,所述连通电极5镶嵌在所述陶瓷加热套3表面,直接在陶瓷成型时,制备相应的模具,将前述的电热丝4放于陶瓷物料内,将连通电极5设置于相应的位置,然后一体成型,这样电热丝4能够与陶瓷加热套3的接触更良好,让电热丝4的加热效果更好,同时让线路设置在陶瓷加热套3内部,也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线路的暴露,从而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实施例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热丝内置防水电加热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顶面设置有半球形的放置腔(2),所述放置腔(2)内安装有与之匹配的陶瓷加热套(3),所述陶瓷加热套(3)的陶瓷基体内安装有电热丝(4),所述陶瓷加热套(3)的外侧镶嵌有两个连通电极(5),所述连通电极(5)分别与所述电热丝(4)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所述陶瓷加热套(3)的底部镶嵌固定有水平的转动轴承(6),所述放置腔(2)的底面安装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的顶端与所述转动轴承(6)的转动部接触,所述放置腔(2)的侧壁镶嵌安装有两个供电电极(8),所述供电电极(8)分别与不同的两个所述连通电极(5)接触,所述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供电装置(9),所述供电装置(9)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电连接与所述电热丝(4)正极和负极连通的所述供电电极(8),所述供电装置(9)的输入端伸出所述箱体(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丝内置防水电加热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顶面设置有半球形的放置腔(2),所述放置腔(2)内安装有与之匹配的陶瓷加热套(3),所述陶瓷加热套(3)的陶瓷基体内安装有电热丝(4),所述陶瓷加热套(3)的外侧镶嵌有两个连通电极(5),所述连通电极(5)分别与所述电热丝(4)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所述陶瓷加热套(3)的底部镶嵌固定有水平的转动轴承(6),所述放置腔(2)的底面安装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的顶端与所述转动轴承(6)的转动部接触,所述放置腔(2)的侧壁镶嵌安装有两个供电电极(8),所述供电电极(8)分别与不同的两个所述连通电极(5)接触,所述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供电装置(9),所述供电装置(9)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电连接与所述电热丝(4)正极和负极连通的所述供电电极(8),所述供电装置(9)的输入端伸出所述箱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丝内置防水电加热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丝(4)以及电连接线均嵌入在所述陶瓷加热套(3)内,所述连通电极(5)镶嵌在所述陶瓷加热套(3)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丝内置防水电加热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承(6)竖直嵌入在所述陶瓷加热套(3)内,所述陶瓷加热套(3)的底侧设置有竖直的限位通道(10),所述转动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永庆,
申请(专利权)人:巩义市博研仪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