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脸部识别进行解锁的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899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脸部识别进行解锁的手机,包括脸部识别模块,用于用户操作手机时提示扫描获取用户脸部图像的提示信息,并通过所述前置摄像头扫描人脸后与所述加密数据存储芯片内存储的人脸数据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发送到用户信息模块;用户信息模块,用于连接所述脸部识别模块以针对比较结果确认用户是否为认证用户,如果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与手机中存储的脸部图像一样,则手机解锁并进入用户操作界面状态;如果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与手机中存储的脸部图像不一致,则手机的用户界面切换到用户预先设定状态;以及数据安全模块,用于在多次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与手机中存储的脸部图像不一致时,对手机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并向预设的处理中心发送报警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脸部识别进行解锁的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股票
,具体说是涉及基于脸部识别进行解锁的手机。
技术介绍
随着芯片处理能力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以智能手机作为移动计算设备。现有的智能手机的处理能力已经可以媲美计算机,且又能随身携带,已经广泛的融入并改变了大众的生活、工作和娱乐。正是由于现有的智能手机具有这些优势,越来越多的用户已经习惯于用智能手机来对数据进行处理和保存。但是同时,智能手机也很容易丢失,也对用户数据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手机的安全性极差,对存储的数据没有特别的处理,在网络攻击或者智能手机丢失情况下会轻易造成用户隐私资料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脸部识别进行解锁的手机,除了解锁外,还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脸部识别进行解锁的手机,包括有:脸部识别模块,用于当用户操作手机时,提示扫描获取用户脸部图像的提示信息,并通过所述前置摄像头扫描人脸后与所述加密数据存储芯片内存储的人脸数据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发送到用户信息模块;用户信息模块,用于连接所述脸部识别模块以针对比较结果确认用户是否为认证用户,如果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与手机中存储的脸部图像一样,则手机解锁并进入用户操作界面状态;以及如果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与手机中存储的脸部图像不一致,则手机的用户界面切换到用户预先设定状态;以及数据安全模块,用于在多次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与手机中存储的脸部图像不一致时,对手机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并向预设的处理中心发送报警信息。优选地,当用户操作手机时,所述脸部识别模块间隔预定时间获取一次用户脸部图像,并将所述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与手机中存储的脸部图像进行比对。优选地,当连续预定次数的脸部图像比对均不一致时,所述手机的用户界面切换到用户预先设定状态。优选地,所述用户预先设定状态为锁定状态、黑屏状态或报警状态中的任一种。优选地,还包括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连接所述脸部识别模块,并连接所述用户识别模块,以在接收到开机指令时通过所述脸部识别模块进行用户认证,并根据所述用户识别模块的比较结果控制手机是否进行加电启动。优选地,还包括有数据自毁模块,所述数据自毁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安全模块以在所述数据安全模块发出报警信息时删除加密的数据信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脸部识别进行解锁的手机,其不仅可通过脸部识别来实现解锁,还可以检测到除用户以外的其他人时,并且当手机处于高危或不可控的环境时,可以利用手机通过远程控制中心发出加密指令,对手机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并报警迅,有效的保护了用户的隐私,保证了用户的操作的私密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基于脸部识别进行解锁的手机,包括有:脸部识别模块,用于当用户操作手机时,提示扫描获取用户脸部图像的提示信息,并通过所述前置摄像头扫描人脸后与所述加密数据存储芯片内存储的人脸数据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发送到用户信息模块;用户信息模块,用于连接所述脸部识别模块以针对比较结果确认用户是否为认证用户,如果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与手机中存储的脸部图像一样,则手机解锁并进入用户操作界面状态;以及如果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与手机中存储的脸部图像不一致,则手机的用户界面切换到用户预先设定状态;以及数据安全模块,用于在多次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与手机中存储的脸部图像不一致时,对手机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并向预设的处理中心发送报警信息。所述脸部识别模块用于在所述触摸屏显示提示扫描的提示信息,并通过所述前置摄像头扫描人脸后与所述加密数据存储芯片内存储的人脸数据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发送到所述用户识别模块。这样可以通过脸部识别技术来增强智能手机的安全性。