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用布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17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用布线装置,用于与电缆接口配合,其包括基座、盖子和铰链,基座上设有承台,承台的中心设有一贯穿基座的通孔以套设于电缆接口外,基座至少设有两个安装孔,铰链的一端与基座铰接,铰链的另一端与盖子通过铆钉连接,铆钉包括第一圆柱部、第二圆柱部和帽头部,第二圆柱部的直径大于第一圆柱部的直径以形成台阶状,铰链上设有腰型孔,第二圆柱部的直径大于腰型孔的孔径,第一圆柱部的前端穿过腰型孔与盖子的中心铆合,闭合时,盖子覆盖于承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拆卸方便,适用于各种电缆接口的保护,对于已经安装好的电缆接口也适用,安装该装置后,可做到电缆接口的防水防尘,用电安全大大提高。

An industrial wi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用布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业布线的
,更具体涉及一种针对电缆接口防潮、防腐蚀的工业用布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运行与在建直流工程最多、容量最大、线路最长的直流输电大国。输电线路的布线很多应用于室外的环境中,输电线路中用得最多的就是电缆,在一些配电箱需要预留电缆接口以用于后期的检测等,这些电缆接口往往都是暴露设置于配电箱内,对于电缆接口的防水防尘保护不到位,这样设备时间越久安全系数就会越低,易导致安全隐患。这些预留的电缆接口被使用的频率不高,所以,目前针对电缆接口的防水防尘问题,有的采用防水材料进行灌封处理,需要用到这个电缆接口的时候再采用破坏式的拆除处理,但是采用这种方式非常麻烦,而且检测完成后,还得再次灌封,也会导致资源浪费。还有的采用镶入式的塑料翻盖,就类似于电动车充电接口,但是塑料容易氧化,经过常年高温暴晒,容易变形甚至粘连,一旦打开还有可能拉断翻盖,另外,这种方式对于已经布置好的电缆接口也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用布线装置,能使电缆接口防水防尘,安装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用布线装置,其用于与电缆接口配合,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盖子(2)和铰链(3),所述基座(1)上设有承台(11),所述承台(11)的中心设有一贯穿基座(1)的通孔(12)以套设于电缆接口外,所述基座(1)至少设有两个安装孔(13),所述铰链(3)的一端与基座(1)铰接,所述铰链(3)的另一端与盖子(2)通过铆钉(4)连接,所述铆钉(4)包括第一圆柱部(41)、第二圆柱部(42)和帽头部(43),所述第二圆柱部(42)的直径大于第一圆柱部(41)的直径以形成台阶状,所述铰链(3)上设有腰型孔(311),所述第二圆柱部(42)的直径大于腰型孔(311)的孔径,所述第一圆柱部(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用布线装置,其用于与电缆接口配合,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盖子(2)和铰链(3),所述基座(1)上设有承台(11),所述承台(11)的中心设有一贯穿基座(1)的通孔(12)以套设于电缆接口外,所述基座(1)至少设有两个安装孔(13),所述铰链(3)的一端与基座(1)铰接,所述铰链(3)的另一端与盖子(2)通过铆钉(4)连接,所述铆钉(4)包括第一圆柱部(41)、第二圆柱部(42)和帽头部(43),所述第二圆柱部(42)的直径大于第一圆柱部(41)的直径以形成台阶状,所述铰链(3)上设有腰型孔(311),所述第二圆柱部(42)的直径大于腰型孔(311)的孔径,所述第一圆柱部(41)的前端穿过腰型孔(311)与盖子(2)的中心铆合,开启或闭合盖子(2)时,铰链(3)的一端相对于基座(1)转动,铰链(3)的另一端可相对于第一圆柱部(41)沿腰型孔(311)移动,闭合时盖子(2)覆盖于承台(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柱部(42)外套设有橡胶圈(44),所述橡胶圈(44)的下表面紧靠于铰链(3)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用布线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骏辰俞佳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天一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