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用红外加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2292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反应釜用红外加热结构,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外侧表面套接有弹性固定片,所述弹性固定片外侧表面安装有红外加热器,所述红外加热器设置有多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筒、弹性固定片和红外加热器的配合使用,便于对反应釜本体内部进行均匀的加热,使得在操作时,工作人员把多个红外加热器依次设置安装固定在弹性固定片上,之后使弹性固定片包裹在固定筒外侧,然后再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即可,此方式操作简单,便于使红外加热器可以从反应釜的内部向外加热,改变传统由外向内加热的方式,提高对反应釜本体加热的均匀性,加快反应釜工作效率。加快反应釜工作效率。加快反应釜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应釜用红外加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尤其涉及反应釜用红外加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0003]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现有的反应釜,为了提高其工作效率,一般会在反应釜内部安装有加热机构,但现有的加热机构通常都是从反应釜外侧向内部加热,此方式虽然可行,但效率较慢,而且加热不均匀。
[0005]我们为此,提出了反应釜用红外加热结构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反应釜用红外加热结构。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反应釜用红外加热结构,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外侧表面套接有弹性固定片,所述弹性固定片外侧表面安装有红外加热器,所述红外加热器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红外加热器等距离安装在弹性固定片外侧表面,所述弹性固定片两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表面开设有第二固定孔,两个所述连接块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固定片表面开设有第一固定孔。
[0008]优选的,所述弹性固定片表面设置有隔温棉,且隔温棉表面与固定筒外侧表面接触。
[0009]优选的,所述反应釜本体顶部表面通过固定块安装有搅拌机构。
[0010]优选的,所述反应釜本体外侧表面设置有提手,且提手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提手对称安装在反应釜本体外侧表面,所述提手外侧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粒。
[0011]优选的,所述反应釜本体表面分别设置有进料管和下料管。
[0012]优选的,所述反应釜本体表面安装有气压表,所述气压表一端安装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安装在反应釜本体内本体。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筒、弹性固定片和红外加热器的配合使用,便于对反应釜本体内部进行均匀的加热,使得在操作时,工作人员把多个红外加热器依次设置安装固定在弹性固定片上,之后使弹性固定片包裹在固定筒外侧,然后再通过紧固件进行固
定即可,此方式操作简单,便于使红外加热器可以从反应釜的内部向外加热,改变传统由外向内加热的方式,提高对反应釜本体加热的均匀性,加快反应釜工作效率,通过设置隔温棉,便于起到隔热作用,避免红外加热器的热量散失,提高反应釜本体对热量的吸收量。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反应釜用红外加热结构的正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反应釜用红外加热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反应釜用红外加热结构弹性固定片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反应釜用红外加热结构固定筒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反应釜用红外加热结构隔温棉示意图。
[0021]图例说明:
[0022]1、反应釜本体;2、进料管;3、固定块;4、搅拌机构;5、气压表;6、提手;7、下料管;8、固定筒;9、弹性固定片;10、红外加热器;11、紧固件;12、连接块;13、第一固定孔;14、第二固定孔;15、隔温棉。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4]请参照图1

5,反应釜用红外加热结构,包括反应釜本体1,所述反应釜本体1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筒8,所述固定筒8外侧表面套接有弹性固定片9,所述弹性固定片9外侧表面安装有红外加热器10,所述红外加热器10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红外加热器10等距离安装在弹性固定片9外侧表面,所述弹性固定片9两端设置有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表面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4,两个所述连接块12通过紧固件11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固定片9表面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3。
[0025]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固定筒8、弹性固定片9和红外加热器10的配合使用,便于对反应釜本体1内部进行均匀的加热,使得在操作时,工作人员把多个红外加热器10依次设置安装固定在弹性固定片9上,之后使弹性固定片9包裹在固定筒8外侧,然后再通过紧固件11进行固定即可,此方式操作简单,便于使红外加热器10可以从反应釜的内部向外加热,改变传统由外向内加热的方式,提高对反应釜本体1加热的均匀性,加快反应釜工作效率。
[0026]具体的,所述弹性固定片9表面设置有隔温棉15,且隔温棉15表面与固定筒8外侧表面接触。
[0027]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隔温棉15,便于起到隔热作用,避免红外加热器10的热量散失,提高反应釜本体1对热量的吸收量。
[0028]具体的,所述反应釜本体1顶部表面通过固定块3安装有搅拌机构4。
[0029]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搅拌机构4,便于对反应釜本体1的搅拌,从而提高反应釜
本体1的工作效率。
[0030]具体的,所述反应釜本体1外侧表面设置有提手6,且提手6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提手6对称安装在反应釜本体1外侧表面,所述提手6外侧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粒。
[0031]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提手6,便于对反应釜本体1的提起。
[0032]具体的,所述反应釜本体1表面分别设置有进料管2和下料管7。
[0033]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进料管2和下料管7,便于对反应釜本体1的进料和出料。
[0034]具体的,所述反应釜本体1表面安装有气压表5,所述气压表5一端安装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安装在反应釜本体1内本体。
[0035]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气压表5,便于对反应釜本体1内部的气压进行监测,气压表5、红外加热器10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的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仅对其进行使用,不进行改造,故不再详细描述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0036]工作原理:通过设置固定筒8、弹性固定片9和红外加热器10的配合使用,便于对反应釜本体1内部进行均匀的加热,使得在操作时,工作人员把多个红外加热器10依次设置安装固定在弹性固定片9上,之后使弹性固定片9包裹在固定筒8外侧,然后再通过紧固件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反应釜用红外加热结构,包括反应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筒(8),所述固定筒(8)外侧表面套接有弹性固定片(9),所述弹性固定片(9)外侧表面安装有红外加热器(10),所述红外加热器(10)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红外加热器(10)等距离安装在弹性固定片(9)外侧表面,所述弹性固定片(9)两端设置有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表面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4),两个所述连接块(12)通过紧固件(11)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固定片(9)表面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用红外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固定片(9)表面设置有隔温棉(15),且隔温棉(15)表面与固定筒(8)外侧表面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巩义市博研仪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