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声乐教学用呼吸训练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管的顶部中央安装有第一导气管,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底部中央安装有挡板,且挡板的一侧安装有密封垫,挡板的顶部设置成弧形,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圆周顶部外壁安装有第二支撑管,且第二支撑管的圆周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顶部中央安装有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声乐教学用呼吸训练装置,通过在第二支撑管的顶部设置有干燥剂网板,在装置不使用时,可以由干燥剂网板对进入第二支撑管内的空气进行干燥处理,进而对透明塑料板内表面进行有效的干燥处理,以便下次使用时,保证透明塑料板的清晰度清晰,提高使用者的观察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声乐教学用呼吸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声乐教学
,尤其涉及一种声乐教学用呼吸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声乐,是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发出的悦耳的、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按音域的高低和音色的差异,可以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和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需要用到呼吸训练装置进行呼吸训练。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1045316.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解清洗的声乐呼吸训练装置,包括漏气测量装置、呼吸训练管、连接管和固定管,所述漏气测量装置左侧设有气囊,气囊右侧连接有第一通气管,第一通气管右侧设有第一内撑管,所述呼吸训练管内部设有玻璃管,玻璃管左侧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内部穿插有内撑杆,内撑杆右端设有活塞,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在进行呼吸训练的过程中,其带有刻度线的玻璃管是水平设置的,使用者在进行呼吸训练的过程中不能直观的观察到刻度值的变化,在呼吸结束后观察时,由于气压的变化,刻度值会存在误差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声乐教学用呼吸训练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声乐教学用呼吸训练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声乐教学用呼吸训练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管的顶部中央安装有第一导气管,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底部中央安装有挡板,且挡板的一侧安装有密封垫,挡板的顶部设置成弧形,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圆周顶部外壁安装有第二支撑管,且第二支撑管的圆周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顶部中央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支撑管的圆周顶部内壁安装有支撑网板,所述第二支撑管的圆周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一开口,且第一开口的内壁安装有透明塑料板,所述透明塑料板的外壁涂有刻度线,所述第一支撑管底部的两端均安装有握把。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管圆周一侧内壁安装有第二导气管,且第二导气管的一侧安装有吹气罩。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管的圆周顶部外壁安装有第二护盖,且第二护盖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的内壁安装有干燥剂网板。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圆周另一侧安装有第一护盖,且第一护盖的一侧中部开设有第三开口,第三开口的内壁安装有活性炭网板。优选的,所述吹气罩的一侧设置有环形护垫,且环形护垫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的一侧与吹气罩的内壁连接。优选的,所述环形护垫的圆周一侧外壁安装有环形橡胶垫,且环形橡胶垫的一侧与吹气罩的一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声乐教学用呼吸训练装置,通过设置有活塞板和第一弹簧,使用者在通过吹气罩向第一支撑管内吹气时,气流会带动挡板转动,使得挡板竖直设置,并由密封垫实现对第一支撑管一侧有效的密封,然后气流顶在活塞板上,通过观察活塞板的上升高度来实现呼吸的训练,将透明塑料板和活塞板竖直设置,使用者可以在吹气的同时,直观的观察活塞板的变化,提高了训练和记录的便捷性,吹气结束后,气流会向下移动,由于挡板的顶部设置有弧口,结合扭簧铰链的弹力效果,向下的气流会带动挡板复位,使得气流从吹气罩的反方向排出,避免气流回流至吹气罩而对使用者的脸部和眼部造成损伤,提高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声乐教学用呼吸训练装置,通过在第二支撑管的顶部设置有干燥剂网板,在装置不使用时,可以由干燥剂网板对进入第二支撑管内的空气进行干燥处理,进而对透明塑料板内表面进行有效的干燥处理,以便下次使用时,保证透明塑料板的清晰度清晰,提高使用者的观察效果。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声乐教学用呼吸训练装置,通过在第一支撑管的一侧设置有活性炭网板,可以由活性炭网板对排出空气的大分子颗粒进行吸收,避免细菌在排气处滋生,同时,第二支撑管和第一导气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第一护盖和第一支撑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第一导气管和第一支撑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可以便捷的实现对装置的拆装,进而提高了对装置内部清理的便捷性。