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缸长网造纸机的多缸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2712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缸长网造纸机的多缸干燥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隔热板,隔热板将箱体的内部空间分为预热部、烘干部和冷却部,预热部内设有上下交错的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烘干部内设有上下交错的若干上烘缸和下烘缸,冷却部内设有上下交错的第三导辊和第四导辊,第一导辊、上烘缸和第三导辊之间通过辊轮形成闭合回路的上干网,第二导辊、下烘缸和第四导辊之间通过辊轮形成闭合回路的下干网;所述冷却部和预热部之间设有传热管,传热管的出口伸入预热部内连接有吹风管,所述冷却部内设有用于清理上干网和下干网的清理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纸张生产效率、提高纸张质量、容易清理干网的特点。

A multi cylinder drying device for multi cylinder long web paper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缸长网造纸机的多缸干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缸长网造纸机的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多缸长网造纸机的多缸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在造纸生产的过程中,从压榨部出来的纸张含有的水分仍然非常大,一般水分含量为50%以上,因此,通常会设置干燥装置对从压榨部出来的纸进行脱水、干燥处理。烘干部多为设置两排烘缸,每排烘缸均紧密排列,干网上覆盖有单层的干网,由于刚进入烘干部的纸张的水分偏高,干网吸收纸张上的水分容易产生滴水现象,影响纸张的干燥效果,对产品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且纸张的表面强度也相应地减小,纤维的粘着度也很差,进入到高温的烘干部经过瞬间的加温很容易发生断裂、破裂等不良现象,降低纸张质量;单层干网的设置,纸张与烘缸之间的紧贴性不够,接触面积有限,容易造成烘干效率低、噪音大的问题;且在传输过程中的纸张由于断裂、破损、开裂等现象产生的断纸、粘胶物、纸屑纤维就会残留在覆盖在烘缸上的干网内,需要定期清理干网上的杂质,否则会二次污染纸张,导致纸张的质量降低,但是干网的清理难度较大,花费的清理时间较长,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因此,现有的造纸机的干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缸长网造纸机的多缸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有隔热板(11),隔热板(11)将箱体(1)的内部空间分为预热部(12)、烘干部(13)和冷却部(14),预热部(12)内设有上下交错的第一导辊(21)和第二导辊(22),烘干部(13)内设有上下交错的若干上烘缸(23)和下烘缸(24),冷却部(14)内设有上下交错的第三导辊(25)和第四导辊(26),第一导辊(21)、上烘缸(23)和第三导辊(25)之间通过辊轮(27)形成闭合回路的上干网(28),第二导辊(22)、下烘缸(24)和第四导辊(26)之间通过辊轮(27)形成闭合回路的下干网(29);所述冷却部(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缸长网造纸机的多缸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有隔热板(11),隔热板(11)将箱体(1)的内部空间分为预热部(12)、烘干部(13)和冷却部(14),预热部(12)内设有上下交错的第一导辊(21)和第二导辊(22),烘干部(13)内设有上下交错的若干上烘缸(23)和下烘缸(24),冷却部(14)内设有上下交错的第三导辊(25)和第四导辊(26),第一导辊(21)、上烘缸(23)和第三导辊(25)之间通过辊轮(27)形成闭合回路的上干网(28),第二导辊(22)、下烘缸(24)和第四导辊(26)之间通过辊轮(27)形成闭合回路的下干网(29);所述冷却部(14)和预热部(12)之间设有传热管(3),传热管(3)的出口伸入预热部(12)内连接有吹风管,所述冷却部(14)内设有用于清理上干网(28)和下干网(29)的清理设备(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缸长网造纸机的多缸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管包括与传热管(3)连接的上吹风管(3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君晓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乾鑫帆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