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荣志专利>正文

改进的暖温调节系统之发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1332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暖温调节系统之发热装置,尤指提供以燃料加温之暖气调节系统,该升温之发热装置以二次燃烧方式使燃料可获得完全氧化,及利用所形成热辐射波,可达多角向发热,其主要是在座体底部设有一燃气喷嘴,所喷出之燃气攻向热波转换体,并在转换体表面操作燃烧,使其热值可被转换体吸收,以将所游来之燃气作前置性燃化。(*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暖温调节系统之发热装置,尤指提供系统为以燃料升火加温之发热装置,改良以二次燃烧方式及转换热波为万向投射,而提升加温效率。
技术介绍
有关暖气调节系统,除了以电阻效应产生热值的使用方式之外,若在电力需求无法满足的情况之下,则采由燃烧方式。其燃烧方式除了以传统由木材或媒炭或媒油或瓦斯等作为热源,诸等设计皆在燃烧效率大刀扩釜进行改革,且依据燃料本身热值反应,其效率为被限制在燃料本身,因此所发挥之功率被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暖温调节系统之发热装置,尤指提供以燃烧方式升温之暖温调节系统,其发热装置以二次燃烧及藉转换后之热辐射波为万向投射之发热装置改进,其主要是由一锅炉对外经由排出端及回补端导通热媒油传输路径,锅炉底部设有受热面,受热面下方设有一燃烧器;其特征为该燃烧器是由一座体,底部设有燃气喷嘴,经一分压室而导向转换体,并经由转换体存在间隙穿流,转换体是为可吸收及释放热波之材料。本技术特别利用二次燃烧之方式,将使用之燃料作完整性的氧化,以及利用波长的改变而提升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暖温调节系统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应用图。图3为本技术燃烧器之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应用不同受热面之示意图。组件符号说明如下发热装置..1 热媒油..10 锅炉..11受热面...12 带热鳍板..13进出口..15排烟管...16 烟气道...160排出端...17回补端...18 止逆阀...171、181燃烧器...2 座体...20 分压室...200瓦斯管...211流放口...212喷嘴...22分流栅...23 通孔...230 转换体...24粒状体...240间隙...241 点火装置...25导管...251 鼓风机...3 导流管...31泵浦....4 压送管...41 回流管...42交换装置...5散热单元..51压送风扇...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暖气调节系统,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其主要是由一发热装置1,将所升温之热媒经由泵浦4由压送管41压送到热交换装置5,热媒经由散热单元51进行热交换,之后由压送风扇52压送出暖气,交换后之热媒,则经由回流管42回流向发热装置1再次受热。请再参阅图2所示,发热装置1主要是由一锅炉11,里部承纳热媒油10,锅炉11对外设有排出端17及回补端18,并由各别所设之止逆阀171、181单向运动而避免失去流向控制。锅炉11底部设有受热面12,上方设有释压阀14,释压阀14与进出口15可设在同一位置,一燃烧器2就位于锅炉11的下方,所形成之烟气得由排烟管16所排出。本技术所使用之燃烧器2,则由阀体21控制进入之瓦斯量,一侧由鼓风机3鼓动风压满足氧气量及使其喷流路径可获指向性。请再参阅图3所示,本技术之燃烧器2设有热波转换体24,整体分布在座体20上方,座体20下方设有喷嘴22,由瓦斯管211之流放口212获得瓦斯燃气,一导流管31则导流经加压之风力。混合之流体经由喷嘴22往分压室200喷出,并在分压室200里部作混伴效应,之后则往转换体24方向压送。转换体24是由多数颗粒状之粒状体240结合,彼此之间形成有间隙241,混流之燃气则经由该间隙241穿流往上,在转换体24的位置经点火操作之后,会在转换体24的表体位置形成燃烧,所达成之热值则会受转换体24之粒状体240吸收,粒状体240吸收到饱和之后反向释放出热波(包含形成间隙241之表面),以将穿流过间隙241之燃气作前置性燃烧。穿过转换器24之燃气,同样在转换体24上表面作全面性燃烧,转换体24具有一高度,且各个粒状体240皆具有吸热效应,而会将所穿流之燃气作穿流路径前后的燃烧而达成二次燃化,其一为在间隙位置,为以在转换体24上表。