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免用钉塑料建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891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免用钉塑料建筑模板,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第一塑料建筑模板和第二塑料建筑模板,第一塑料建筑模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插接块,第一塑料建筑模板的另一端开设有插接槽,插接块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插接槽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连接槽,插接块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插接槽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连接槽,第一连接块包括第一卡合块,第一卡合块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二连接块和第二连接槽的结合使用,能够使第一塑料建筑模板和第二塑料建筑模板紧紧的卡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在不使用钉的情况下完成第一塑料建筑模板与第二塑料建筑模板之间的连接。

A high strength nail free plastic building form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免用钉塑料建筑模板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度免用钉塑料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塑料建筑模板是一种节能型和绿色环保产品,是继木模板、组合钢模板、竹木胶合模板、全钢大模板之后又一新型换代产品,能完全取代传统的钢模板、木模板和方木,节能环保,摊销成本低。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塑料建筑模板之间的连接大多是使用钉进行连接,但是使用钉进行连接存在拆卸不方便而且浪费钉的使用量,因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高强度免用钉塑料建筑模板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免用钉塑料建筑模板,通过第二连接块和第二连接槽的结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塑料建筑模板难以拆卸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高强度免用钉塑料建筑模板,包括第一塑料建筑模板和第二塑料建筑模板;所述第一塑料建筑模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插接块,所述第一塑料建筑模板的另一端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块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所述插接槽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插接块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插接槽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块包括第一卡合块,所述第一卡合块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卡合块的上下表面与插接块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槽包括第一卡合槽,所述第一卡合槽的一相对内壁均开设有与第一凸起相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块包括第二卡合块,所述第二卡合块的一表面中部开设有旋拧槽,所述第二卡合块的四个顶角处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卡合块的另一表面与插接块的顶端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槽包括第二卡合槽,所述第二卡合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一组与第二凹槽相匹配的第二凸起。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塑料建筑模板与第二塑料建筑模板的内部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塑料建筑模板的尾端与第二塑料建筑模板的首端卡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均为橡胶材质的构件,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的表面均为弧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合槽的型状为圆柱型,所述第二卡合块为第二卡合槽切割后的一部分。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第一连接块和第一连接槽的结合使用,能够将第一连接块卡在第一连接槽的内部,一方面对第一塑料建筑模板和第二塑料建筑模板之间的连接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另一方面对第二连接块和第二连接槽的卡合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2、本技术通过第二连接块和第二连接槽的结合使用,能够使第一塑料建筑模板和第二塑料建筑模板紧紧的卡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在不使用钉的情况下完成第一塑料建筑模板与第二塑料建筑模板之间的连接。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强度免用钉塑料建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连接块和第一连接槽配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连接块和第二连接槽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第一塑料建筑模板,2-第二塑料建筑模板,3-插接块,4-插接槽,5-第一连接块,501-第一卡合块,502-第一凸起,6-第一连接槽,601-第一卡合槽,602-第一凹槽,7-第二连接块,701-第二卡合块,702-第二凹槽,703-旋拧槽,8-第二连接槽,801-第二卡合槽,802-第二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高强度免用钉塑料建筑模板,包括第一塑料建筑模板1和第二塑料建筑模板2;第一塑料建筑模板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插接块3,第一塑料建筑模板1的另一端开设有插接槽4,插接块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5,插接槽4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连接槽6,插接块3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7,插接槽4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连接槽8;第一连接块5包括第一卡合块501,第一卡合块50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凸起502,第一卡合块501的上下表面与插接块3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槽6包括第一卡合槽601,第一卡合槽601的一相对内壁均开设有与第一凸起502相匹配的第一凹槽602;第二连接块7包括第二卡合块701,第二卡合块701的一表面中部开设有旋拧槽703,第二卡合块701的四个顶角处均开设有第二凹槽702,第二卡合块701的另一表面与插接块3的顶端面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槽8包括第二卡合槽801,第二卡合槽80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一组与第二凹槽702相匹配的第二凸起802,第一凸起502与第一凹槽602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第二凹槽702与第二凸起802之间的摩擦力。其中如图1-6所示,其中,第一塑料建筑模板1与第二塑料建筑模板2的内部结构相同,第一塑料建筑模板1的尾端与第二塑料建筑模板2的首端卡合连接。其中,第一凸起502与第二凸起802均为橡胶材质的构件,第一凸起502与第二凸起802的表面均为弧形。其中,第二卡合槽801的型状为圆柱型,第二卡合块701为第二卡合槽801沿圆柱型的端面平均切割三份后的中间部分。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首先工作人员将第二塑料建筑模板2一端的插接块3插接进入第一塑料建筑模板1一端的插接槽4的内部,同时使第一卡合块501插接进入第一卡合槽601的内部,插接到最后第一凸起502将会进入第一凹槽602的内部,与此同时第二卡合块701将会插接进入第二卡合槽801的内部,第二卡合块701前侧的一组第二凹槽702将会与两第二凸起802相互接触,由于第一凸起502与第一凹槽602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第二凹槽702与第二凸起802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在工作人员将六角扳手插进旋拧槽703的内部,转动第二卡合块701时,能够使第二卡合块701发生转动,从而对第一塑料建筑模板1和第二塑料建筑模板2形成卡合。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免用钉塑料建筑模板,包括第一塑料建筑模板(1)和第二塑料建筑模板(2),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一塑料建筑模板(1)的一侧端开设有插接槽(4),所述的第二塑料建筑模板(2)的一侧端安装有插接块(3),所述插接块(3)的中部位置安装有第一连接块(5),插接块(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有第二连接块(7),所述插接槽(4)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槽(6),插接槽(4)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槽(8);/n所述第一连接块(5)配合安装在第一连接槽(6)内,所述第二连接块(7)配合安装在第二连接槽(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免用钉塑料建筑模板,包括第一塑料建筑模板(1)和第二塑料建筑模板(2),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塑料建筑模板(1)的一侧端开设有插接槽(4),所述的第二塑料建筑模板(2)的一侧端安装有插接块(3),所述插接块(3)的中部位置安装有第一连接块(5),插接块(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有第二连接块(7),所述插接槽(4)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槽(6),插接槽(4)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槽(8);
所述第一连接块(5)配合安装在第一连接槽(6)内,所述第二连接块(7)配合安装在第二连接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免用钉塑料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5)包括设置在其中间的第一卡合块(501)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卡合块(501)左右两侧的第一凸起(5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免用钉塑料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槽(6)包括设置在其中间的第一卡合槽(601)以及开设在第一卡合槽(601)的左右相对的内壁且与第一凸起(502)相匹配的第一凹槽(6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免用钉塑料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7)包括能转动地安装在插接块(3)上的第二卡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恩百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