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呼吸护理肺功能康复训练器。所述呼吸护理肺功能康复训练器包括:瓶体,瓶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进气机构,进气机构与瓶体的进气口连通;呼吸阻力调节机构,呼吸阻力调节机构安装在瓶体内,且呼吸阻力调节机构主要由活塞板、弹簧、运动板、螺纹杆、侧板和旋钮组成,所述瓶体内滑动连接有匹配设置的活塞板,活塞板的下过设有运动板,运动板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弹簧与活塞板连接,且运动板的两端均通过侧板与瓶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瓶体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纹杆,螺纹杆贯穿运动板并与运动板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呼吸护理肺功能康复训练器能够对呼吸阻力进行调节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护理肺功能康复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康复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护理肺功能康复训练器。
技术介绍
肺部是管身体呼吸的一大器官,如果发生了肺部疾病,就会导致肺功能变差,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症状,在肺功能康复训练时,借助器材锻炼的效果较佳,且康复效果较快,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目前的呼吸护理肺功能康复训练器在使用时,其不能对呼吸阻力进行调节,从而不能根据患者康复阶段对呼吸阻力进行适当调节,影响患者的康复锻炼效果。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呼吸护理肺功能康复训练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呼吸阻力调节功能的呼吸护理肺功能康复训练器。本技术提供的呼吸护理肺功能康复训练器包括:瓶体,瓶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进气机构,进气机构与瓶体的进气口连通;呼吸阻力调节机构,呼吸阻力调节机构安装在瓶体内,呼吸阻力调节机构包括活塞板、弹簧、运动板、螺纹杆、侧板和旋钮,所述瓶体内滑动连接有匹配设置的活塞板,活塞板的底部设有运动板,运动板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弹簧与活塞板连接,且运动板的两端均通过侧板与瓶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瓶体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纹杆,螺纹杆贯穿运动板并与运动板螺纹连接,且螺纹杆位于瓶体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优选的,所述呼吸阻力调节机构还包括挡板,螺纹杆位于瓶体内部的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呼吸阻力调节机构还包括滑槽,瓶体相对的两个内壁均开设有滑槽,两个侧板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滑槽内。优选的,所述进气机构包括进气管、螺纹连接头、过滤结构、连接管和硅胶面罩,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瓶体上端的进气口连通,进气管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头螺纹密封连接过滤结构的一端,过滤结构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头连接螺纹密封连接管的一端,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硅胶面罩。优选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过滤盒、活性炭层和隔板,所述过滤盒的一端开口通过螺纹连接头与进气管螺纹密封连接,过滤盒的一端开口通过螺纹连接头与连接管螺纹密封连接,且过滤盒内固定连接有多个交错排列的隔板,相邻两个隔板之间均安装有活性炭层。优选的,所述运动板和活塞板上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和弹簧连接的连接耳。优选的,所述瓶体的上端面为锥形结构,且瓶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呼吸护理肺功能康复训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呼吸护理肺功能康复训练器,在使用时,通过转动旋钮使得运动板沿着螺纹杆转动,从而使得弹簧初始的压缩量进行调节,使得推动活塞板运动所需要的力进行调节,即对呼吸阻力进行调节;装置可以对呼吸阻力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根据康复的阶段对呼吸阻力进行调节,进而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训练,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且通过呼吸阻力可以调节,使得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身体情况的患者,减小装置使用的局限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呼吸护理肺功能康复训练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进气机构中过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瓶体,2、进气机构,21、进气管,22、螺纹连接头,23、过滤结构,231、过滤盒,232、活性炭层,233、隔板,24、连接管,25、硅胶面罩,3、呼吸阻力调节机构,31、活塞板,32、弹簧,33、滑槽,34、运动板,35、挡板,36、螺纹杆,37、侧板,38、旋钮,4、支撑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呼吸护理肺功能康复训练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的进气机构中过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呼吸护理肺功能康复训练器包括:瓶体1,瓶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4;进气机构2,进气机构2与瓶体1的进气口连通;呼吸阻力调节机构3,呼吸阻力调节机构3安装在瓶体1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呼吸阻力调节机构3包括活塞板31、弹簧32、运动板34、螺纹杆36、侧板37和旋钮38,所述瓶体1内滑动连接有匹配设置的活塞板31,活塞板31的底部设有运动板34,运动板34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弹簧32与活塞板31连接,且运动板34的两端均通过侧板37与瓶体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瓶体1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纹杆36,螺纹杆36贯穿运动板34并与运动板34螺纹连接,且螺纹杆36位于瓶体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38。