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自动疏水回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351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疏水回收技术领域的一种无动力自动疏水回收器,包括除氧器、轴封加热器、水箱、浮球阀、凝汽器和热井,除氧器的排气口固定连接有一号输送管,一号输送管与乏汽回收装置的进气口固定连接,乏汽回收装置的出气口与二号输送管固定连接,二号输送管的另一端与轴封加热器的进气口固定连接,轴封加热器的疏水口与U型水封连接,U型水封的另一端与水箱的入水口连接,水箱的底部设有浮球阀,浮球阀的出水口贯穿水箱的侧壁与疏水回收管连接,疏水回收管的另一端连接至凝汽器的汽侧,凝汽器的底部出水口与热井连接,本装置可实现对除氧器产生的蒸汽和热量的回收利用,并实现无动力回收疏水。

A kind of no power automatic drain recove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动力自动疏水回收器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动力自动疏水回收器,具体为疏水回收

技术介绍
火力发电厂使用热力除氧法排除水中氧气,这种除氧方法不仅能够去除水中的氧气,也能够排除水中包含的其它可溶性气体。热力除氧法所需要使用到的设备是除氧器。除氧器将汽水混合物加热至饱和,氧气分压比水中包含的氧气分压小,水中的氧气才能在除氧器的作用下被有效的排除,氧气被分离出来。空气随水蒸汽由排气口排到系统外。当除氧器的排气口被最大化的打开后,汽气混合物的排出量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设备内气体的流动速度也会得到提升,这对排除水中的氧气和其它可溶性的气体有很大的帮助。但除氧器排气口打开过大,也会造成蒸汽和热量的流失和浪费,而且现有的疏水回收装置大多用电动泵机作为动力,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动力自动疏水回收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除氧器排气口打开过大,也会造成蒸汽和热量的流失和浪费,而且现有的疏水回收装置大多用电动泵机作为动力,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动力自动疏水回收器,包括除氧器、轴封加热器、水箱、浮球阀、凝汽器和热井,所述除氧器的排气口固定连接有一号输送管,所述一号输送管与乏汽回收装置的进气口固定连接,所述乏汽回收装置的出气口与二号输送管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输送管的另一端与轴封加热器的进气口固定连接,所述轴封加热器的疏水口与U型水封连接,所述U型水封的另一端与水箱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浮球阀,所述浮球阀的出水口贯穿水箱的侧壁与疏水回收管连接,所述疏水回收管的另一端连接至凝汽器的汽侧,所述凝汽器的底部出水口与热井连接。优选的,所述轴封加热器的侧壁开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内腔卡接有U型凝结水管道,所述U型凝结水管道的入水侧与热井连接,所述U型凝结水管道的出水侧与低压加热器连接。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底部开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的内腔设有截止阀。优选的,所述U型水封的上部侧壁开有排水管道,所述U型水封位于排水管道下方的内腔设有阀门A,所述出水管与地沟连接,所述出水口的内腔设有阀门B。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设置凝汽器、一号输送管、乏汽回收装置、二号输送管、轴封加热器、U型凝结水管道和水箱,凝汽器将排出的蒸汽通过一号输送管输送至乏汽回收装置,蒸汽在乏汽回收装置中降低一定温度并将不凝气体如氧气分离出去后经二号输送管输送至轴封加热器,轴封加热器的出水口和入水口的内腔卡接有U型凝结水管道,热井中的凝结水经U型凝结水管道的入水侧注入,进入轴封加热器内部,隔着U型凝结水管道的管道壁与进入轴封加热器中的蒸汽进行热交换,使凝结水被加热,并经U型凝结水管道的出水侧输送往低压加热器,同时蒸汽的热量交换给被凝结水后自身被凝结成水,经轴封加热器的疏水口流至U型水封,最后流进水箱,使凝汽器的蒸汽和热量得到有效回收和利用。