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气体回收系统及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26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物气体回收系统及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吸附模块,吸附模块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吸附组件,两相邻吸附组件之间形成供水和气体通过的吸附通道。吸附组件包括吸附本体,吸附本体上设有用于储水的吸附结构,以在吸附模块淋水后,让吸附模块上的水将通过吸附通道的有机物气体吸附。喷淋装置喷下的水临时存储在吸附结构上,有机物气体在通过吸附模块时,被吸附结构上的水凝珠吸附。在喷淋装置后续的喷淋过程中,将吸附有有机物气体的水凝珠会流到罐体底部,吸附结构上重新存储纯净的水,对后续上升的有机物气体吸附,如此循环,提升有机物气体的吸收率,降低排放气体的有机物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物气体回收系统及吸附装置
本技术涉及有机物气体回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有机物气体回收系统及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物例如(N-甲基吡咯烷酮)是锂电池正极配料的溶剂,基于锂电池生产工艺的产排污情况,进行有机物的物料平衡分析,提出有机物控制回收措施和泄露风险防范措施,促进锂电池生产企业加强有机物的回收再生,确保稳定达标排放、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实现环境、经济效益有机结合。有机物具有闪点高,安全性好、对粘合剂PDVF的溶解稀释性能好等优点而被锂离子电池普遍选用,是锂离子电池生产中,排放废气的主要成分,含量为0.06%~0.5%。在德国,N-甲基吡咯烷酮被定为三级危险物,且德国环保局规定其排放浓度为100×10-6。若对有机物不进行回收利用,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造成了原材料的大量浪费。所以回收处理有机物也是绿色电池生产过程中影响环保的重要环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物气体回收系统及吸附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有机物气体吸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吸附模块;所述吸附模块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吸附组件,两相邻所述吸附组件之间形成供水和气体通过的吸附通道;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吸附本体,所述吸附本体上设有用于储水的吸附结构,以在所述吸附模块淋水后,让所述吸附模块上的水将通过所述吸附通道的有机物气体吸附。优选地,所述吸附结构包括在所述吸附本体的表面设置的凹凸的纹路。优选地,所述吸附结构还包括贴合在所述吸附本体表面的吸附网。优选地,所述吸附结构还包括分布在所述吸附本体上、并贯穿的吸附孔。优选地,所述吸附本体为带状,所述吸附本体沿长度方向呈波浪形弯曲设置,且所述吸附本体弯曲的折边与所述吸附本体的长度方向呈夹角。优选地,所述吸附本体弯曲的折边方向与所述吸附本体的长度方向呈45°夹角。优选地,所述吸附组件还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吸附本体,所述吸附本体的一侧波浪形凸起的各端部固定到所述基板的侧面,所述吸附本体的两侧形成沿长度方向排布的若干吸附通道。一种有机物气体回收系统,包括罐体、喷淋装置,以及所述的吸附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吸附装置设置在所述罐体内,所述喷淋装置位于所述吸附装置上方;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设有气体入口,且所述气体入口的高度位置低于所述吸附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吸附装置补水,以让所述吸附装置上的水吸附有机物气体。优选地,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在高度方向层叠设置至少两个吸附模块。优选地,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设有循环出口、循环入口;所述气体入口的高度位置位于所述循环出口和循环入口之间;所述罐体内还设有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高度位置位于所述气体入口和所述循环入口之间;所述循环出口、循环入口连通,以将所述罐体底部的液体经所述循环入口喷淋到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吸附装置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上方,以让所述吸附装置上的水吸附从所述气液分离器透过的有机物气体。实施本技术的一种有机物气体回收系统及吸附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吸附结构可以让喷淋装置喷下的水临时存储在吸附结构上,有机物气体在通过吸附模块时,会被吸附结构上的水凝珠吸附。在喷淋装置后续的喷淋过程中,将吸附有有机物气体的水凝珠会流到罐体底部,吸附结构上重新存储纯净的水,对后续上升的有机物气体吸附,如此循环,让吸附结构将上升的有机物气体持续的吸附后流到罐体底部,能提升有机物气体的吸收率,有效降低排放气体的有机物浓度,从而使净化后的气体达标排放。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有机物气体回收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吸附模块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吸附模块中三块吸附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有机物气体回收系统包括罐体1、喷淋装置2,以及吸附装置3,喷淋装置2、吸附装置3设置在罐体1内,喷淋装置2位于吸附装置3上方,以将纯水补充到吸附装置3上。