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系统的调平机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4332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调平机构,包括横梁及连接横梁的调节组件;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嵌置槽;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滑设在所述横梁上的支撑件、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的升降座、与所述升降座卡接的压块、及分别连接所述压块与支撑件的调节件;所述支撑件嵌设在所述嵌置槽内,所述调节件将所述压块压设在所述升降座上;所述升降座上设置有调节孔,所述支撑件对应滑设在所述调节孔内。上述光伏发电系统的调平机构,通过设置在横梁上设置穿设有升降座的支撑件,并通过在支撑件上设置调节件,以保证压块将升降座固定在横梁的一侧,进而将支撑件固定在调节孔内的对应位置,实现调平操作,进而提高光伏板的安装适应性,保证光伏板的能量转化效率。

Leveling mechanism of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发电系统的调平机构
本技术涉及光伏供电站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调平机构。
技术介绍
光伏供电站中最重要的装置就是光伏板,光伏板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大部分光伏板的主要材料为半导体“硅”,相对于普通供电站来说,光伏供电站更节能环保。光伏板在安装过程中对应与横梁连接固定,再将横梁固定在支架上,进而保证光伏板的正常使用;但是由于现有的横梁与支架直接连接,所以在一些坡度路面安装好的光伏板也会具有一定的坡度,影响光伏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光伏板的横梁缺少调平机构的问题,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调平机构。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调平机构,包括: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嵌置槽;及调节组件,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滑设在所述横梁上的支撑件、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的升降座、与所述升降座卡接的压块、及分别连接所述压块与支撑件的调节件;所述支撑件嵌设在所述嵌置槽内,所述调节件将所述压块压设在所述升降座上;所述升降座上设置有调节孔,所述支撑件对应滑设在所述调节孔内。上述光伏发电系统的调平机构,通过设置在横梁上设置穿设有升降座的支撑件,并通过在支撑件上设置调节件,以保证压块将升降座固定在横梁的一侧,进而将支撑件固定在调节孔内的对应位置,实现调平操作,进而提高光伏板的安装适应性,保证光伏板的能量转化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插接部、及螺纹部;所述插接部对应滑设在所述嵌置槽内,所述螺纹部依次穿设所述升降座、压块及调节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嵌置槽呈矩形凹槽状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一侧,所述嵌置槽的开口处设置有抵块,所述抵块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嵌置槽开口的两侧,两侧的所述抵块相向延伸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呈矩形状结构设置,所述插接部对应与所述抵块相抵接,所述插接部的长边尺寸对应与所述嵌置槽的宽度尺寸相对应,所述插接部的宽边尺寸对应与两侧的所述抵块之间的间隙距离相对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纹部呈圆柱状自插接部向远离所述横梁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调节件对应与所述螺纹部螺纹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座包括水平部与竖直部;所述竖直部对应夹持固定在所述压块与横梁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竖直部上设置有调节槽,所述压块上设置有顶槽;所述调节槽呈锯齿状设置在所述竖直部靠近所述压块的一侧,所述顶槽呈锯齿状设置在所述压块靠近所述竖直部的一侧,所述顶槽对应与所述调节槽相互啮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座呈L状结构设置,所述竖直部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水平部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孔呈长条形通孔状结构设置在所述竖直部上,所述调节孔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水平部的设置方向相垂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的设置数量为至少两个;各所述调节组件沿所述横梁间隔设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光伏发电系统的调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升降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压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的含义为:100-光伏发电系统的调平机构;10-横梁、11-嵌置槽、15-抵块;20-调节组件、30-支撑件、31-插接部、35-螺纹部、40-升降座、41-水平部、45-竖直部、46-调节孔、47-调节槽、50-压块、55-顶槽、60-调节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光伏发电系统的调平机构100,包括横梁10及连接横梁10的调节组件20;该光伏发电系统的调平机构100用于将外界的光伏板(图未示)安装在支架上,进而保证对光伏板的安装水平度进行调节,保证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化效率。