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电源低功耗自动投切开关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285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电源低功耗自动投切开关电路,包括:自锁电路,包括第一高压三极管和第二高压三极管,第一高压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高压电池的正极,第一高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二高压三极管的基极,第一高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第二高压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高压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低功耗电路的输入端;触发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电容,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至高压电池的正极,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电容的一端,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高压三极管的基极;MSD开关一端接地,MSD开关的另一端连接至高压电池的负极。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满足电动汽车新型BMS电源的新需求,整个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寿命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A low power auto switch circuit for vehicle power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电源低功耗自动投切开关电路
本技术涉及车载电源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电源低功耗自动投切开关电路。
技术介绍
新型的车载BMS电源要求能够长期挂电池待机工作,应需要维持BMS待机的电量来源只能来自车载高压电池,即需求车载BMS电源在待机状态下需要从高压电池(额定540VDC左右)获取电能且能保持极低的功耗,该特征决定该项功能不能实现输入阻抗无穷大。此外,新型的车载BMS电源在如上功能实现的基础上又提出模块安装整车后,要实现新功能:MSD未连接之前保持模块的输入阻抗无穷大,万用表测试MSD两端时,电压低于8V,MSD连接后模块需长期挂电池待机工作。目前对于如何实现这一新功能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车载电源低功耗自动投切开关电路,满足电动汽车新型BMS电源的新需求,整个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寿命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车载电源低功耗自动投切开关电路,包括:自锁电路,包括第一高压三极管和第二高压三极管,其中,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电源低功耗自动投切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自锁电路,包括第一高压三极管和第二高压三极管,其中,所述第一高压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高压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一高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二高压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高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所述第二高压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高压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低功耗电路的输入端;/n触发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高压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电容的一端,所述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高压三极管的基极;/nMSD开关,所述MSD开关一端接地,所述MSD开关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高压电池的负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电源低功耗自动投切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锁电路,包括第一高压三极管和第二高压三极管,其中,所述第一高压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高压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一高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二高压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高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所述第二高压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高压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低功耗电路的输入端;
触发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高压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电容的一端,所述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高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书刘亚峰冯鹏辉焦朋朋王光辉黄昆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嘉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