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驱动系统的润滑冷却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43049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54
一种电驱动系统的润滑冷却结构,包括:设置于一体式后壳体中的差速器壳体的第一从动齿、中间轴、第二从动齿、中间轴轴承、一体式轴轴承、电机定子总成、电机转子总成、一体式轴和导油槽,其中:减速箱和电机设置于一体式后壳体内,第一从动齿与中间轴齿轮相啮合,设置于中间轴上的第二从动齿与设置于一体式轴上的主动齿相啮合,中间轴轴承和一体式轴轴承分别设置于对应的中间轴及一体式轴的端部,电机定子总成和电机转子总成形成电机总成并设置于一体式轴上且与外界密封,一体式轴贯穿一体式后壳体,导油槽与一体式轴相接触。本装置减少了零件的数量,缩小了占据空间,降低了总成本;通过对电机定转子进行冷却,提高了电驱系统的性能,更适应于电机的高速工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驱动系统的润滑冷却结构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电驱动系统的润滑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动力总成冷却润滑系统的设计中,一般将减速箱的润滑与电机的冷却分开设计,冷却系统一般设计为围绕电机定子外围的螺旋上升的管道,仅对电机的定子进行冷却。单独设计减速箱的润滑系统和电机的冷却系统需要更大的空间和更高的成本,且仅对电机定子冷却对电机性能有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电驱动系统的润滑冷却结构,能够对减速箱润滑的同时,对电机的定、转子进行冷却,节省了空间和成本,提高了电驱动系统的性能。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包括:设置于一体式后壳体中的差速器壳体的第一从动齿、中间轴、第二从动齿、中间轴轴承、一体式轴轴承、电机定子总成、电机转子总成、一体式轴和导油槽,其中:减速箱和电机设置于一体式后壳体内,第一从动齿与中间轴齿轮相啮合,设置于中间轴上的第二从动齿与设置于一体式轴上的主动齿相啮合,中间轴轴承和一体式轴轴承分别设置于对应的中间轴及一体式轴的端部,电机定子总成和电机转子总成形成电机总成并设置于一体式轴上且与外界密封,一体式轴贯穿一体式后壳体,导油槽与一体式轴相接触。所述的一体式轴为空心轴且设有多个用于润滑冷却液流通的导油孔。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体式减速箱润滑和电机冷却结构,减少了零件的数量,缩小了占据空间,降低了总成本;通过对电机定转子进行冷却,提高了电驱系统的性能,更适应于电机的高速工况。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图2为导油槽结构示意图;图3为中间轴结构示意图;图4为主动齿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第一从动齿1、一体式后壳体2、中间轴轴承3、中间轴4、第二从动齿5、一体式轴轴承6、电机定子总成7、电机转子总成8、一体式轴9、导油槽10、导油孔11、差速器壳体12、主动齿13。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置于一体式后壳体2中的差速器壳体12上的第一从动齿1、中间轴4、第二从动齿5、中间轴轴承3、一体式轴轴承6、电机定子总成7、电机转子总成8、一体式轴9和导油槽10,其中:减速箱和电机设置于一体式后壳体2内,第一从动齿1与中间轴4相啮合,设置于中间轴4上的第二从动齿5与设置于一体式轴9上的主动齿13相啮合,中间轴轴承3和一体式轴轴承6分别设置于对应的中间轴4及一体式轴9的端部,电机定子总成7和电机转子总成8形成电机总成并设置于一体式轴9上且与外界密封,一体式轴9贯穿一体式后壳体2,导油槽10与一体式轴9相接触。所述的一体式后壳体2由前腔和后腔构成,其中:差速器轴12、如图3所示的中间轴4和如图2所示的导油槽10位于一体式后壳体2的前腔,电机定子总成7和电机转子总成8位于一体式后壳体2的后腔。所述的一体式轴9为空心轴且设有用于润滑冷却液通过的导油孔11。所述的一体式轴9的两端设有球轴承。所述的电机转子总成8的两端各设有用于转动连接一体化壳体和电机后端盖的轴承。如图5所示,当电驱系统工作时,润滑冷却液从导油槽10经一体式轴9的内腔入口流入,通过内腔上的导油孔11和内腔出口流入电机腔,即流入一体式后壳体2的后腔,从而对电机定子总成7和电机转子总成8进行冷却,再通过一体式后壳体2后腔的油路流回一体式后壳体2的前腔,即通过差速器壳体12和中间轴4的转动将润滑冷却液送入导油槽10中,从而形成润滑冷却液的循环回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够对减速箱润滑的同时,对电机的定、转子进行冷却,节省了空间和成本,提高了电驱动系统的性能。上述具体实施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原理和宗旨的前提下以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局部调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且不由上述具体实施所限,在其范围内的各个实现方案均受本技术之约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驱动系统的润滑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一体式后壳体中的差速器壳体的第一从动齿、中间轴、第二从动齿、中间轴轴承、一体式轴轴承、电机定子总成、电机转子总成、一体式轴和导油槽,其中:减速箱和电机设置于一体式后壳体内,第一从动齿与中间轴齿轮相啮合,设置于中间轴上的第二从动齿与设置于一体式轴上的主动齿相啮合,中间轴轴承和一体式轴轴承分别设置于对应的中间轴及一体式轴的端部,电机定子总成和电机转子总成形成电机总成并设置于一体式轴上且与外界密封,一体式轴贯穿一体式后壳体,导油槽与一体式轴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驱动系统的润滑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一体式后壳体中的差速器壳体的第一从动齿、中间轴、第二从动齿、中间轴轴承、一体式轴轴承、电机定子总成、电机转子总成、一体式轴和导油槽,其中:减速箱和电机设置于一体式后壳体内,第一从动齿与中间轴齿轮相啮合,设置于中间轴上的第二从动齿与设置于一体式轴上的主动齿相啮合,中间轴轴承和一体式轴轴承分别设置于对应的中间轴及一体式轴的端部,电机定子总成和电机转子总成形成电机总成并设置于一体式轴上且与外界密封,一体式轴贯穿一体式后壳体,导油槽与一体式轴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系统的润滑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政邵鹏卜廷春陈川熊玉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