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槽式三槽连续结构的电机转子冲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29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槽式三槽连续结构的电机转子冲片,涉及电机领域。目前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冲片,多为单槽形开口槽结构,加工易有毛刺,且槽形会使磁密分布不均,影响材料利用率和电机功率密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冲片槽为深槽式连续结构的细长封闭槽形,包括从冲片径向外侧向内侧连续相通的第一槽部、连接槽部和第二槽部,第一槽部为多边形结构,连接槽部为瓶颈状的矩形结构,第二槽部为等腰梯形,第二槽部的截面积大于第一槽部,第一槽部的截面积大于连接槽部,冲片槽槽顶距冲片外圆的距离为气隙的2倍。该结构利用电机起动时的集肤效应进行优化,可有效降低电磁噪声,减少转子表面的附加损耗及齿槽脉动损耗,提升起动性能,提高电机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槽式三槽连续结构的电机转子冲片
本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槽式三槽连续结构的电机转子冲片。
技术介绍
目前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所用的转子冲片,多为单槽形开口槽结构,开口槽转子槽形在实际加工中,容易产生毛刺,对电机的噪声产生不良影响;对于某些特殊工况要求的电机,如在额定状态下有较高的效率及起动过程中有优良的起动性能,传统的转子凸形槽设计可以起到控制起动电流和增大起动转矩的作用,但是会引起磁密分布转子齿上部过于稀疏而下部饱和的较严重不均匀现象,影响材料利用率和电机功率密度。为此,本技术利用电机起动时的集肤效应而设计的一种新型高效转子冲片,进行有效降低电机噪声、提高电机效率及改善电机起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深槽式三槽连续结构的电机转子冲片,以有效降低电机噪声、提高电机效率为目的。为此,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深槽式三槽连续结构的电机转子冲片,所述的转子冲片上环绕均布有冲片槽,所述的冲片槽按其自身的径向中心线对称,所述的冲片槽为深槽式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槽式三槽连续结构的电机转子冲片,所述的转子冲片上环绕均布有冲片槽(1),所述的冲片槽(1)按其自身的径向中心线对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片槽(1)为深槽式三槽连续结构的细长形状,包括位于径向外侧的第一槽部(101),位于径向内侧的第二槽部(102),第一槽部(101)和第二槽部(102)通过位于中间的瓶颈状的连接槽部(103)连通,所述的第一槽部(101)为多边形结构,连接槽部(103)为矩形结构,第二槽部(102)的截面积大于第一槽部(101),第一槽部(101)的截面积大于连接槽部(103),所述的连接槽部(103)的宽度为第一槽部(101)宽度的1/2-1/3,连接槽部(1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槽式三槽连续结构的电机转子冲片,所述的转子冲片上环绕均布有冲片槽(1),所述的冲片槽(1)按其自身的径向中心线对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片槽(1)为深槽式三槽连续结构的细长形状,包括位于径向外侧的第一槽部(101),位于径向内侧的第二槽部(102),第一槽部(101)和第二槽部(102)通过位于中间的瓶颈状的连接槽部(103)连通,所述的第一槽部(101)为多边形结构,连接槽部(103)为矩形结构,第二槽部(102)的截面积大于第一槽部(101),第一槽部(101)的截面积大于连接槽部(103),所述的连接槽部(103)的宽度为第一槽部(101)宽度的1/2-1/3,连接槽部(103)的径向长度为第一槽部(101)的1.1-1.5倍,第一槽部(101)的槽顶(104)距冲片外圆(2)的距离为电机转子与定子之间的空气间隙的1.8-2.2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军建杭文龙孟凌姣李亚丽赵代夫何翼烽
申请(专利权)人: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