弹簧32在不受外力时,处于压缩状态,使得活塞板31与瓶体1的顶部挤压接触;患者通过进气机构2向瓶体1内吹气,使得活塞板31运动,且在弹簧32的作用下,使得活塞板31可以复位,从而对患者进行肺功能的康复训练。螺纹杆36位于瓶体1内部的一端与活塞板31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保证螺纹杆36不会对活塞板31的运动造成影响即可),通过转动旋钮38使得运动板34沿着螺纹杆36转动,从而使得弹簧32初始的压缩量进行调节,使得推动活塞板31运动所需要的力进行调节,即对呼吸阻力进行调节;装置可以对呼吸阻力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根据康复的阶段对呼吸阻力进行调节,进而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训练,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且通过呼吸阻力可以调节,使得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身体情况的患者,减小装置使用的局限性。参考图1所示,所述呼吸阻力调节机构3还包括挡板35,螺纹杆36位于瓶体1内部的一端与挡板35固定连接。通过挡板35可以避免运动板34从螺纹杆36上滑脱,从而提高装置使用的可靠性。参考图1所示,所述呼吸阻力调节机构3还包括滑槽33,瓶体1相对的两个内壁均开设有滑槽33,两个侧板37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滑槽33内。滑槽33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侧板37的运动板34的运动更加平稳。参考图1所示,所述进气机构2包括进气管21、螺纹连接头22、过滤结构23、连接管24和硅胶面罩25,所述进气管21的一端与瓶体1上端的进气口连通,进气管21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头22螺纹密封连接过滤结构23的一端,过滤结构23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头22连接螺纹密封连接管24的一端,连接管24的另一端连接有硅胶面罩25。硅胶面罩25与患者的口部贴合,然后患者吹气,气体依次通过连接管24、过滤结构23和进气管21进入到瓶体1内,且过滤结构23的两端均通过螺纹连接头22与对应的组件连接,使得过滤结构23可以单独拆下,从而有利于对过滤结构23的更换,且通过过滤结构23可以对患者呼出的气体进行过滤和净化,保证气流清新,增加训练效果且加速病人的康复。参考图2所示,所述过滤结构23包括过滤盒231、活性炭层232和隔板233,所述过滤盒231的一端开口通过螺纹连接头22与进气管21螺纹密封连接,过滤盒231的一端开口通过螺纹连接头22与连接管24螺纹密封连接,且过滤盒231内固定连接有多个交错排列的隔板233,相邻两个隔板233之间均安装有活性炭层232。患者呼出的气体通过连接管24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护理肺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瓶体(1),瓶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4);/n进气机构(2),进气机构(2)与瓶体(1)的进气口连通;/n呼吸阻力调节机构(3),呼吸阻力调节机构(3)安装在瓶体(1)内,呼吸阻力调节机构(3)包括活塞板(31)、弹簧(32)、运动板(34)、螺纹杆(36)、侧板(37)和旋钮(38),所述瓶体(1)内滑动连接有匹配设置的活塞板(31),活塞板(31)的底部设有运动板(34),运动板(34)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弹簧(32)与活塞板(31)连接,且运动板(34)的两端均通过侧板(37)与瓶体(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瓶体(1)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纹杆(36),螺纹杆(36)贯穿运动板(34)并与运动板(34)螺纹连接,且螺纹杆(36)位于瓶体(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3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护理肺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瓶体(1),瓶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4);
进气机构(2),进气机构(2)与瓶体(1)的进气口连通;
呼吸阻力调节机构(3),呼吸阻力调节机构(3)安装在瓶体(1)内,呼吸阻力调节机构(3)包括活塞板(31)、弹簧(32)、运动板(34)、螺纹杆(36)、侧板(37)和旋钮(38),所述瓶体(1)内滑动连接有匹配设置的活塞板(31),活塞板(31)的底部设有运动板(34),运动板(34)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弹簧(32)与活塞板(31)连接,且运动板(34)的两端均通过侧板(37)与瓶体(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瓶体(1)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纹杆(36),螺纹杆(36)贯穿运动板(34)并与运动板(34)螺纹连接,且螺纹杆(36)位于瓶体(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护理肺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阻力调节机构(3)还包括挡板(35),螺纹杆(36)位于瓶体(1)内部的一端与挡板(3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护理肺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阻力调节机构(3)还包括滑槽(33),瓶体(1)相对的两个内壁均开设有滑槽(33),两个侧板(37)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滑槽(33)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默涵,蒲红霞,常莉,任啟勤,
申请(专利权)人:赵默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