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空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26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空滤器,包括带空滤器盖(1)的空滤器壳体(2),在所述空滤器壳体(2)内设置有滤芯总成(3),在所述空滤器壳体(2)上设置有进气口(4),在所述空滤器壳体(2)上端面设置有谐振腔体(5),所述谐振腔体(5)通过连接管(6)与空滤器壳体(2)连通,在所述谐振腔体(5)上设置有出气口(7)。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巧妙、使用可靠、成本低廉的优点,采用它不但能够减小气阻,降低进气噪音和振动,而且分离效果好,排除灰尘方便简单,同时还具有装配拆卸方便、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An engine air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空滤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滤器,特别是一种发动机空滤器。
技术介绍
目前,空滤器是发动机进气的重要零部件,其主要作用是过滤空气中的灰尘与杂质,将较为干净的空气供给发动机进行燃烧。但是,随着对环境的噪音要求影响,不但发动机的噪音必须得到控制,同时,空滤器的噪音也必须得到控制。现有的空滤器由于受到结构的限制,导致空滤器的进气噪音和出气噪音较大,同时还存在一定的振动噪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制造厂商在空滤器的内部或者外部增加谐振腔用于控制噪音和振动。在CN202832874U中公开了名称为“一种汽车塑料空滤器”的技术专利,它包括空滤器壳体、空滤器滤芯放置腔、空滤器滤芯、空滤器端盖、进气口、出气口,其进气口通过进气谐振腔与空滤器滤芯放置腔连通。所述的汽车塑料空滤器,在空滤器滤芯放置腔上部有与之连通的稳压腔,出气管经过稳压腔伸出。所述的进气谐振腔与空滤器滤芯放置腔的连通口向下倾斜,与垂直方向成β=75~80°角。所述的空滤器端盖与空滤器壳体为插入式装配,通过4个卡扣扣压锁紧,空滤器端盖与空滤器壳体中间有橡胶密封条进行密封。所述的进气谐振器的底部开有2个排水孔,在排水口外装有橡胶堵头。这种结构的空滤器,虽然设置有谐振腔,但是谐振腔设置在空滤器壳体的侧面,仍然存在进气噪音和振动较大的问题。在CN201250731Y中公开了名称为“多腔式降噪空滤器”的技术专利。它包括空滤器本体和谐振腔体,空滤器本体由上壳体、下壳体和装在它们之间的滤芯构成,上壳体上有出气口,下壳体上有进气口;在所述下壳体的下部由隔板跟个出谐振腔室,谐振腔室与下壳体上部空间通过通孔或导管连通,所述进气口开在下壳体上部空间。在CN202718783U中公开了名称为“一种发动机空滤器”的技术,它包括依次连接的出气软管、空滤上壳体、滤芯、空滤下壳体、谐振腔壳体以及前段进气管,所述空滤下壳体的底部与所述谐振腔壳体通过卡箍连接,所述前段进气管包括空滤连接管和谐振腔连接管,所述空滤连接管与所述空滤下壳体连接,所述谐振腔连接管与所述谐振腔壳体连接。上述两件专利中,均在空滤器壳体的下部设置有谐振腔室,虽然能够起到减少噪音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降噪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在CN206368765U中公开了名称为“一种集成多个谐振腔的空滤器”的技术,它包括下壳体和上盖,该空滤器连接进气管,所述空滤器的下壳体内部卡接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上插设多个谐振管,所述谐振管内设有谐振腔。该专利是将谐振管安装在下壳体内,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其降低噪音和振动的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极大降低进气噪音和振动发动机空滤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发动机空滤器,包括带空滤器盖的空滤器壳体,在所述空滤器壳体内设置有滤芯总成,在所述空滤器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在所述空滤器壳体上端面设置有谐振腔体,所述谐振腔体通过连接管与空滤器壳体连通,在所述谐振腔体上设置有出气口。为了防止化油器内的油雾进入空滤器内,所述谐振腔体包括谐振腔壳体和设置在谐振腔壳体一侧的谐振腔盖,所述出气口设置在谐振腔壳体的外壁下部,在所述谐振腔壳体的内壁上且对应出气口设置有反喷阻挡装置。其中,所述反喷阻挡装置包括反喷挡板,所述反喷挡板的截面呈C型,所述反喷挡板设置在谐振腔壳体的内壁上且对应出气口。为了回收发动机废气中喷出的机油,在所述谐振腔壳体上部设置有废气进口,所述废气进口位于进气口斜上方。其中,为了引导废气中的机油进入进气口,在所述谐振腔盖内壁上设置有伸出谐振腔盖的废气回收板,所述废气回收板截面呈U型,所述废气回收板与废气进口相对应,且废气回收板位于反喷挡板上方。为了回收碳罐中的燃油,在所述谐振腔盖上设置有连通谐振腔壳体内腔的碳罐脱附接口。