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机接触器触点烧结保护装置、单向及双向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动机保护
,尤其涉及电动机接触器触点烧结保护装置、单向及双向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当电动机在频繁启停回路中应用时,容易造成主接触器触点过热造成主触点烧结无法复位,引起电动机失控,进而引发各类危险。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针对电动机接触器触点烧结的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电动机接触器触点烧结保护装置、单向及双向控制系统,该保护装置可同时监视主接触器和电动机的带电情况,当出现接触器失电而电动机带电的失控情况时,可立即断开主开关,防止危险发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动机接触器触点烧结保护装置,包括K1接线点、L1接线点、U接线点、V接线点、W接线点、TK1接线点、TK2接线点及N接线点,所述K1接线点与N接线点之间连接中间继电器Z4线圈,中间继电器Z1的常开开关、中间继电器Z2的常开开关及中间继电器Z3的常开开关并联后再与中间继电器Z4的常闭开关和中间继电器TK线圈串联 ...
【技术保护点】
1.电动机接触器触点烧结保护装置,其特征是,包括K1接线点、L1接线点、U接线点、V接线点、W接线点、TK1接线点、TK2接线点及N接线点,/n所述K1接线点与N接线点之间连接中间继电器Z4线圈,中间继电器Z1的常开开关、中间继电器Z2的常开开关及中间继电器Z3的常开开关并联后再与中间继电器Z4的常闭开关和中间继电器TK线圈串联在L1接线点和N接线点之间;/n所述U接线点和N接线点之间串联中间继电器Z1线圈;/n所述V接线点和N接线点之间串联中间继电器Z2线圈;/n所述W接线点和N接线点之间串联中间继电器Z3线圈;/n所述TK1接线点和TK2接线点之间串联中间继电器TK的常开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机接触器触点烧结保护装置,其特征是,包括K1接线点、L1接线点、U接线点、V接线点、W接线点、TK1接线点、TK2接线点及N接线点,
所述K1接线点与N接线点之间连接中间继电器Z4线圈,中间继电器Z1的常开开关、中间继电器Z2的常开开关及中间继电器Z3的常开开关并联后再与中间继电器Z4的常闭开关和中间继电器TK线圈串联在L1接线点和N接线点之间;
所述U接线点和N接线点之间串联中间继电器Z1线圈;
所述V接线点和N接线点之间串联中间继电器Z2线圈;
所述W接线点和N接线点之间串联中间继电器Z3线圈;
所述TK1接线点和TK2接线点之间串联中间继电器TK的常开开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接触器触点烧结保护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K2接线点,所述K2接线点与N接线点之间连接中间继电器Z5线圈,中间继电器Z5的常闭开关也串联在所述L1接线点和N接线点之间的线路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接触器触点烧结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间继电器Z1、中间继电器Z2、中间继电器Z3、中间继电器Z4、中间继电器Z5及中间继电器TK都设置在外壳内,外壳上设有所述K1接线点、L1接线点、U接线点、V接线点、W接线点、TK1接线点、TK2接线点及N接线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接触器触点烧结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壳的背部设有用于安装的轨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接触器触点烧结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轨道为35mm标准轨道。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接触器触点烧结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间继电器Z1、中间继电器Z2、中间继电器Z3、中间继电器Z4、中间继电器Z5及中间继电器TK采用插拔的方式安装在外壳内...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