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馈线连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馈线连接头的防水结构,包括馈线连接头以及用于包裹馈线连接头的上壳与下壳,上壳与下壳相对一侧能够相互对合,馈线连接头的两端均连接有馈线,上壳与下壳相对一侧均开设有空腔,两个空腔相互对合,上壳与下壳可以将馈线连接头包裹,上壳与下壳的两端均开设有供馈线嵌入且连通空腔的连接口,下壳与上壳通过锁紧件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效果:在馈线连接头使用期间,可以将一部分滴落在馈线连接头上的水阻隔在外面,起到对馈线连接头防水的作用,可以延长馈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馈线连接头的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馈线连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馈线连接头的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馈线又称电缆线,在有线电视系统中起传输信号的作用,通过它将天线接收的信号传给前端系统,前端输出的信号也是由电缆线传输到各用户的电视机,馈线上一般会设置有连接器,那就是馈线连接头。授权公告号为CN20686476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馈线连接头,包括连接头主体,第一连接部内的连接头主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竖向的中空的芯子,第一连接部的内侧壁的下部设有环形的定位台阶;第二连接部的轴线与第一连接部的轴线相垂直,第二连接部的外侧壁上套装有连接套,连接套可在第二连接部上空转,连接套下部的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连接套内的第二连接部的外端面上的中部设有内环凸起,内环凸起内的第二连接部的外端面上的中部设有与芯子相匹配的插接芯,插接芯的下部形成用于定位的扩径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馈线连接头使用期间,如果馈线连接头是暴露在室外,在下雨天时会有水直接滴落在馈线连接头上,连接在馈线连接头两端的馈线会出现进水的情况,影响馈线与馈线连接头之间的连接,导致馈线连接头的连接效果降低,降低馈线连接头使用寿命,对此情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馈线连接头的防水结构,在馈线连接头使用期间,可以将一部分滴落在馈线连接头上的水阻隔在外面,起到对馈线连接头防水的作用,可以延长馈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馈线连接头的防水结构,包括馈线连接头以及用于包裹馈线连接头的上壳与下壳,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相对一侧能够相互对合,所述馈线连接头的两端均连接有馈线,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相对一侧均开设有空腔,两个所述空腔相互对合,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可以将所述馈线连接头包裹,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的两端均开设有供所述馈线嵌入且连通所述空腔的连接口,所述下壳与所述上壳通过锁紧件进行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馈线连接头将两端的馈线连接后,用上壳与下壳将馈线连接头以及连接在馈线连接头的部分馈线包裹,然后用锁紧件将上壳与下壳固定,在馈线连接头使用期间,可以将一部分滴落在馈线连接头上的水阻隔在外面,起到对馈线连接头防水的作用,可以延长馈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腔靠近所述连接口两侧侧壁均设置有两个凸块,两个所述凸块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连接口进水的防水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馈线连接头在使用过程中会有水从连接口渗入,影响馈线连接头的正常使用,而通过设置的防水件,可以防止水从连接口渗进空腔内,起到防水的作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件包括连接在两个所述凸块之间的挡板、开设在所述挡板远离所述空腔底部且截面为半圆形的半圆口、设置在所述半圆口边沿上的防水橡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挡板固定后,通过设置的防水橡胶可以堵住从连接口方向渗入的水,对空腔内部的器件起到防水的作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橡胶靠近所述半圆口一侧连接有若干个凸出圆块,所述半圆口边沿上开设有供所述圆块嵌入的凹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防水橡胶时,将防水橡胶上的圆块嵌入到凹口中,起到固定防水橡胶的作用;如果要更换防水橡胶的话,直接将防水橡胶取下便可。