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生产车间炭粉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1654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活性炭生产车间炭粉回收装置,包括余热回收机构和炭粉回收机构;余热回收机构包括余热仓、水泵、第一回转仓、第二回转仓、排烟风机、水管和交换管,炭粉回收机构包括回收仓、花板、固定套和除尘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新颖,功能实用,本装置能实现对炭化炉烟气中携带的炭粉的干式回收,在进行回收之前,高温的烟气经过余热回收机构进行降温,可以避免烟气温度过高而对炭粉回收机构中的除尘布造成破坏,余热回收机构的设置还能对烟气中携带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

A kind of carbon powder recovery device in activated carbon production worksh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生产车间炭粉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活性炭生产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生产车间炭粉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活性炭在生产制备的过程中,需要在炭化炉中将稻谷、锯末或竹末等进行炭化,炭化炉在对这些原料进行炭化的过程中,炭化炉的烟气出口排出的高温烟气中会携带大量的炭粉,这些炭粉如果得不到妥善的回收而直接排放到外界环境,不仅造成环境的污染还会造成炭粉资源的浪费。现有的炭粉回收设备有干式和湿式两种,湿式回收设备回收的炭粉为泥状物,还需要进行干燥等处理,而干式回收设备在进行回收的过程中,高温的烟气会对干式设备内的布袋或过滤网等组件造成破坏,其次,不管是干式还是湿式的回收设备均不能对烟气中携带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造成热量的散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活性炭生产车间炭粉回收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活性炭生产车间炭粉回收装置,包括余热回收机构和炭粉回收机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余热仓、水泵、第一回转仓、第二回转仓、排烟风机、水管和交换管,所述余热仓的内腔对称固接有隔板,两个所述隔板将余热仓分隔成上部的第一水仓、中部的交换仓和下部的第二水仓,所述第一水仓固接导通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外界的用水终端导通,所述第二水仓固接导通有第二管道,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二管道的自由端固接导通,水泵的进水口与外界水源导通,所述第一回转仓固接在余热仓的顶部,第一回转仓固接导通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二回转仓固接在余热仓的底部,第二回转仓固接导通有第四管道,所述排烟风机的出风口与第四管道的自由端固接导通,排烟风机的进风口与炭化炉的烟气出口导通,所述水管在两个隔板之间矩形阵列设置,水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隔板固接并将第一水仓和第二水仓导通,所述交换管套合在水管内并与水管同轴设置,交换管的外径小于水管的内径,交换管的两端分别与余热仓的顶板和底板固接并将第一回转仓和第二回转仓导通;所述炭粉回收机构包括回收仓、花板、固定套和除尘布,所述回收仓的顶部固接导通有出气管,回收仓的底部固接有收集斗,所述收集斗的底部固接导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底部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盖体,所述第三管道远离第一回转仓的一端与回收仓的内腔导通,所述花板固接在回收仓的内腔上部,所述固定套固接在花板上并矩形阵列有若干个,各固定套的底面均圆周均匀固接有一组连接杆,各组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均固接有底盘,所述除尘布包覆在各组所述连接杆的外部。进一步地,还包括增压风机,所述增压风机固接在余热仓的左侧板外壁,增压风机驱动第三管道内的气体从第一回转仓向回收仓流动。进一步地,所述回收仓的外壁套合固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底面圆周均匀固接有支腿。进一步地,所述回收仓的内壁设有滑槽,所述花板的外侧固接有滑块,花板通过滑槽和滑块的配合滑动连接在回收仓内,所述底盘的下表面均固接有轴座,各轴座上均固接有轴杆,还包括转轴、连杆和电机,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回收仓的底部,转轴上均匀设有U形部,U形部与轴座成对设置,所述连杆的两端均固接有转套,各连杆上的两个轴套与成对的轴杆和U形部的横杆套合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固接在回收仓的右侧板外壁,电机驱动转轴转动。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控制开关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水泵、排烟风机、增压风机和电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新颖,功能实用,本装置能实现对炭化炉烟气中携带的炭粉的干式回收,在进行回收之前,高温的烟气经过余热回收机构进行降温,可以避免烟气温度过高而对炭粉回收机构中的除尘布造成破坏,余热回收机构的设置还能对烟气中携带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本技术所述一种活性炭生产车间炭粉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图1所示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图1所示C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如下:101、余热仓,102、水泵,103、第一回转仓,104、第二回转仓,105、排烟风机,106、水管,107、交换管,108、隔板,109、第一水仓,110、交换仓,111