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电容耦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138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电容耦合结构,包括腔体;盖板,还包括隔离壁,设置在腔体内,且腔体通过隔离壁分隔为多个谐振腔;谐振杆,设置在谐振腔内;槽孔,开设在隔离壁上电容耦合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调节式电容耦合结构,调节腔体底部的调节螺杆旋入调谐腔的长度,调节电容耦合组件与电容耦合调谐螺杆的距离,调节隔离壁的高度,结合调谐螺栓旋入电容耦合谐振器工字型槽的深度,实现电容耦合强度微调和粗调的功能,提高电容耦合强度调节的范围,避免拆卸盖板进行调试,从而降低了滤波器整机的调试难度,降低了调试时间,通过介质螺杆与槽孔相配合,实现对电容耦合铜片的装配,连接可靠性高,使用方便。

An adjustable capacitive coupl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式电容耦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式电容耦合结构,属于无线通信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频率资源越来越紧张,对滤波器的损耗及带外抑制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滤波器都是在通带5MHz、3MHz、2MHz甚至1.5MHz外有较高的近端抑制要求,进而需要多个传输零点才能满足。当这些传输零点在通带低端时,我们一般是通过电容耦合结构来实现。目前,哑铃状、探针结构的电容耦合结构由于具有制造容易及加工方便的特点,在滤波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当滤波器的多个零点在通带低端且靠近通带时,电容耦合结构的尺寸对零点强弱很敏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加工的公差和人为装配的误差,往往使得电容耦合结构与谐振杆的间距难免会有偏差,最终导致电容耦合结构的强弱较难控制。由于电容耦合结构尺寸的偏差,给滤波器的批量生产带来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当滤波器的性能指标能满足要求时,由于指标临界,增加了滤波器整机的调试难度,从而延长了其调试时间,最终增加了其人工成本;当滤波器的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或减弱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式电容耦合结构,包括/n腔体(1);/n盖板(2),可拆卸连接在腔体(1)的顶部;/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隔离壁(3),设置在腔体(1)内,且腔体(1)通过隔离壁(3)分隔为多个谐振腔;/n谐振杆(4),设置在谐振腔内,且固定连接在腔体(1)的底部内壁;/n槽孔(5),开设在隔离壁(3)上/n电容耦合组件(6):包括电容耦合铜片(61)、电容支撑件(62)与介质螺杆(63),所述介质螺杆(63)连接在槽孔(5)内,所述电容耦合铜片(61)与电容支撑件(62)上均开设有与介质螺杆(63)相配合的开槽,所述电容耦合铜片(61)与电容支撑件(62)均通过介质螺杆(63)连接在隔离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电容耦合结构,包括
腔体(1);
盖板(2),可拆卸连接在腔体(1)的顶部;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离壁(3),设置在腔体(1)内,且腔体(1)通过隔离壁(3)分隔为多个谐振腔;
谐振杆(4),设置在谐振腔内,且固定连接在腔体(1)的底部内壁;
槽孔(5),开设在隔离壁(3)上
电容耦合组件(6):包括电容耦合铜片(61)、电容支撑件(62)与介质螺杆(63),所述介质螺杆(63)连接在槽孔(5)内,所述电容耦合铜片(61)与电容支撑件(62)上均开设有与介质螺杆(63)相配合的开槽,所述电容耦合铜片(61)与电容支撑件(62)均通过介质螺杆(63)连接在隔离壁(3)顶部,所述电容耦合铜片(6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需要耦合的两个谐振腔内;
电容耦合谐振器(7),电容耦合谐振器(7)上开设有工字型槽(8),电容耦合谐振器(7)通过穿过工字型槽(8)的介质螺杆(63)连接在电容耦合铜片(61)的中顶部;
调谐螺杆(9),设置在需要电容耦合的谐振腔内并连接在盖板(2)上,且置于电容耦合谐振器(7)上开设的工字型槽(8)槽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电容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的外侧壁还连接有输入端口耦合铜片(10)和输出端口耦合铜片(1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作毅梁文超汪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诺泰信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