粒状体240本身吸热之后,会产生大量之远红外线波及具穿透力及激荡力强之波长,可见光部份形成炽红之热辐射波,该辐射波系为万向投射,因此可对受热面12全面性同步加温热作,而避免如传统以火舌待热加温方式,而让锅炉11(如图2所示)之受热面12可均匀全面接收热温。转换体24系由多数粒状体240所构成,其材质系可将可见光热值转换成热辐射波之矿物材质,粒状体240彼此为散粒状交叠在座体20的上方,或该转换体24可经由特别制作而形成一整面具有间隙之板块体,置放在座体20的上方。点火操作可利用电子式之点火装置使产生起燃作用,进一步考虑到转换体24所发生之热辐射波为非常高温,依据本技术之实验可达到约摄氏1500度,因此点火装置25必须利用特殊之耐火材质,或利用二次点火方式经由一导管251导进瓦斯器,经点火装置25点火之后会喷出火舌以点燃转换体24之燃气,形成二次点火操作。在座体20上方所分布转换体24,其中该转换体24可受一分流栅23所挑置,分流栅23设有多数通孔230,该通孔230可将喷嘴22所喷流之燃气,经其通孔230提升流速而攻向转换体24,形成在每一通孔230对外提升吹流速度,而易于滑切过间隙241。转换体24点燃升温之后所产生之热辐射波,可无指向性攻向锅炉11(如图2所示)之受热面12,该受热面12可设为阶梯状,并在相关锅炉11之内部延伸设有带热鳍板13,使其底部之温度可快速升温。请再参阅图4所示,该受热面12进一步可利用内涵管的方式,由多数的烟气道160连通于受热面12,发热装置1所产生之热辐射波,首先系作用于受热面12,残余之烟气尚带有热值的存在,因此可利用多数烟气道160的分布,而作大面积之吸热,之后集结由排烟管16排出废气。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暖温调节系统之发热装置,尤指提供以燃烧方式升温之暖温调节系统,其热作装置以二次燃烧及藉转换后之热辐射波为万向投射之热作装置改进,其主要系由一锅炉对外经由排出端及回补端导通热媒油传输路径,锅炉底部设有受热面,受热面下方设有一燃烧器;其特征为该燃烧器系由一座体,底部设有燃气喷嘴,经一分压室而导向转换体,并经由转换体存在间隙穿流,转换体系为可吸收及释放热波之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改进的暖温调节系统之发热装置,其特征为该转换体与分压室之间设有一分流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改进的暖温调节系统之发热装置,其特征为该转换体为由多数散状粒状体相互交叠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改进的暖温调节系统之发热装置,其特征为该转换体为由多数粒状体结合为板块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改进的暖温调节系统之发热装置,其特征为在转换体的上方,设有点火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之改进的暖温调节系统之发热装置,其特征为该点火装置,进一步由一瓦斯导管提供能源形成点火火舌。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之改进的暖温调节系统之发热装置,其特征为该锅炉所设受热面为阶梯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之改进的暖温调节系统之发热装置,其特征为该受热面为阶梯状,相对锅炉内表延伸设有带热鳍板。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改进的暖温调节系统之发热装置,其特征为该受热面可分布有多数烟气道,末端集结于排烟管。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改进的暖温调节系统之发热装置,其特征为该转换体为矿物材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暖温调节系统之发热装置,尤指提供以燃料加温之暖气调节系统,该升温之发热装置以二次燃烧方式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暖温调节系统之发热装置,尤指提供以燃烧方式升温之暖温调节系统,其热作装置以二次燃烧及藉转换后之热辐射波为万向投射之热作装置改进,其主要系由一锅炉对外经由排出端及回补端导通热媒油传输路径,锅炉底部设有受热面,受热面下方设有一燃烧器;其特征为:该燃烧器系由一座体,底部设有燃气喷嘴,经一分压室而导向转换体,并经由转换体存在间隙穿流,转换体系为可吸收及释放热波之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志
申请(专利权)人:黄荣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