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块靠近所述挡板一侧设置可供所述挡板嵌入的滑槽,所述挡板靠近所述凸块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第一卡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水橡胶安装好之后,需要将挡板固定在两个凸块之间,可以将防水橡胶抵触在馈线上,而设置的第一卡齿起到固定的作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靠近所述空腔一端的底壁上设置有若干弹性第二卡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卡齿将挡板初步固定之后,为了防止挡板出现松动而不能起到防水作用的情况,设置的第二卡齿,可以起到再次加固的作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凸沿,所述上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凸沿,所述第一凸沿和所述第一凸沿的方向均朝远离所述空腔设置,所述锁紧件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凸沿上的嵌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凸沿且靠近上壳一侧的固定条、连接在所述固定条远离下壳一端且纵截面为倒V型的按压条,所述按压条壳抵触在第二凸沿远离下壳一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第一凸沿和第二凸沿时,将第一凸沿的按压条嵌入到第二凸沿上的嵌口之中,达到将第一凸沿和第二凸沿固定的目的,避免馈线连接头在使用过程中上壳和下壳分离,不能起到防水作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凸沿远离所述第一凸沿一侧设置有拉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下壳和下壳拆分时,第一凸沿与第二凸沿紧密贴合,设置的拉环可以便于拆分第一凸沿和第二凸沿。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在馈线连接头将两端的馈线连接后,用上壳与下壳将馈线连接头以及连接在馈线连接头的部分馈线包裹,然后用锁紧件将上壳与下壳固定,在馈线连接头使用期间,可以将一部分滴落在馈线连接头上的水阻隔在外面,起到对馈线连接头防水的作用,可以延长馈线的使用寿命。2.设置的防水件,可以防止水从连接口渗进空腔内,起到防水的作用。3.设置的圆块和凹口,可以起到固定防水橡胶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馈线连接头的爆炸图,用于展示空腔与连接口;图3是挡板的爆炸图,用于展示圆块和凹口;图4是上壳的爆炸图,用于展示嵌口。附图标记:1、馈线连接头;2、上壳;3、下壳;4、馈线;5、空腔;6、连接口;7、锁紧件;8、凸块;9、防水件;10、挡板;11、半圆口;12、防水橡胶;13、圆块;14、凹口;15、滑槽;16、第一卡齿;17、第二卡齿;18、第一凸沿;19、第二凸沿;20、嵌口;21、固定条;22、按压条;23、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馈线连接头的防水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馈线连接头1以及用于包裹馈线连接头1的上壳2与下壳3,上壳2与下壳3相对一侧能够相互对合,馈线连接头1的两端均连接有馈线4,上壳2与下壳3相对一侧均开设有空腔5,两个空腔5相互对合,上壳2与下壳3可以将馈线连接头1包裹,上壳2与下壳3的两端均开设有供馈线4嵌入且连通空腔5的连接口6,下壳3与上壳2通过锁紧件7进行固定。将馈线连接头1两端的馈线4连接上,将馈线连接头1以及两端的馈线4放置在下壳3的空腔5上,并且馈线连接头1两端的馈线4会从连接口6伸出下壳3,然后将上壳2盖在下壳3上,最后用锁紧件7将上壳2与下壳3固定,在馈线连接头1使用期间,可以将一部分滴落在馈线连接头1上的水阻隔在外面,起到对馈线连接头1防水的作用,可以延长馈线4的使用寿命。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防止有水从连接口6渗入空腔5,在空腔5靠近连接口6两侧侧壁均设置有两个凸块8,两个凸块8之间设置有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馈线连接头的防水结构,包括馈线连接头(1)以及用于包裹馈线连接头(1)的上壳(2)与下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2)与所述下壳(3)相对一侧能够相互对合,所述馈线连接头(1)的两端均连接有馈线(4),所述上壳(2)与所述下壳(3)相对一侧均开设有空腔(5),两个所述空腔(5)相互对合,所述上壳(2)与所述下壳(3)可以将所述馈线连接头(1)包裹,所述上壳(2)与所述下壳(3)的两端均开设有供所述馈线(4)嵌入且连通所述空腔(5)的连接口(6),所述下壳(3)与所述上壳(2)通过锁紧件(7)进行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馈线连接头的防水结构,包括馈线连接头(1)以及用于包裹馈线连接头(1)的上壳(2)与下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2)与所述下壳(3)相对一侧能够相互对合,所述馈线连接头(1)的两端均连接有馈线(4),所述上壳(2)与所述下壳(3)相对一侧均开设有空腔(5),两个所述空腔(5)相互对合,所述上壳(2)与所述下壳(3)可以将所述馈线连接头(1)包裹,所述上壳(2)与所述下壳(3)的两端均开设有供所述馈线(4)嵌入且连通所述空腔(5)的连接口(6),所述下壳(3)与所述上壳(2)通过锁紧件(7)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馈线连接头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5)靠近所述连接口(6)两侧侧壁均设置有两个凸块(8),两个所述凸块(8)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连接口(6)进水的防水件(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馈线连接头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件(9)包括连接在两个所述凸块(8)之间的挡板(10)、开设在所述挡板(10)远离所述空腔(5)底部且截面为半圆形的半圆口(11)、设置在所述半圆口(11)边沿上的防水橡胶(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馈线连接头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橡胶(12)靠近所述半圆口(11)一侧连接有若干个凸出圆块(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国人通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