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驱动系统的润滑冷却结构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电驱动系统的润滑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动力总成冷却润滑系统的设计中,一般将减速箱的润滑与电机的冷却分开设计,冷却系统一般设计为围绕电机定子外围的螺旋上升的管道,仅对电机的定子进行冷却。单独设计减速箱的润滑系统和电机的冷却系统需要更大的空间和更高的成本,且仅对电机定子冷却对电机性能有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电驱动系统的润滑冷却结构,能够对减速箱润滑的同时,对电机的定、转子进行冷却,节省了空间和成本,提高了电驱动系统的性能。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包括:设置于一体式后壳体中的差速器壳体的第一从动齿、中间轴、第二从动齿、中间轴轴承、一体式轴轴承、电机定子总成、电机转子总成、一体式轴和导油槽,其中:减速箱和电机设置于一体式后壳体内,第一从动齿与中间轴齿轮相啮合,设置于中间轴上的第二从动齿与设置于一体式轴上的主动齿相啮合,中间轴轴承和一体式轴轴承分别设置于对应的中间轴及一体式轴的端部,电机定子总成和电机转子总成形成电机总成并设置于一体式轴上且与外界密封,一体式轴贯穿一体式后壳体,导油槽与一体式轴相接触。所述的一体式轴为空心轴且设有多个用于润滑冷却液流通的导油孔。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体式减速箱润滑和电机冷却结构,减少了零件的数量,缩小了占据空间,降低了总成本;通过对电机定转子进行冷却,提高了电驱系统的性能,更适应于电机的高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驱动系统的润滑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一体式后壳体中的差速器壳体的第一从动齿、中间轴、第二从动齿、中间轴轴承、一体式轴轴承、电机定子总成、电机转子总成、一体式轴和导油槽,其中:减速箱和电机设置于一体式后壳体内,第一从动齿与中间轴齿轮相啮合,设置于中间轴上的第二从动齿与设置于一体式轴上的主动齿相啮合,中间轴轴承和一体式轴轴承分别设置于对应的中间轴及一体式轴的端部,电机定子总成和电机转子总成形成电机总成并设置于一体式轴上且与外界密封,一体式轴贯穿一体式后壳体,导油槽与一体式轴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驱动系统的润滑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一体式后壳体中的差速器壳体的第一从动齿、中间轴、第二从动齿、中间轴轴承、一体式轴轴承、电机定子总成、电机转子总成、一体式轴和导油槽,其中:减速箱和电机设置于一体式后壳体内,第一从动齿与中间轴齿轮相啮合,设置于中间轴上的第二从动齿与设置于一体式轴上的主动齿相啮合,中间轴轴承和一体式轴轴承分别设置于对应的中间轴及一体式轴的端部,电机定子总成和电机转子总成形成电机总成并设置于一体式轴上且与外界密封,一体式轴贯穿一体式后壳体,导油槽与一体式轴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系统的润滑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政,邵鹏,卜廷春,陈川,熊玉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