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肺功能康复用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139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肺功能康复用训练装置,其结构包括瓶体、顶盖、气管、球囊、吹嘴和固定机构,为解决现有的训练装置使用时通常还需患者手动扶持气管进行吹起,导致患者使用较为不便以及灵活性较差的问题,通过在瓶体上设置了固定机构,再通过旋力旋动旋钮,使其带动螺杆在套管上螺旋运动,令螺杆对支杆进行接触和分离,然后将支杆在套管上进行上下的移动施力,使其带动底框和顶框上下移动,从而使吹嘴能够进行上下的位置调节,并通过推力使固定扣沿滑轨进行移出和移入,对底框和顶框进行固定,达到能够便捷的进行使用高度的调试和固定,提高患者使用的轻松便捷性和灵活性,增加训练效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肺功能康复用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肺功能康复用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医学康复是从医学的角度运用医学的手段对病患者进行诊断、评定和治疗等,促使病患者在躯体上的功能恢复,慢性病、危重病患者解除机械通气后、肿瘤疾病及长期卧床等患者,均需进行科学的肺功能康复训练,肺功能的康复训练对进行性气流受限、严重呼吸困难而很少活动的肺通气功能受限者,可以减少病情反复加重,维持病情稳定,对改善其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有积极的作用,目前,外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是关键,尤其是外科开胸手术、全麻术后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情稳定后的呼吸训练不规范影响疗效,通过训练装置能够使患者进行吹气训练,强化肺功能,但是现有的训练装置使用时通常还需患者手动扶持气管进行吹起,导致患者使用较为不便以及灵活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肺功能康复用训练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训练装置使用时通常还需患者手动扶持气管进行吹起,导致患者使用较为不便以及灵活性较差的问题,达到能够便捷的进行使用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肺功能康复用训练装置,包括瓶体(1)、顶盖(2)、气管(3)、球囊(4)和吹嘴(5),所述瓶体(1)顶端与顶盖(2)螺纹连接,所述气管(3)外侧中部固定安装在顶盖(2),所述气管(3)底端依次穿过顶盖(2)和瓶体(1)后设置有球囊(4),并且气管(3)外壁顶端与吹嘴(5)过盈配合;/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6),所述瓶体(1)右侧中部通过强力胶与固定机构(6)进行粘接,所述固定机构(6)由套管(601)、底脚(602)、支杆(603)、底框(604)、顶框(605)、螺杆(606)、旋钮(607)、滑轨(608)和固定扣(609)组成,所述套管(601)左侧底部焊接有底脚(6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肺功能康复用训练装置,包括瓶体(1)、顶盖(2)、气管(3)、球囊(4)和吹嘴(5),所述瓶体(1)顶端与顶盖(2)螺纹连接,所述气管(3)外侧中部固定安装在顶盖(2),所述气管(3)底端依次穿过顶盖(2)和瓶体(1)后设置有球囊(4),并且气管(3)外壁顶端与吹嘴(5)过盈配合;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6),所述瓶体(1)右侧中部通过强力胶与固定机构(6)进行粘接,所述固定机构(6)由套管(601)、底脚(602)、支杆(603)、底框(604)、顶框(605)、螺杆(606)、旋钮(607)、滑轨(608)和固定扣(609)组成,所述套管(601)左侧底部焊接有底脚(602),所述支杆(603)沿套管(601)内壁进行滑动,所述底框(604)通过一体成型方式固定安装在支杆(603)顶端,所述顶框(605)后侧底端与底框(604)转动连接,所述螺杆(606)外壁与套管(601)螺纹连接,并且螺杆(606)左端固定安装有用于施力的旋钮(607),所述底框(604)和顶框(605)前端设置有上下对称的滑轨(608),所述固定扣(609)内壁通过滑轨(608)与底框(604)和顶框(605)滑动连接,所述底脚(602)左侧粘接固定在瓶体(1)上,所述底框(604)和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安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