该横梁10呈长条状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该横梁10的顶部对应与外界的光伏板连接,该横梁10用于支撑固定光伏板;该横梁10上设置有嵌置槽11,该嵌置槽11呈矩形凹槽状设置在横梁10的一侧,嵌置槽11对应连通横梁10的两端;更进一步地,该嵌置槽11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嵌置槽11分别对应设置在横梁10的两侧,两侧的嵌置槽11呈相对状相向延伸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该嵌置槽11的开口处设置有抵块15;抵块15呈方块状分别对应设置在嵌置槽11开口的两侧,两侧的抵块15相向延伸设置,该抵块15用于将调节组件20卡设在嵌置槽11内。该调节组件20对应安装在横梁10的一侧,调节组件20的底端对应与外界的支架(图未示)连接固定,进而通过该调节组件20对应调整横梁10相对支架的距离,以调整安装在横梁10上光伏板的水平度;该调节组件20包括滑设在横梁10上的支撑件30、安装在支撑件30上的升降座40、与升降座40卡接的压块50、及分别连接压块50与支撑件30的调节件60。在本实施例中,该调节组件20的设置数量为至少两个;各调节组件20沿横梁10间隔设置,更进一步地,各调节组件20呈并列状设置在横梁10两侧的嵌置槽11内。该支撑件30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支撑件30对应嵌设在嵌置槽11内;该支撑件30包括插接部31、及螺纹部35。该插接部31呈矩形直板状沿竖直方向设置,插接部31对应滑设在嵌置槽11内,该插接部31的一侧对应与抵块15相抵接,该抵块15将插接部31卡设在嵌置槽11内;在本实施例中,该插接部31的长边尺寸对应与嵌置槽11的宽度尺寸相对应,以保证插接部31的长边可对应与抵块15相抵接;该插接部31的宽边尺寸对应与两侧的抵块15之间的间隙距离相对应,以保证插接部31的宽边可对应通过抵块15之间的间隙插入嵌置槽11内,即该插接部31通过宽边较短的长度可对应插入嵌置槽11内,再对应转动插接部31,使插接部31的长边与抵块15相抵接,进而将支撑件30卡设在嵌置槽11内,安装方便,同时方便对调节组件20在横梁10上设置位置的调节。该螺纹部35呈圆柱状自插接部31向远离横梁10方向延伸设置,该螺纹部35对应依次穿设升降座40、压块50及调节件60,该螺纹部35的外侧设置有螺纹,该螺纹部35对应与调节件60螺纹连接。该升降座40对应设置在支撑件30上,该升降座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调平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嵌置槽;及/n调节组件,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滑设在所述横梁上的支撑件、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的升降座、与所述升降座卡接的压块、及分别连接所述压块与支撑件的调节件;所述支撑件嵌设在所述嵌置槽内,所述调节件将所述压块压设在所述升降座上;所述升降座上设置有调节孔,所述支撑件对应滑设在所述调节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调平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嵌置槽;及
调节组件,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滑设在所述横梁上的支撑件、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的升降座、与所述升降座卡接的压块、及分别连接所述压块与支撑件的调节件;所述支撑件嵌设在所述嵌置槽内,所述调节件将所述压块压设在所述升降座上;所述升降座上设置有调节孔,所述支撑件对应滑设在所述调节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的调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插接部、及螺纹部;所述插接部对应滑设在所述嵌置槽内,所述螺纹部依次穿设所述升降座、压块及调节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的调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置槽呈矩形凹槽状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一侧,所述嵌置槽的开口处设置有抵块,所述抵块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嵌置槽开口的两侧,两侧的所述抵块相向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的调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呈矩形状结构设置,所述插接部对应与所述抵块相抵接,所述插接部的长边尺寸对应与所述嵌置槽的宽度尺寸相对应,所述插接部的宽边尺寸对应与两侧的所述抵块之间的间隙距离相对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印权陶小亮钟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