、第二水仓,112、第一管道,113、第二管道,114、第三管道,115、第四管道,201、回收仓,202、花板,203、固定套,204、除尘布,205、出气管,206、收集斗,207、出料管,208、盖体,209、连接杆,210、底盘,301、增压风机,302、固定环,303、支腿,304、滑槽,305、滑块,306、轴座,307、轴杆,308、转轴,309、电机,310、轴承,311、U形部,312、转套,313、连杆,313、控制开关,314、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一种活性炭生产车间炭粉回收装置,包括余热回收机构和炭粉回收机构;余热回收机构包括余热仓101、水泵102、第一回转仓103、第二回转仓104、排烟风机105、水管106和交换管107,余热仓101的内腔对称固接有隔板108,两个隔板108将余热仓101分隔成上部的第一水仓109、中部的交换仓110和下部的第二水仓111,第一水仓109固接导通有第一管道112,第一管道112的另一端与外界的用水终端导通,第二水仓111固接导通有第二管道113,水泵102的出水口与第二管道113的自由端固接导通,水泵102的进水口与外界水源导通,第一回转仓103固接在余热仓101的顶部,第一回转仓103固接导通有第三管道114,第二回转仓104固接在余热仓101的底部,第二回转仓104固接导通有第四管道115,排烟风机105的出风口与第四管道115的自由端固接导通,排烟风机105的进风口与炭化炉的烟气出口导通,水管106在两个隔板108之间矩形阵列设置,水管10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隔板108固接并将第一水仓109和第二水仓111导通,交换管107套合在水管106内并与水管106同轴设置,交换管107的外径小于水管106的内径,交换管107的两端分别与余热仓101的顶板和底板固接并将第一回转仓103和第二回转仓104导通;炭粉回收机构包括回收仓201、花板202、固定套203和除尘布204,回收仓201的顶部固接导通有出气管205,回收仓201的底部固接有收集斗206,收集斗206的底部固接导通有出料管207,出料管207底部设有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炭生产车间炭粉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余热回收机构和炭粉回收机构;/n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余热仓、水泵、第一回转仓、第二回转仓、排烟风机、水管和交换管,所述余热仓的内腔对称固接有隔板,两个所述隔板将余热仓分隔成上部的第一水仓、中部的交换仓和下部的第二水仓,所述第一水仓固接导通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外界的用水终端导通,所述第二水仓固接导通有第二管道,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二管道的自由端固接导通,水泵的进水口与外界水源导通,所述第一回转仓固接在余热仓的顶部,第一回转仓固接导通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二回转仓固接在余热仓的底部,第二回转仓固接导通有第四管道,所述排烟风机的出风口与第四管道的自由端固接导通,排烟风机的进风口与炭化炉的烟气出口导通,所述水管在两个隔板之间矩形阵列设置,水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隔板固接并将第一水仓和第二水仓导通,所述交换管套合在水管内并与水管同轴设置,交换管的外径小于水管的内径,交换管的两端分别与余热仓的顶板和底板固接并将第一回转仓和第二回转仓导通;/n所述炭粉回收机构包括回收仓、花板、固定套和除尘布,所述回收仓的顶部固接导通有出气管,回收仓的底部固接有收集斗,所述收集斗的底部固接导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底部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盖体,所述第三管道远离第一回转仓的一端与回收仓的内腔导通,所述花板固接在回收仓的内腔上部,所述固定套固接在花板上并矩形阵列有若干个,各固定套的底面均圆周均匀固接有一组连接杆,各组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均固接有底盘,所述除尘布包覆在各组所述连接杆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生产车间炭粉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余热回收机构和炭粉回收机构;
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余热仓、水泵、第一回转仓、第二回转仓、排烟风机、水管和交换管,所述余热仓的内腔对称固接有隔板,两个所述隔板将余热仓分隔成上部的第一水仓、中部的交换仓和下部的第二水仓,所述第一水仓固接导通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外界的用水终端导通,所述第二水仓固接导通有第二管道,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二管道的自由端固接导通,水泵的进水口与外界水源导通,所述第一回转仓固接在余热仓的顶部,第一回转仓固接导通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二回转仓固接在余热仓的底部,第二回转仓固接导通有第四管道,所述排烟风机的出风口与第四管道的自由端固接导通,排烟风机的进风口与炭化炉的烟气出口导通,所述水管在两个隔板之间矩形阵列设置,水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隔板固接并将第一水仓和第二水仓导通,所述交换管套合在水管内并与水管同轴设置,交换管的外径小于水管的内径,交换管的两端分别与余热仓的顶板和底板固接并将第一回转仓和第二回转仓导通;
所述炭粉回收机构包括回收仓、花板、固定套和除尘布,所述回收仓的顶部固接导通有出气管,回收仓的底部固接有收集斗,所述收集斗的底部固接导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底部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盖体,所述第三管道远离第一回转仓的一端与回收仓的内腔导通,所述花板固接在回收仓的内腔上部,所述固定套固接在花板上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张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丽鑫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