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世忠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护颈保健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790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护颈保健枕,包括U型枕和头部调整组件,所述头部调整组件包括遮挡布、耳蜗通道、气囊一、充排软管一、气门嘴一、布套、气囊二、充排软管二、气门嘴二、气门嘴三、充排软管三以及气囊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可让使用者无论是仰卧还是侧卧时,都能保持头颈直立位,使睡眠过程中颈部肌肉放松,避免熟睡中因睡姿改变引起的颈肩部肌肉牵拉不平衡而导致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护颈保健枕
本技术是一种多功能护颈保健枕,属于生活用品领域。
技术介绍
护颈枕,大都为U型结构,是根据颈部工学设计,材料为采用热感的慢回弹材料,提供头颈最平均、柔和及真实的支撑,可提供人体头部、颈部的自然舒展状态,不阻碍血液循环,避免因小睡引起之颈部及肩部疼痛,多种用途,健康舒适,对颈椎疾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目前,护颈枕一般佩戴在颈部,人体在侧卧和平躺时均不能调整头部的高度,容易损伤脊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护颈保健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护颈保健枕,包括U型枕和头部调整组件,所述头部调整组件包括遮挡布、耳蜗通道、气囊一、充排软管一、气门嘴一、布套、气囊二、充排软管二、气门嘴二、气门嘴三、充排软管三以及气囊三。进一步地,在所述头部调整组件中,所述耳蜗通道设置在U型枕内表面后侧中部位置,所述U型枕外表面前后两侧均安装至少三组气囊一,且U型枕外表面前后两侧均缝制遮挡布,所述气囊一通过胶水与U型枕相粘贴,所述遮挡布与U型枕之间设有充排软管一,所述气囊一通过连接软管一与充排软管一相连接,所述充排软管一另一端延伸至遮挡布外侧并安装气门嘴一,所述布套缝制在U型枕内表面左侧中部位置,且布套内表面左侧上部位置安装至少三组气囊二,所述布套内设有充排软管二,所述气囊二通过连接软管二与充排软管二相连接,且气囊二通过胶水与布套相互粘贴,所述充排软管二下端延伸至布套外侧并安装气门嘴二,所述气囊三通过胶水粘贴在布套内表面左侧下部位置,且气囊三外表面安装充排软管三,所述充排软管三下端延伸至布套外侧且安装气门嘴三。进一步地,在所述头部调整组件中,还包括盒体、微型气泵、干电池以及控制开关,所述盒体镶嵌在U型枕内,所述干电池安装在盒体内部后侧,所述微型气泵安装在盒体内部前侧,所述控制开关通过导线分别与干电池和微型气泵电性连接,所述气囊一通过充气软管一与微型气泵相连接,所述气囊二通过充气软管二与微型气泵相连接,所述气囊三通过充气软管三与微型气泵相连接,将U型枕佩戴在头部,使耳朵处于耳蜗通道处,进而在侧卧过程中,防止耳朵受到挤压,在侧卧过程中头部的高度低于肩部处的高度时,闭合控制开关,进而微型气泵向气囊一内充气,反之,当头部高度高于肩部的高度时,打开气门嘴一排出气囊一内的空气,最终实现调整头部高度的目的,使人体肩部两侧的高度相同,在U型枕佩戴在头部时,使布套处于颈部下侧,且使气囊三处于头部正下方,当头部的高度较低时,利用微型气泵向气囊二和气囊三内充气,从而达到调整头部高度的作用,起到调整颈椎到头部的过度高度,当气囊二和气囊三内的气体较多时,打开气门嘴二和气门嘴三分别排出气囊二和气囊三内的气体,便于根据需要调整气囊二和气囊三的大小。进一步地,在所述头部调整组件中,还包括布袋和磁石,所述布套内表面右侧等距缝制多组布袋,所述磁石设置在布袋内,当U型枕佩戴在头部时,使布套处于颈部下侧,进而磁石在颈部周围形成磁场,达到理疗保健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耳蜗通道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耳蜗通道分别设置在U型枕内表面前后两侧中部位置,通过在U型枕内设置两组耳蜗通道,在佩戴U型枕时避免双耳受到挤压。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左端面安装盒盖,所述盒盖左端面均匀开设多组进气孔,在启动微型气泵时,外界空气通过盒盖上的进气孔流入盒体内,实现空气的流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向气囊一、气囊二以及气囊三内充气或放气,实现U型枕各侧厚度的任意调整,加之U型环绕结构,可让使用者无论是仰卧还是侧卧时,都能保持头颈直立位,使睡眠过程中颈部肌肉放松,避免熟睡中因睡姿改变引起的颈肩部肌肉牵拉不平衡而导致不适。