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声乐教学用呼吸训练装置,实施例2中,通过在吹气罩内设置有弧形护垫、环形橡胶垫和第二弹簧,可以由环形护垫对使用者的嘴巴附近进行缓冲保护,避免长期使用后使用者的嘴巴附近留下印记,同时也能避免意外撞击对使用者嘴巴造成损伤,提高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声乐教学用呼吸训练装置的实施例1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声乐教学用呼吸训练装置的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声乐教学用呼吸训练装置的实施例2吹气罩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握把、2第一支撑管、3第一护盖、4第一导气管、5第二支撑管、6第二护盖、7干燥剂网板、8透明塑料板、9吹气罩、10第二导气管、11活性炭网板、12挡板、13密封垫、14活塞板、15支撑网板、16第一弹簧、17环形橡胶垫、18环形护垫、19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2,一种声乐教学用呼吸训练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管2,第一支撑管2的顶部中央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导气管4,第一支撑管2的底部中央内壁通过扭簧铰链连接有挡板12,且挡板12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密封垫13,挡板12的顶部设置成弧形,第一导气管4的圆周顶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支撑管5,且第二支撑管5的圆周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板14,活塞板14的顶部中央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弹簧16,第二支撑管5的圆周顶部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撑网板15,第二支撑管5的圆周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一开口,且第一开口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透明塑料板8,透明塑料板8的外壁涂有刻度线,第一支撑管2底部的两端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握把1。本技术中,第一支撑管2圆周一侧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导气管10,且第二导气管10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吹气罩9;第二支撑管5的圆周顶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护盖6,且第二护盖6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干燥剂网板7;第一支撑管2的圆周另一侧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护盖3,且第一护盖3的一侧中部外壁开设有第三开口,第三开口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活性炭网板11。实施例2参照图1-3,一种声乐教学用呼吸训练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吹气罩9一侧的环形护垫18,环形护垫18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弹簧19,两个第二弹簧19的一侧外壁均通过螺栓与吹气罩9的内壁连接,环形护垫18的圆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环形橡胶垫17,且环形橡胶垫17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与吹气罩9的一侧外壁连接,可以由环形护垫18对使用者的嘴巴附近进行缓冲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声乐教学用呼吸训练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管(2)的顶部中央安装有第一导气管(4),所述第一支撑管(2)的底部中央内壁安装有挡板(12),且挡板(12)的一侧安装有密封垫(13),挡板(12)的顶部设置成弧形,所述第一导气管(4)的圆周顶部外壁安装有第二支撑管(5),且第二支撑管(5)的圆周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板(14),所述活塞板(14)的顶部中央安装有第一弹簧(16),所述第二支撑管(5)的圆周顶部内壁安装有支撑网板(15),所述第二支撑管(5)的圆周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一开口,且第一开口的内壁安装有透明塑料板(8),所述透明塑料板(8)的外壁涂有刻度线,所述第一支撑管(2)底部的两端均安装有握把(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声乐教学用呼吸训练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管(2)的顶部中央安装有第一导气管(4),所述第一支撑管(2)的底部中央内壁安装有挡板(12),且挡板(12)的一侧安装有密封垫(13),挡板(12)的顶部设置成弧形,所述第一导气管(4)的圆周顶部外壁安装有第二支撑管(5),且第二支撑管(5)的圆周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板(14),所述活塞板(14)的顶部中央安装有第一弹簧(16),所述第二支撑管(5)的圆周顶部内壁安装有支撑网板(15),所述第二支撑管(5)的圆周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一开口,且第一开口的内壁安装有透明塑料板(8),所述透明塑料板(8)的外壁涂有刻度线,所述第一支撑管(2)底部的两端均安装有握把(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乐教学用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管(2)圆周一侧内壁安装有第二导气管(10),且第二导气管(10)的一侧安装有吹气罩(9)。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雪静,
申请(专利权)人:韩雪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