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渣造粒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333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钒渣造粒混料装置,属于物料混合技术领域。包括分料仓(4)、溜管(5)和滚筒混料系统,且分料仓(4)内上设有喷嘴(1);滚筒混料系统包括滚筒混料器(6)、缓冲仓(8)和出料螺旋机(12),溜管(5)倾斜设置且上端与分料仓(4)连接,下端沿伸入滚筒内部,滚筒混料器(6)的滚筒侧壁上设有带放料阀(9)放料口,且滚筒混料器(6)位于缓冲仓(8)内,缓冲仓(8)出口与出料螺旋机(12)进口连接。本装置通过喷嘴(1)将粘接剂均匀喷涂在钒渣和纯碱的混合物外侧,再通过滚筒混料器(6)反复转动实现三者的均匀混料。解决现有钒渣、纯碱、粘结剂混合不均,料球成球率低;料球焙烧效果差异大,钒收率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钒渣造粒混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钒渣造粒混料装置,属于物料混合

技术介绍
攀钢集团自2015年12月启动钒渣造粒焙烧生产试验以来,已进行了5次较大生产试验,获得了至关重要的各类参数,但每次生产试验的备料成为整个试验花时最长、工作量最大的环节。备料中对后步影响最大的是物料混料环节,混料不均既影响造粒的成球率又影响料球的焙烧效果。现有钒渣造粒混料方式:钒渣、纯碱各自准确称量后通过双螺旋、单螺旋混合后进入混合料仓,混合料通过混合料仓的仓下螺旋输送至双螺旋,双螺旋进料端设置喷头,粘结剂通过喷头与混合料混合,通过双螺旋把混合料和粘结剂进行混合后进入压球机制球。通过该方式混料,钒渣、纯碱、粘结剂不能均匀混合,从而造出的料球粘结剂不一致故其强度不一样,成球率低;料球的纯碱含量不均匀故其焙烧效果差异大,钒收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混料方式钒渣、纯碱、粘结剂不能均匀混合,从而造出的料球粘结剂不一致故其强度不一样,成球率低;料球的纯碱含量不均匀故其焙烧效果差异大,钒收率低。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钒渣造粒混料装置,包括分料仓、溜管和滚筒混料系统,且分料仓内上部设置有若干喷嘴;所述滚筒混料系统包括滚筒混料器、缓冲仓和出料螺旋机,溜管倾斜设置且上端与分料仓下端出料口连接,下端沿滚筒混料器的滚筒轴向端部伸入滚筒内部,滚筒混料器的滚筒侧壁上设置有放料口,放料口处设置有放料阀,且滚筒混料器位于缓冲仓内,缓冲仓下端出口与出料螺旋机进口连接。其中,上述系统中所述分料仓下端设置有两个出料口,使得整个分料仓为裤子状结构,且两出料口连通处的内壁上铰接有活动翻板,转动活动翻板可实现任一出料口的开闭。进一步,上述系统中所述出料螺旋机的出料口设置在中部,进料口设置在两端部,且两端部转轴上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旋叶片。其中,上述系统中所述溜管的倾斜角度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45°。其中,上述系统中所述滚筒混料器的内部设置有扬料板,所述扬料板为V形结构,且开口两侧端部均与滚筒混料器的滚筒内壁连接。进一步,上述系统中所述扬料板沿滚筒混料器的滚筒轴向设置。进一步,上述系统中所述扬料板的数量为4个,且均匀间隔设置,且放料口位于任一两扬料板之间的间隔滚筒侧壁上。其中,上述系统中所述溜管和缓冲仓外壁上均设置有振动电机。其中,上述系统中所述缓冲仓内下部设置有松料器,所述松料器包括转轴、套筒和松料板,转轴通过两端的轴承座与缓冲仓连接,套筒套设在转轴上,且松料板间隔设置在套筒外壁上。其中,上述系统中所述分料仓和缓冲仓上部均设置有除尘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喷嘴将粘接剂均匀喷涂在分料仓内的钒渣和纯碱的混合物外侧,通过溜槽将分料仓与滚筒混料器连通,通过滚筒混料器反复转动实现三者的均匀混料。使得最终混合物料制得的料球质量稳定,料球粘结剂一致且其强度一样,成球率高;同时料球的纯碱含量均匀故其焙烧效果差异小,钒收率低。使得本装置可进行大规模连续式生产,且生产现场无明显扬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简图;图3为本技术的松料器结构示意简图。附图标记:1是喷嘴,2是除尘管,3是活动翻板,4是分料仓,5是溜管,6是滚筒混料器,7是扬料板,8是缓冲仓,9是放料阀,10是松料器,101是转轴,102是套筒,103是松料板,12是出料螺旋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钒渣造粒混料装置,包括分料仓4、溜管5和滚筒混料系统,且分料仓4内上部设置有若干喷嘴1;所述滚筒混料系统包括滚筒混料器6、缓冲仓8和出料螺旋机12,溜管5倾斜设置且上端与分料仓4下端出料口连接,下端沿滚筒混料器6的滚筒轴向端部伸入滚筒内部,滚筒混料器6的滚筒侧壁上设置有放料口,放料口处设置有放料阀9,且滚筒混料器6位于缓冲仓8内,缓冲仓8下端出口与出料螺旋机12进口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通过在分料仓4顶部设置若干喷嘴1,通过喷嘴1将粘接剂均匀喷涂在分料仓4内钒渣和纯碱,再将溜槽与分料仓4和滚筒混料器6连接,使得混合物料沿溜槽滑落至滚筒混料器6,启动滚筒混料器6,使得混合物料在滚筒内翻转混合,并通过打开滚筒侧壁上的放料阀9即可将混合物料排至缓冲仓8内,在通过出料螺旋机排出即可完成混料。