罐体1的侧壁上设有气体入口11,且气体入口11的高度位置低于吸附装置3,气体入口11供排放的有机物气体排入到罐体1内,有机物气体在进入罐体1后向上上升到吸附装置3。喷淋装置2向吸附装置3补水,以让吸附装置3上的水吸附有机物气体。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有机物气体吸附装置3包括在高度方向层叠设置三个吸附模块31,吸附模块31包括筒状体311和在筒状体311内并排设置的若干吸附组件312,两相邻吸附组件312之间形成供水和气体通过的吸附通道A。吸附组件312包括吸附本体3121,吸附本体3121的表面设有用于储水的吸附结构3122,以在吸附模块31淋水后,让吸附模块31上的水将通过吸附通道A的有机物气体吸附。吸附结构3122可以让喷淋装置2喷下的水临时存储在吸附结构3122上,有机物气体在通过吸附模块31时,会被吸附结构3122上的水凝珠吸附。在喷淋装置2后续的喷淋过程中,将吸附有有机物气体的水凝珠会流到罐体1底部,吸附结构3122上重新存储纯净的水,对后续上升的有机物气体吸附,如此循环,让吸附结构3122将上升的有机物气体持续的吸附后流到罐体1底部,能提升有机物气体的吸收率,有效降低排放气体的有机物浓度,从而使净化后的气体达标排放。利用有机物极易溶于水的特性,利用罐体1内冷凝,喷淋等措施,并且循环水洗刷水淋,回收率高,达到有效回收利用以及达标排放的效果。通常,喷淋装置2间歇性喷淋,避免喷淋的水过多后,影响罐体1底部液体的水量和浓度,同时,也让吸附结构3122上的水充分的吸收有机物气体。吸附模块31的数量也可为一个或多于一个的其他数量,当排放的气体中有机物浓度较高时,可以增加吸附模块31的数量,提升吸收率,降低排放浓度,当拍摄的气体中有机物浓度低时,则可以适当减少吸附模块31的数量。同时,也可调节喷淋装置2的喷淋量,增加吸附装置3的含水量,提升吸收率,降低排放浓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吸附组件312还包括基板3123,基板3123的一侧设置有吸附本体3121。吸附本体3121的一侧波浪形凸起的各端部固定到基板3123的侧面,吸附本体3121的两侧形成沿长度方向排布的若干吸附通道A。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基板3123的两侧均设置吸附本体3121。进一步地,吸附结构3122包括在吸附本体3121的表面设置的凹凸的纹路,凹凸的纹路可以储存水。在一些实施例中,吸附结构3122还可包括贴合在吸附本体3121表面的吸附网,吸附网在吸附本体3121表面,形成网格状空间,进一步利于储存水。另外,吸附结构3122还可包括分布在吸附本体3121上、并贯穿的吸附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物气体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吸附模块(31);/n所述吸附模块(31)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吸附组件(312),两相邻所述吸附组件(312)之间形成供水和气体通过的吸附通道(A);/n所述吸附组件(312)包括吸附本体(3121),所述吸附本体(3121)上设有用于储水的吸附结构(3122),以在所述吸附模块(31)淋水后,让所述吸附模块(31)上的水将通过所述吸附通道(A)的有机物气体吸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物气体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吸附模块(31);
所述吸附模块(31)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吸附组件(312),两相邻所述吸附组件(312)之间形成供水和气体通过的吸附通道(A);
所述吸附组件(312)包括吸附本体(3121),所述吸附本体(3121)上设有用于储水的吸附结构(3122),以在所述吸附模块(31)淋水后,让所述吸附模块(31)上的水将通过所述吸附通道(A)的有机物气体吸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物气体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结构(3122)包括在所述吸附本体(3121)的表面设置的凹凸的纹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物气体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结构(3122)还包括贴合在所述吸附本体(3121)表面的吸附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物气体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结构(3122)还包括分布在所述吸附本体(3121)上、并贯穿的吸附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物气体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本体(3121)为带状,所述吸附本体(3121)沿长度方向呈波浪形弯曲设置,且所述吸附本体(3121)弯曲的折边与所述吸附本体(3121)的长度方向呈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物气体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本体(3121)弯曲的折边方向与所述吸附本体(3121)的长度方向呈45°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物气体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312)还包括基板(312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信德俊麦子业白向阳信根柱撖书铮撖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特力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