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护颈保健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护颈保健枕中气囊一与U型枕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护颈保健枕中气囊二和气囊三与布套的装配示意图;图中:1-U型枕、2-遮挡布、3-耳蜗通道、4-布套、5-盒体、6-微型气泵、7-干电池、8-充气软管一、9-气囊一、10-充排软管一、11-气门嘴一、12-气囊二、13-充排软管二、14-气门嘴二、15-气门嘴三、16-充排软管三、17-气囊三、18-布袋、19-磁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护颈保健枕,包括U型枕1和头部调整组件,头部调整组件包括遮挡布2、耳蜗通道3、气囊一9、充排软管一10、气门嘴一11、布套4、气囊二12、充排软管二13、气门嘴二14、气门嘴三15、充排软管三16以及气囊三17。在头部调整组件中,耳蜗通道3设置在U型枕1内表面后侧中部位置,U型枕1外表面前后两侧均安装至少三组气囊一9,且U型枕1外表面前后两侧均缝制遮挡布2,气囊一9通过胶水与U型枕1相粘贴,遮挡布2与U型枕1之间设有充排软管一10,气囊一9通过连接软管一与充排软管一10相连接,充排软管一10另一端延伸至遮挡布2外侧并安装气门嘴一11,布套4缝制在U型枕1内表面左侧中部位置,且布套4内表面左侧上部位置安装至少三组气囊二12,布套4内设有充排软管二13,气囊二12通过连接软管二与充排软管二13相连接,且气囊二12通过胶水与布套4相互粘贴,充排软管二13下端延伸至布套4外侧并安装气门嘴二14,气囊三17通过胶水粘贴在布套4内表面左侧下部位置,且气囊三17外表面安装充排软管三16,充排软管三16下端延伸至布套4外侧且安装气门嘴三15。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头部调整组件中,还包括盒体5、微型气泵6、干电池7以及控制开关,盒体5镶嵌在U型枕1内,干电池7安装在盒体5内部后侧,微型气泵6安装在盒体5内部前侧,控制开关通过导线分别与干电池7和微型气泵6电性连接,气囊一9通过充气软管一8与微型气泵6相连接,气囊二12通过充气软管二与微型气泵6相连接,气囊三17通过充气软管三与微型气泵6相连接,将U型枕1佩戴在头部,使耳朵处于耳蜗通道3处,进而在侧卧过程中,防止耳朵受到挤压,在侧卧过程中头部的高度低于肩部处的高度时,闭合控制开关,进而微型气泵6工作将外界空气通过充气软管一8输送至至少三组气囊一9内,进而气囊一9体积增大,反之,当头部高度高于肩部的高度时,打开气门嘴一11排出气囊一9内的空气,最终实现调整头部高度的目的,使人体肩部两侧的高度相同,在U型枕1佩戴在头部时,使布套4处于颈部下侧,且使气囊三17处于头部正下方,当头部的高度较低时,利用微型气泵6向气囊二12和气囊三17内充气,从而达到调整头部高度的作用,起到调整颈椎到头部的过度高度,当气囊二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护颈保健枕,包括U型枕和头部调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调整组件包括遮挡布、耳蜗通道、气囊一、充排软管一、气门嘴一、布套、气囊二、充排软管二、气门嘴二、气门嘴三、充排软管三以及气囊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护颈保健枕,包括U型枕和头部调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调整组件包括遮挡布、耳蜗通道、气囊一、充排软管一、气门嘴一、布套、气囊二、充排软管二、气门嘴二、气门嘴三、充排软管三以及气囊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护颈保健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头部调整组件中,所述耳蜗通道设置在U型枕内表面后侧中部位置,所述U型枕外表面前后两侧均安装至少三组气囊一,且U型枕外表面前后两侧均缝制遮挡布,所述气囊一通过胶水与U型枕相粘贴,所述遮挡布与U型枕之间设有充排软管一,所述气囊一通过连接软管一与充排软管一相连接,所述充排软管一另一端延伸至遮挡布外侧并安装气门嘴一,所述布套缝制在U型枕内表面左侧中部位置,且布套内表面左侧上部位置安装至少三组气囊二,所述布套内设有充排软管二,所述气囊二通过连接软管二与充排软管二相连接,且气囊二通过胶水与布套相互粘贴,所述充排软管二下端延伸至布套外侧并安装气门嘴二,所述气囊三通过胶水粘贴在布套内表面左侧下部位置,且气囊三外表面安装充排软管三,所述充排软管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忠
申请(专利权)人:陈世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