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气管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56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气管插管,包括塑形软管、缓冲机构、插管接头和引导机构,所述塑形软管的顶部设有缓冲机构,所述塑形软管的底部固定有插管接头,所述塑形软管的内部设有引导机构,所述塑形软管中部的一侧连接有注射导管,且注射导管的一端设有密封塞,所述塑形软管中部的另一侧连接有润滑导管,且润滑导管的一端设有防漏盖,所述塑形软管的内部设有聚四氟乙烯防腐层,且聚四氟乙烯防腐层的内侧壁上贴附有金属网层,并且金属网层的内侧壁上设有负离子抗菌层。该具有缓冲作用的气管插管,不仅避免了气管插管使用时造成内创,降低了气管插管的操作难度,而且提高了气管插管的实用性能。

A kind of tracheal intubation with buffer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气管插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材
,具体为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气管插管。
技术介绍
在医疗急诊、麻醉、喉科等场合中,气管插管作为必备器械被广泛应用,例如在全身麻醉过程中,待患者意识沉睡后,将气管插管经过患者的口、咽、喉置入患者的气管中,从而对患者进行辅助呼吸、机械通气或辅助用药。但现有的气管插管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1、一般的气管插管仅在顶部设置一个气囊作为缓冲,其缓冲效果较弱,因而容易对患者造成内创;2、现有的气管插管在进行安放时,缺乏有效的辅助引导结构,导致气管插管的操作难度往往较大;3、许多气管插管的实用性较为单一,无法起到辅助注射、润滑等功能,且由于气管导管主要由塑料制成,质地较软、刚性不足,容易发生形变导致内部阻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气管插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装置的容易造成内创、操作难度较大、实用性能单一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气管插管,包括塑形软管、缓冲机构、插管接头和引导机构,所述塑形软管的顶部设有缓冲机构,所述塑形软管的底部固定有插管接头,所述塑形软管的内部设有引导机构,且引导机构的一端依次穿过插管接头、塑形软管并延伸至缓冲机构的上方。优选的,所述塑形软管中部的一侧连接有注射导管,且注射导管的一端设有密封塞。优选的,所述塑形软管中部的另一侧连接有润滑导管,且润滑导管的一端设有防漏盖。优选的,所述塑形软管的内部设有聚四氟乙烯防腐层,且聚四氟乙烯防腐层的内侧壁上贴附有金属网层,并且金属网层的内侧壁上设有负离子抗菌层。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定位气囊、限位圈以及波纹套,所述塑形软管顶部的外侧壁上套装有定位气囊,所述塑形软管的顶端安装有波纹套,且波纹套与塑形软管的连接位置处固定有限位圈。优选的,所述引导机构从中间到两端依次设有金属探针、硅胶块以及微型摄像头,所述金属探针的底端固定有硅胶块,且硅胶块的直径大于插管接头的内径,所述金属探针的顶端安装有微型摄像头,且微型摄像头位于波纹套的外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缓冲作用的气管插管不仅避免了气管插管使用时造成内创,降低了气管插管的操作难度,而且提高了气管插管的实用性能;1、通过在塑形软管的顶部设缓冲机构,缓冲机构的内部设定位气囊、限位圈以及波纹套,实现了气管插管顶部多级缓冲的结构,从而避免了气管插管使用时造成内创;2、通过在塑形软管的内部设引导机构,引导机构的内部设金属探针、硅胶块以及微型摄像头,实现了气管插管便于安放的功能,从而降低了气管插管的操作难度;3、通过在塑形软管中部的两侧分别连接注射导管、润滑导管,注射导管的一端设密封塞,润滑导管的一端设防漏盖,并通过在塑形软管的内部依次设聚四氟乙烯防腐层、金属网层、负离子抗菌层,实现了气管插管便于注射、润滑以及多重保护结构,从而提高了气管插管的实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引导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塑形软管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塑形软管;2、缓冲机构;201、限位圈;202、波纹套;203、定位气囊;3、密封塞;4、注射导管;5、插管接头;6、引导机构;601、微型摄像头;602、金属探针;603、硅胶块;7、防漏盖;8、润滑导管;9、聚四氟乙烯防腐层;10、金属网层;11、负离子抗菌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气管插管,包括塑形软管1、缓冲机构2、插管接头5和引导机构6,塑形软管1的顶部设有缓冲机构2,塑形软管1的底部固定有插管接头5,塑形软管1的内部设有引导机构6,且引导机构6的一端依次穿过插管接头5、塑形软管1并延伸至缓冲机构2的外部。