2)本装置设置水箱、浮球阀、输水回收管、凝汽器、热井,疏水排入水箱后,水箱液位升高,在浮力作用下浮球阀的浮球升高,开启浮球阀,水箱中的疏水在凝汽器真空作用下经输水回收管抽至凝汽器,并流至热井再次利用,随着水箱中的液位降低,水箱底部的浮球阀关闭,从而保持凝汽器的真空,使水箱中的输水实现无动力回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动输水回收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自动输水回收器轴封加热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00除氧器、210一号输送管、220二号输送管、300乏汽回收装置、400轴封加热器、410进水口、420出水口、430U型凝结水管道、500U型水封、510排水管道、520阀门A、530阀门B、600水箱、610浮球阀、620输水回收管、630排污口、631截止阀、700凝汽器、800热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无动力自动疏水回收器,请参阅图1和图2,包括除氧器100、轴封加热器400、水箱600、浮球阀610、凝汽器700和热井800;请参阅图1,除氧器100的排气口固定连接有一号输送管210,一号输送管210与乏汽回收装置300的进气口固定连接,乏汽回收装置300用于将不凝气体如氧气从蒸汽中分离并排出,同时适当降低蒸汽的温度,乏汽回收装置300的出气口与二号输送管220固定连接;请参阅图1和图2,二号输送管220的另一端与轴封加热器400的进气口固定连接,轴封加热器400的疏水口与U型水封500连接,U型水封500用于保持轴封加热器400内部的真空,保证其工作的稳定性,U型水封500的另一端与水箱600的入水口连接,水箱600对疏水进行扩容和集中,水箱600的底部设有浮球阀610,浮球阀610的出水口贯穿水箱600的侧壁与疏水回收管620连接,疏水回收管620的另一端连接至凝汽器700的汽侧,凝汽器700的底部出水口与热井800连接,疏水经输水回收管620回收至凝汽器700,并最终流入热井800;在具体使用时,本
人员需将乏汽回收装置300打开,除氧器100排出的蒸汽经一号输送管210排入乏汽回收装置300,蒸汽在乏汽回收装置300中降低一定温度并将不凝气体如氧气分离出去后经二号输送管220输送至轴封加热器400,蒸汽在轴封加热器400中对U型凝结水管道中的凝结水进行加热,通过交换热量使自身凝结,所产生的的输水经疏水口排入U型水封500,并最终排入水箱600,疏水排入水箱600后,水箱600液位升高,在浮力作用下浮球阀610的浮球升高,开启浮球阀610,水箱600中的疏水在凝汽器700的真空作用下经输水回收管620抽至凝汽器700,并流至热井800再次利用,随着水箱600中的液位降低,水箱600底部的浮球阀610关闭,从而保持凝汽器700的真空,使水箱600中的输水实现无动力回收;请参阅图2,轴封加热器400的侧壁开有进水口410和出水口420,进水口410和出水口420的内腔卡接有U型凝结水管道430,所述U型凝结水管道430的入水侧与热井800连接,U型凝结水管道430将热井中的凝结水输送出去并重新利用,所述U型凝结水管道430的出水侧与低压加热器连接;请参阅图1,水箱600的底部开有排污口630,所述排污口630的内腔设有截止阀631,打开截止阀631,水箱600可通过排污口630进行排污;请参阅图2,U型水封500的上部侧壁开有排水管道510,U型水封500位于排水管道510下方的内腔设有阀门A520,排水管道510与地沟连接,出水口的内腔设有阀门B530,因不是所有的疏水都可利用,所以有一部分疏水需要排出,当需要排出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动力自动疏水回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氧器(100)、轴封加热器(400)、水箱(600)、浮球阀(610)、凝汽器(700)和热井(800),所述除氧器(100)的排气口固定连接有一号输送管(210),所述一号输送管(210)与乏汽回收装置(300)的进气口固定连接,所述乏汽回收装置(300)的出气口与二号输送管(220)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输送管(220)的另一端与轴封加热器(400)的进气口固定连接,所述轴封加热器(400)的疏水口与U型水封(500)连接,所述U型水封(500)的另一端与水箱(600)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水箱(600)的底部设有浮球阀(610),所述浮球阀(610)的出水口贯穿水箱(600)的侧壁与疏水回收管(620)连接,所述疏水回收管(620)的另一端连接至凝汽器(700)的汽侧,所述凝汽器(700)的底部出水口与热井(800)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动力自动疏水回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氧器(100)、轴封加热器(400)、水箱(600)、浮球阀(610)、凝汽器(700)和热井(800),所述除氧器(100)的排气口固定连接有一号输送管(210),所述一号输送管(210)与乏汽回收装置(300)的进气口固定连接,所述乏汽回收装置(300)的出气口与二号输送管(220)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输送管(220)的另一端与轴封加热器(400)的进气口固定连接,所述轴封加热器(400)的疏水口与U型水封(500)连接,所述U型水封(500)的另一端与水箱(600)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水箱(600)的底部设有浮球阀(610),所述浮球阀(610)的出水口贯穿水箱(600)的侧壁与疏水回收管(620)连接,所述疏水回收管(620)的另一端连接至凝汽器(700)的汽侧,所述凝汽器(700)的底部出水口与热井(800)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武际文刘兆海刘振波钟声
申请(专利权)人: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