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板应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车,包括第一支撑板、四个升降支撑柱、车体、伸缩驱动机构及四个升降驱动机构;第一支撑板通过四个升降支撑柱安装在车体的上方;第一支撑板上放置有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第二太阳能电池板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下方;伸缩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两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同步相向位移或同步背向位移;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升降支撑柱上下升降。可根据需要启动伸缩驱动机构使两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相向位移而收拢或使两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背向位移而展开,也可根据太阳的照射方向调整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及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
A car with solar pane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车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板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车。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太阳能事业的蓬勃发展,已经出现了将太阳能电池和汽车结合起来的太阳能电池板,一般安装于汽车车顶,以用于给汽车蓄电池充电。但目前的太阳能电池板大多水平放置在汽车车顶上,汽车车顶的面积有限,导致安装在汽车车顶太阳能电池板的受太阳辐射的面积有限,限制了太阳能电池板的应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车。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车包括第一支撑板、四个升降支撑柱、车体、伸缩驱动机构、四个升降驱动机构、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及两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四个升降支撑柱安装在所述车体的上方,四个升降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四角;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放置有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所述伸缩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伸缩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两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同步相向位移或同步背向位移;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一一对应地铰接所述升降支撑柱,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支撑柱上下升降。进一步地,还包括滑轨,所述滑轨安装在第一支撑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可滑动设在所述滑轨上。进一步地,所述滑轨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滑轨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布置。进一步地,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同步充气或放气的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杆一一对应地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进一步地,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滚珠丝杆及第二滚珠丝杆;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串联;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滚珠丝杆,所述第二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滚珠丝杆;所述第一滚珠丝杆的螺母与两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其中一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所述第二滚珠丝杆的螺母与两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另一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及丝杆,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丝杆;所述丝杆包括第一丝杆及第二丝杆,两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其中一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第一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两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另一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第二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有第一丝杆孔,所述第一丝杆孔与所述第一丝杆相匹配,所述第二安装部设有第二丝杆孔,所述第二丝杆孔与所述第二丝杆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为升降液压缸,所述升降液压缸安装在所述车体的上端,所述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对应的升降支撑柱铰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带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车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启动伸缩驱动机构使两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相向位移而收拢或使两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背向位移而展开,收拢时,两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收拢在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的下方,不会增加车体正常行驶时的侧向空间,展开时,两个展开的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和第一太阳能电池板整体可吸收更多的太阳能,便于转化更多的电能供给给车体使用;另外,可根据太阳的照射方向调整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及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保证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及第二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接收到更多的太阳能辐射,具有较高的太阳能吸收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车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支撑板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升降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处于水平状态)。图4是本技术的升降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处于倾斜状态)。图5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两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处于展开状态)。图6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两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处于收拢状态)。图7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一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处于收拢状态)。图8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两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处于展开状态)。图中:10-车体;20-升降支撑柱;31-第一支撑板;311-边框;312-网格状结构底板;32-第二支撑板;33-螺栓;40-升降液压缸;41-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50-第二太阳能电池板;61-伸缩气缸;62-伸缩气缸的活塞杆;63-连接杆;64-滑轨;65-滑块;601-第一电机;602-第一滚珠丝杆;603-第一滚珠丝杆的螺母;604-第二电机;605-第二滚珠丝杆;606-第二滚珠丝杆的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带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车包括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2、四个升降支撑柱20、车体10、伸缩驱动机构、四个升降驱动机构、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及两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50。通过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及两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可以为车体内的用电设施随时供电,并为蓄电池充电。利用太阳能板为汽车和电动车供电的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在此就不赘述了。所述第一支撑板31通过四个升降支撑柱20安装在所述车体10的上方,四个升降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四角;第一支撑板分别与四个升降支撑柱焊接连接成一体。第一支撑板的尺寸和车体的顶部尺寸相符,不会增加车体正常行驶时的侧向空间。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放置有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板包括一体连接的网格状结构底板312和边框311,第一支撑板用于放置第一太阳能电池板,边框的顶端高度高于网格状结构底板,边框的一侧设有两个螺纹孔,边框的另一侧也设有两个螺纹孔,一侧的螺纹孔正对另一侧的螺纹孔,将第一太阳能电池板放置在网格状结构底板上,然后使一个螺栓33穿过一侧的螺纹孔而抵靠在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的一侧,同时使另一个螺栓33穿过另一侧的螺纹孔而抵靠在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的另一侧,这样就可使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定位了,同样地,使用另两个螺栓分别定位在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的两侧而使第一太阳能电池板更好地定位。所述第二支撑板32也通过四个升降支撑柱20安装在所述车体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撑板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车体之间;将第二支撑板焊接在第一支撑板及车体之间,第二支撑板32的四角分别焊接在同一角的升降支撑柱20上。第二支撑板用于支撑两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50。所述伸缩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伸缩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两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50同步相向位移或同步背向位移;当伸缩驱动机构启动后,会带动两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同步相向位移或同步背向位移,当车体停止某宽敞地时,可使两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背向位移而展开(参见图5),两个展开的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和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合计的面积增大。当车体行驶时,为了安全需要将两个第二太阳能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四个升降支撑柱、车体、伸缩驱动机构、四个升降驱动机构、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及两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n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四个升降支撑柱安装在所述车体的上方,四个升降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四角;/n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放置有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n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n所述伸缩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伸缩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两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同步相向位移或同步背向位移;/n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一一对应地铰接所述升降支撑柱,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支撑柱上下升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四个升降支撑柱、车体、伸缩驱动机构、四个升降驱动机构、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及两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四个升降支撑柱安装在所述车体的上方,四个升降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四角;
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放置有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
所述伸缩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伸缩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两个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同步相向位移或同步背向位移;
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一一对应地铰接所述升降支撑柱,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支撑柱上下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轨,所述滑轨安装在第一支撑板的下方;
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可滑动设在所述滑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数量为四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晶,
申请(专利权)人:王晓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