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通过屈曲元件过载保护的可主动移位的车轮扰流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车轮扰流板装置,包括:车轮扰流板承载件;相对于车轮扰流板承载件在作为工作位置的非主动位置和主动位置之间可移位地容纳的车轮扰流板;设置在车轮扰流板承载件和车轮扰流板之间的运动引导装置,所述运动引导装置引导车轮扰流板在其工作位置之间的移位;和与车轮扰流板通过耦联元件以传递运动的方式耦联的移位驱动装置,所述移位驱动装置构成和设置用于,相对于车轮扰流板承载件驱动车轮扰流板以在其工作位置之间进行移位运动。
技术介绍
这种车轮扰流板在汽车制造中是众所周知的。扰流板用于减少车辆在其前轮前方的区域中的空气阻力。车轮扰流板在机动车的前端区域中在车体的下侧的区域中在车辆宽度的大部分上延伸。在低车速的情况下,如在封闭的村镇内的交通中,车辆扰流板处于不太远地伸入在向前行驶时迎流机动车的气流中的非主动位置。这用于保护车轮扰流板以防不期望的碰撞,因为在城市交通中与在乡村道路上相比对象更经常位于车道上,并且此外车辆更经常驶过地面障碍,如隆起部或道肩石,为此尽可能大的离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轮扰流板装置(17),包括:车轮扰流板承载件(14);相对于所述车轮扰流板承载件(14)能在作为工作位置的非主动位置和主动位置之间移位地容纳的车轮扰流板(18);设置在所述车轮扰流板承载件(14)和所述车轮扰流板(18)之间的运动引导装置(37),所述运动引导装置引导所述车轮扰流板(18)在其工作位置之间的移位;和与所述车轮扰流板(18)通过耦联元件(36;136)以传递运动的方式耦联的移位驱动装置(23),所述移位驱动装置构成和设置用于,相对于所述车轮扰流板承载件(14)驱动车轮扰流板(18)以在其工作位置之间进行移位运动,/n其特征在于,所述耦联元件(36;1 ...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24 DE 102018123487.21.一种车轮扰流板装置(17),包括:车轮扰流板承载件(14);相对于所述车轮扰流板承载件(14)能在作为工作位置的非主动位置和主动位置之间移位地容纳的车轮扰流板(18);设置在所述车轮扰流板承载件(14)和所述车轮扰流板(18)之间的运动引导装置(37),所述运动引导装置引导所述车轮扰流板(18)在其工作位置之间的移位;和与所述车轮扰流板(18)通过耦联元件(36;136)以传递运动的方式耦联的移位驱动装置(23),所述移位驱动装置构成和设置用于,相对于所述车轮扰流板承载件(14)驱动车轮扰流板(18)以在其工作位置之间进行移位运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耦联元件(36;136)是可逆形变的构件装置,所述可逆形变的构件装置在不超过预定极限载荷的常规运行载荷下具有预定的第一形态,并且所述可逆形变的构件装置构成用于,在超过预定极限载荷的异常载荷下变形到与所述第一形态不同的第二形态中,其中所述可逆形变的构件装置能从所述第二形态变形回到所述第一形态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扰流板装置(17),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形态是被拉伸的形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扰流板装置(17),
其特征在于,所述耦联元件(136)具有形成肘杆机构(164)的两个肘杆机构-杆(160,162),所述肘杆机构-杆通过预紧弹簧(166)预紧到所述第一形态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扰流板装置(17),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形态是被拉伸的形态。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扰流板装置(17),
其特征在于,所述耦联元件(36)构成为弹性的欧拉屈曲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扰流板装置(17),
其特征在于,所述耦联元件(36)构成为弹性的欧拉屈曲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轮扰流板装置(17),
其特征在于,所述耦联元件(36)具有沿着条带纵轴线延伸的材料条带(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轮扰流板装置(17),
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条带(42)包括弹簧钢或者制成为由弹簧钢构成的板条(4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轮扰流板装置(17),
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钢由弹簧带钢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轮扰流板装置(17),
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条带(42)围绕平行于所述条带纵轴线的弯曲轴线弯曲。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轮扰流板装置(17),
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条带(42)包括弹簧钢或者制成为由弹簧钢构成的板条(4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卡斯滕·格雷贝尔,
申请(专利权)人:劳士领汽车集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