所述数据安全模块用于对加密数据存储芯片中存储的不同用户的隐私数据采用不同的密钥进行加密。这样可以确保授权用户之间的信息也是相互独立和保密的,任何授权用户都只能读取自己的隐私数据。所述用户识别模块连接所述指纹认证模块和脸部识别模块以针对所述比较结果确认用户是否为认证用户,如果是则确定该用户对应的用户ID,如果否则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芯片向预设的处理中心发送报警信息;且所述用户识别模块还连接所述数据安全模块以获取该用户ID对应的密钥,并根据所述密钥对所述加密数据存储芯片内存储的该用户的隐私数据进行解密。所述数据自毁模块连接所述数据传输芯片以接收所述预设的处理中心发送的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删除所述加密数据存储芯片内存储的所述用户的隐私数据。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自毁模块还连接所述用户识别模块以在所述用户识别模块发出报警信息时删除所述加密数据存储芯片内存储的所述用户的隐私数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数据自毁模块可以工作在主动模式下和被动模式下:在主动模式下,可以从预设的处理中心接收指令来删除所述加密数据存储芯片内存储的所述用户的隐私数据;在被动模式下,可以在指纹和/或人脸认证失败时,或是感知到外壳被撬开时,删除所述加密数据存储芯片内存储的所述用户的隐私数据。其中所述数据传输芯片包括3G无线数据/语音传输子芯片以传输数据和语音,并在所述定位芯片不可用时利用基站进行定位;且所述数据传输芯片还包括语音加密子芯片以对所述3G无线数据/语音传输子芯片传输的语音进行加密,并对3G无线数据/语音传输子芯片接收到的语音进行解密。这样可以确保该智能手机传输的语音数据的安全性,并能够在定位芯片无法使用时通过基站进行定位,方便公安部门找回该智能手机。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屏幕控制模块,所述屏幕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脸部识别模块以接收比较结果,并当所述智能手机在启动状态下时通过所述脸部识别模块对使用者进行实时认证,并在认证失败或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人脸扫描数据时将所述智能手机锁定。进一步的,在认证失败时,所述屏幕控制模块还用于在认证失败时记录使用者的人脸扫描数据并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芯片将所述人脸扫描数据发送到预设的处理中心。即:在屏幕处于锁定状态时,需要进行脸部识别才能够解锁屏幕。同时,在屏幕处于非锁定状态时,该屏幕控制模块实时捕捉人脸,在检测不到授权用户的人脸或是检测到的人脸为非授权用户时,立即锁定屏幕,防止数据被窃取。为了防止未经授权用户通过拆卸智能手机的方式窃取数据,可以在所述外壳内表面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连接所述屏幕控制模块以在外壳被破坏时通过所述数据屏幕控制模块将使用者的人脸扫描数据和报警信息发送到预设的处理中心。这样可以防止他人拆卸智能手机,并能在感知到有人拆卸时将拆卸者的人脸扫描数据发送到预设的处理中心。其中,所述内置主板上还包括用于存储非隐私数据的普通数据存储芯片。由于智能手机会存储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并不重要的数据,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脸部识别进行解锁的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脸部识别模块,用于当用户操作手机时,提示扫描获取用户脸部图像的提示信息,并通过所述前置摄像头扫描人脸后与所述加密数据存储芯片内存储的人脸数据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发送到用户信息模块;/n用户信息模块,用于连接所述脸部识别模块以针对比较结果确认用户是否为认证用户,如果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与手机中存储的脸部图像一样,则手机解锁并进入用户操作界面状态;如果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与手机中存储的脸部图像不一致,则手机的用户界面切换到用户预先设定状态;以及/n数据安全模块,用于在多次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与手机中存储的脸部图像不一致时,对手机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并向预设的处理中心发送报警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脸部识别进行解锁的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脸部识别模块,用于当用户操作手机时,提示扫描获取用户脸部图像的提示信息,并通过所述前置摄像头扫描人脸后与所述加密数据存储芯片内存储的人脸数据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发送到用户信息模块;
用户信息模块,用于连接所述脸部识别模块以针对比较结果确认用户是否为认证用户,如果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与手机中存储的脸部图像一样,则手机解锁并进入用户操作界面状态;如果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与手机中存储的脸部图像不一致,则手机的用户界面切换到用户预先设定状态;以及
数据安全模块,用于在多次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与手机中存储的脸部图像不一致时,对手机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并向预设的处理中心发送报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脸部识别进行解锁的手机,其特征在于,当用户操作手机时,所述脸部识别模块间隔预定时间获取一次用户脸部图像,并将所述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与手机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翼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