且本系统优选溜管5倾斜设置,便于粘接剂、钒渣和纯碱的混合料沿溜管5内壁直接滑落至滚筒混料器6内,同时由于滚筒混料器6为转动部件,故溜管5的下端应沿滚筒混料器6的端部进入滚筒内,使得滚筒旋转时不会与溜管5发生干涉;缓冲仓8主要用于缓冲和解决物料流通不畅,故滚筒混料器6的滚筒应置于缓冲仓8内,且至少保证放料阀9出口位于缓冲仓8内即可。优选的,上述系统中所述分料仓4下端设置有两个出料口,使得整个分料仓4为裤子状结构,且两出料口连通处的内壁上铰接有活动翻板3,转动活动翻板3可实现任一出料口的开闭。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两套设施间隔运行本装置为了实现连续式生产,故优选将分料仓4下端设置有两个出料口,使得整个分料仓4为裤子状结构,同时在两出料口连通处的内壁上铰接有活动翻板3,通过转动活动翻板3可实现任一出料口的开闭,且分料仓4的下端出料口均分别与对应的溜槽连接,再与滚筒混料系统连接,来实现两套设施间隔运行。可优选通过电机或转动液压杆来驱动活动翻板3的铰轴转动,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优选的,上述系统中所述出料螺旋机12的出料口设置在中部,进料口设置在两端部,且两端部转轴101上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旋叶片。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为降低两套设备的成本,本装置优选将出料螺旋机12的出料口设置在中部,进料口设置在两端部,且两端部转轴101上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旋叶片,并将出料螺旋机的两端进料口分别对应于两个缓冲仓8的下端排料口连接即可。优选的,上述系统中所述溜管5的倾斜角度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45°。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为了保证混合物料运行通畅,本装置优选溜管5的倾斜角度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45°,也即是溜管5的轴线与重力方向的夹角即为倾斜角。优选的,上述系统中所述滚筒混料器6的内部设置有扬料板7,所述扬料板7为V形结构,且开口两侧端部均与滚筒混料器6的滚筒内壁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为了提高滚筒混料器6的混料效率,本装置优选在滚筒混料器6的内部设置有扬料板7,所述扬料板7为V形结构,且开口两侧端部均与滚筒混料器6的滚筒内壁连接,使得扬料板7将滚筒混料器6的滚筒内部空间合理分割,滚筒每转动一圈就可实现混合物料的多次混合,提高的混料效率。优选的,上述系统中所述扬料板7沿滚筒混料器6的滚筒轴向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为了便于扬料板7安装,优选扬料板7沿滚筒混料器6的滚筒轴向设置。优选的,上述系统中所述扬料板7的数量为4个,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钒渣造粒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料仓(4)、溜管(5)和滚筒混料系统,且分料仓(4)内上部设置有若干喷嘴(1);所述滚筒混料系统包括滚筒混料器(6)、缓冲仓(8)和出料螺旋机(12),溜管(5)倾斜设置且上端与分料仓(4)下端出料口连接,下端沿滚筒混料器(6)的滚筒轴向端部伸入滚筒内部,滚筒混料器(6)的滚筒侧壁上设置有放料口,放料口处设置有放料阀(9),且滚筒混料器(6)位于缓冲仓(8)内,缓冲仓(8)下端出口与出料螺旋机(12)进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钒渣造粒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料仓(4)、溜管(5)和滚筒混料系统,且分料仓(4)内上部设置有若干喷嘴(1);所述滚筒混料系统包括滚筒混料器(6)、缓冲仓(8)和出料螺旋机(12),溜管(5)倾斜设置且上端与分料仓(4)下端出料口连接,下端沿滚筒混料器(6)的滚筒轴向端部伸入滚筒内部,滚筒混料器(6)的滚筒侧壁上设置有放料口,放料口处设置有放料阀(9),且滚筒混料器(6)位于缓冲仓(8)内,缓冲仓(8)下端出口与出料螺旋机(12)进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渣造粒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仓(4)下端设置有两个出料口,使得整个分料仓(4)为裤子状结构,且两出料口连通处的内壁上铰接有活动翻板(3),转动活动翻板(3)可实现任一出料口的开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钒渣造粒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螺旋机(12)的出料口设置在中部,进料口设置在两端部,且两端部转轴(101)上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旋叶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渣造粒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溜管(5)的倾斜角度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4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封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