如图1中塑形软管1中部的一侧连接有注射导管4,且注射导管4的一端设有密封塞3,便于在手术过程中注射药物。如图1中塑形软管1中部的另一侧连接有润滑导管8,且润滑导管8的一端设有防漏盖7,用于注入润滑剂,从而便于引导机构6的活动。如图4中塑形软管1的内部设有聚四氟乙烯防腐层9,且聚四氟乙烯防腐层9的内侧壁上贴附有金属网层10,并且金属网层10的内侧壁上设有负离子抗菌层11,用于形成内外双重防护结构,并确保自身结构的稳定。如图1中缓冲机构2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定位气囊203、限位圈201以及波纹套202,塑形软管1顶部的外侧壁上套装有定位气囊203,塑形软管1的顶端安装有波纹套202,且波纹套202与塑形软管1的连接位置处固定有限位圈201;当塑形软管1插入人体气管时,则波纹套202首先与人体气管的内壁接触,此时,通过波纹套202的压缩、释放,使两者之间的摩擦大大降低,直至定位气囊203与人体声门相互接触,则完成塑形软管1的安装,此时限位圈201配合定位气囊203形成双重固定结构,避免塑形软管1轻易脱落。如图3中引导机构6从中间到两端依次设有金属探针602、硅胶块603以及微型摄像头601,金属探针602的底端固定有硅胶块603,且硅胶块603的直径大于插管接头5的内径,金属探针602的顶端安装有微型摄像头601,该微型摄像头601的型号可为C170,且微型摄像头601位于波纹套202的外部;医护人员通过手持硅胶块603,将金属探针602整体出入塑形软管1的内部,直至微型摄像头601从波纹套202的顶部穿出,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客人根据微型摄像头601的实时影像,对金属探针602进行相应的微调,从而便于塑形软管1的安装。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调节引导机构6,并配合缓冲机构2,完成该气管插管的安装流程,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可通过润滑导管8向塑形软管1的内部注入适量的润滑剂,从而加速安装,完成安装后,则可通过注射导管4向人体内部注射相应的药剂,此外,塑形软管1自身的聚四氟乙烯防腐层9、负离子抗菌层11形成内外双重防护结构,而金属网层10则用于强化塑形软管1的整体强度,避免塑形软管1过度形变影响使用效果,最终完成该具有缓冲作用的气管插管的全部工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气管插管,包括塑形软管(1)、缓冲机构(2)、插管接头(5)和引导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软管(1)的顶部设有缓冲机构(2),所述塑形软管(1)的底部固定有插管接头(5),所述塑形软管(1)的内部设有引导机构(6),且引导机构(6)的一端依次穿过插管接头(5)、塑形软管(1)并延伸至缓冲机构(2)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气管插管,包括塑形软管(1)、缓冲机构(2)、插管接头(5)和引导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软管(1)的顶部设有缓冲机构(2),所述塑形软管(1)的底部固定有插管接头(5),所述塑形软管(1)的内部设有引导机构(6),且引导机构(6)的一端依次穿过插管接头(5)、塑形软管(1)并延伸至缓冲机构(2)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软管(1)中部的一侧连接有注射导管(4),且注射导管(4)的一端设有密封塞(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软管(1)中部的另一侧连接有润滑导管(8),且润滑导管(8)的一端设有防漏盖(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软管(1)的内部设有聚四氟乙烯防腐层(9),且聚四氟乙烯防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月鹏孙月宽李松虎崔利张欣郭恒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蓝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