进一步描述,所述滤芯总成包括滤芯和导流罩,所述导流罩过盈设置在滤芯上部,所述导流罩的高度大于进气口的直径。其中,为了对进气气流进行引导,进一步降低噪音,在所述空滤器壳体的内腔的上端面设置有导风螺旋面A;在所述空滤器盖的内腔的上部设置有与导风螺旋面A配合的导风螺旋面B,所述导风螺旋面B的停止点的高度小于导流罩的高度。为了对滤芯总成进行限位以及排除灰尘,在所述空滤器盖的内壁下部设置有与滤芯总成配合的轴向限位台阶和径向限位台阶,在所述轴向限位台阶的一侧的后端且与空滤器盖外圆相交处设置有除尘口,所述除尘口的方向与空滤器盖外圆的切线方向一致。为了便于安装,所述空滤器壳体与空滤器盖的安装面为斜面。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巧妙、使用可靠、成本低廉的优点,采用它不但能够减小气阻,降低进气噪音和振动,而且分离效果好,排除灰尘方便简单,同时还具有装配拆卸方便、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谐振腔体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谐振腔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滤芯总成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空滤器盖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空滤器壳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发动机空滤器,包括带空滤器盖1的空滤器壳体2,在所述空滤器壳体2内设置有滤芯总成3,在所述空滤器壳体2上设置有进气口4,在所述空滤器壳体2上端面设置有谐振腔体5,所述谐振腔体5通过连接管6与空滤器壳体2连通,在所述谐振腔体5上设置有出气口7。由于具有设置在空滤器壳体2上的谐振腔体5的存在,可极大降低进气噪音和振动。为了防止化油器内的油雾进入到空滤器内,所述谐振腔体5包括谐振腔壳体8和设置在谐振腔壳体8一侧的谐振腔盖9,所述出气口7设置在谐振腔壳体8的外壁下部,在所述谐振腔壳体8的内壁上且对应出气口7设置有反喷阻挡装置。其中,所述反喷阻挡装置包括反喷挡板10,所述反喷挡板10的截面呈C型,所述反喷挡板10设置在谐振腔壳体8的内壁上且对应出气口7。为了回收废气中的机油,在所述谐振腔壳体8上部设置有废气进口11,所述废气进口11位于进气口4斜上方。如图2、3所示,为了使得废气中的机油方便顺利的进入进气口,通过进气口进入发动机燃烧室燃烧掉,在所述谐振腔盖9内壁上设置有伸出谐振腔盖9的废气回收板12,所述废气回收板12截面呈U型,所述废气回收板12与废气进口11相对应,且废气回收板12位于反喷挡板10上方。为了回收碳罐中的燃油,在所述谐振腔盖9上设置有连通谐振腔壳体8内腔的碳罐脱附接口13。如图4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滤芯总成3包括滤芯14和导流罩15,所述导流罩15过盈设置在滤芯14上部,所述导流罩15的高度大于进气口4的直径。如图5、6所示,为了引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空滤器,包括带空滤器盖(1)的空滤器壳体(2),在所述空滤器壳体(2)内设置有滤芯总成(3),在所述空滤器壳体(2)上设置有进气口(4),其特征是:在所述空滤器壳体(2)上端面设置有谐振腔体(5),所述谐振腔体(5)通过连接管(6)与空滤器壳体(2)连通,在所述谐振腔体(5)上设置有出气口(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空滤器,包括带空滤器盖(1)的空滤器壳体(2),在所述空滤器壳体(2)内设置有滤芯总成(3),在所述空滤器壳体(2)上设置有进气口(4),其特征是:在所述空滤器壳体(2)上端面设置有谐振腔体(5),所述谐振腔体(5)通过连接管(6)与空滤器壳体(2)连通,在所述谐振腔体(5)上设置有出气口(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空滤器,其特征是:所述谐振腔体(5)包括谐振腔壳体(8)和设置在谐振腔壳体(8)一侧的谐振腔盖(9),所述出气口(7)设置在谐振腔壳体(8)的外壁下部,在所述谐振腔壳体(8)的内壁上且对应出气口(7)设置有反喷阻挡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空滤器,其特征是:所述反喷阻挡装置包括反喷挡板(10),所述反喷挡板(10)的截面呈C型,所述反喷挡板(10)设置在谐振腔壳体(8)的内壁上且对应出气口(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空滤器,其特征是:在所述谐振腔壳体(8)上部设置有废气进口(11),所述废气进口(11)位于进气口(4)斜上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空滤器,其特征是:在所述谐振腔盖(9)内壁上设置有伸出谐振腔盖(9)的废气回收板(12),所述废气回收板(12)截面呈U型,所述废气回收板(12)与废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波张易万青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