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抗沉陷井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816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抗沉陷井圈,涉及道路工程设计的技术领域。包括地基单元与井盖单元;地基单元包括砌设在井盖单元下方的井壁、地基混凝土层,井壁与地基混凝土层的周侧包覆有路基层;井盖单元包括井盖本体、位于井盖本体下端面的支撑环和凸沿,支撑环内开设有多个排水孔;地基混凝土层内固定有钢筋架,钢筋架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钢筋环,最靠近凸沿的钢筋环内开设有凹槽,且该钢筋环向靠近支撑环的端部方向倾斜设置有导流板,钢筋架内设置有多组用于固定多个钢筋环的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钢筋架对井盖本体进行支撑,井盖本体卡接在凹槽内,与导流板之间形成三角结构,同时便于雨水的引流排出,提高了地基单元的受力强度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抗沉陷井圈
本技术涉及道路工程设计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抗沉陷井圈。
技术介绍
路基中的排水井往往由铺设管道的井壁与井壁周侧的路基层组成,由于井壁与路基层不是一次成型,所以压实度不一,贴合也不能紧密,井盖铺设后,在日益增长的道路交通压力下,容易导致井盖周围路面破损,检查井凹陷,严重影响城市仪容。专利公告号为CN20318824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抗沉陷井圈,包括:井筒;用以紧固井盖底座具有的卡持侧壁和/或紧固圈的钢筋混凝土层,钢筋混凝土层浇注在井筒的顶部,其截面呈楔形;以及覆盖在钢筋混凝土层顶部的沥青路面层,其中:钢筋混凝土层包括:交叉捆绑为一体的多根径向钢筋和多根环向钢筋,径向钢筋和环向钢筋的外周浇注设有混凝土浇注体。扩大了井圈的受力面积,且能够提高井圈的承载力;有效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并可节省施工成本。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钢筋混凝土层内的径向钢筋截面呈方形,结构不稳定,随着雨水的长期渗透,容易发生变形,导致钢筋混凝土层的受力强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多三角结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抗沉陷井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单元与井盖单元;/n所述地基单元包括砌设在井盖单元下方的井壁(1),所述井壁(1)的上端面固定有地基混凝土层(2),所述井壁(1)与所述地基混凝土层(2)的周侧包覆有路基层(3);/n所述井盖单元包括井盖本体(4),所述井盖本体(4)的下端面于靠近边缘处固定有支撑环(5),所述井盖本体(4)的下端面于边缘处固定有凸沿(6),所述支撑环(5)内开设有多个排水孔(7);/n所述地基混凝土层(2)内于所述井盖本体(4)的外周侧固定有钢筋架,所述钢筋架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钢筋环(8),最靠近所述凸沿(6)的钢筋环(8)内开设有与所述凸沿(6)卡接配合的凹槽(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抗沉陷井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单元与井盖单元;
所述地基单元包括砌设在井盖单元下方的井壁(1),所述井壁(1)的上端面固定有地基混凝土层(2),所述井壁(1)与所述地基混凝土层(2)的周侧包覆有路基层(3);
所述井盖单元包括井盖本体(4),所述井盖本体(4)的下端面于靠近边缘处固定有支撑环(5),所述井盖本体(4)的下端面于边缘处固定有凸沿(6),所述支撑环(5)内开设有多个排水孔(7);
所述地基混凝土层(2)内于所述井盖本体(4)的外周侧固定有钢筋架,所述钢筋架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钢筋环(8),最靠近所述凸沿(6)的钢筋环(8)内开设有与所述凸沿(6)卡接配合的凹槽(9),且该钢筋环(8)向靠近所述支撑环(5)的端部方向倾斜设置有导流板(10),所述钢筋架内沿其周长方向设置有多组加强筋(11),相邻两个所述钢筋环(8)之间通过多组加强筋(11)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沉陷井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壁(1)的内壁于所述支撑环(5)的下端面固定有支撑混凝土层(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抗沉陷井圈,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苟峻松王杰华张昆何鹏吴谦曾建平邓爱思戴欣黎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