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加热的玻璃器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289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加热的玻璃器皿,涉及玻璃器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玻璃器皿本体,所述玻璃器皿本体设为圆筒状,所述玻璃器皿本体的内部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底面设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圆心位置设有加热槽,所述加热槽的圆心位置设有凸台;电加热片,所述电加热片设为圆盘状,所述电加热片的圆心位置设有定位孔;其中,所述电加热片安装在内腔底面的加热槽内,且所述电加热片的定位孔卡入在凸台上。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玻璃器皿本体内部设加热槽,将电加热片安装在加热槽内,使该玻璃器皿可放置在利用电磁感应制热的电磁炉的炉面,避免使用明火对玻璃器皿加热,降低使用危险性。

A kind of heating glasswa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加热的玻璃器皿
:本技术涉及玻璃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加热的玻璃器皿。
技术介绍
:玻璃器皿就是用玻璃所造的器皿,玻璃器皿多用钠钙硅酸盐玻璃做成,无色透明的器皿,玻璃中的含铁量一般低于0.02%。在玻璃原料中加入着色剂,可制得有色玻璃;加入乳浊剂,制得乳浊玻璃(见玻璃制造)。制造琢磨车刻的高级艺术器皿如高脚杯、香水瓶、果盆等多采用钾铅硅酸盐玻璃,又称铅晶质玻璃。玻璃由于具有优秀的透明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透视观察领域,现有的,在烹煮加热的过程中,有些时候需要看到内部的变化情况,因此,使用玻璃器皿加热的场合就越来越多。现有的,对玻璃器皿加热主要采用明火加热,如烧杯,烧杯在加热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明火,明火使用危险性高,且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加热的玻璃器皿,解决对玻璃器皿加热主要采用明火加热,明火使用危险性高,且不安全。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加热的玻璃器皿,包括:玻璃器皿本体,所述玻璃器皿本体设为圆筒状,所述玻璃器皿本体的内部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底面设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圆心位置设有加热槽,所述加热槽的圆心位置设有凸台;电加热片,所述电加热片设为圆盘状,所述电加热片的圆心位置设有定位孔;其中,所述电加热片安装在内腔底面的加热槽内,且所述电加热片的定位孔卡入在凸台上;所述玻璃器皿本体的外壁设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设置于玻璃器皿本体外壁的中间位置。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安全性,所述玻璃器皿本体采用耐高温玻璃制成。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摩擦力,便于使用者拿取,所述防滑纹在玻璃器皿本体的外壁围成圆环状。进一步的,为了便于使用者拿取,所述玻璃器皿本体的外壁设有杯把,所述杯把设为L形状,且所述杯把与玻璃器皿本体的外壁设为一体结构。进一步的,为了提高使用者拿取的舒适度,所述杯把的外壁套有把套,所述把套与杯把设为可分离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玻璃器皿本体的杯口处设有集流口,所述集流口设为由杯口向前端伸出的圆弧口。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加热效率,所述玻璃器皿本体的顶部安装有玻璃盖,所述玻璃盖可从玻璃器皿本体的顶部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将玻璃器皿本体内部设加热槽,将电加热片安装在加热槽内,使该玻璃器皿可放置在利用电磁感应制热的电磁炉的炉面,避免使用明火对玻璃器皿加热,降低使用危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加热片在内腔内分离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电加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玻璃盖安装在该玻璃器皿本体上的顶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玻璃器皿本体,2、防滑纹,3、集流口,4、玻璃盖,5、杯把,6、把套,7、内腔,8、弧形面,9、电加热片,10、凸台,11、定位孔,12、圆孔,13、加热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成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达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阅图1-5,为一实施方式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玻璃器皿本体1,玻璃器皿本体1设为圆筒状,玻璃器皿本体1的内部设有内腔7,内腔7的底面设有弧形面8,提高结构的美观性,使内腔底部只剩下部分水液时向内腔7底面的边角积流,弧形面8的圆心位置设有加热槽13,加热槽13的圆心位置设有凸台10,凸台10设为圆柱状,便于安装和固定电加热片9,提高电加热片9的安装牢固性;电加热片9,电加热片9设为圆盘状,电加热片9的圆心位置设有定位孔11,便于安装和固定电加热片9,提高电加热片9的安装简易性,电加热片9还设有用于降低自身重量的圆孔12,同时圆孔12还可增加电磁场的涡流效应,有利于提高电加热片9的制热能力;其中,电加热片9安装在内腔7底面的加热槽13内,且电加热片9的定位孔11卡入在凸台10上;提高电加热片9的安装牢固性。玻璃器皿本体1的外壁设有防滑纹2,防滑纹2设置于玻璃器皿本体1外壁的中间位置,防滑纹2在玻璃器皿本体1的外壁围成圆环状,便于使用者握持器皿外壁,提高接触面的摩擦力。玻璃器皿本体1采用耐高温玻璃制成,有利于提高玻璃器皿的使用安全性。实施例2请参阅图1-5,为一实施方式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玻璃器皿本体1,玻璃器皿本体1设为圆筒状,玻璃器皿本体1的内部设有内腔7,内腔7的底面设有弧形面8,提高结构的美观性,使内腔底部只剩下部分水液时向内腔7底面的边角积流,弧形面8的圆心位置设有加热槽13,加热槽13的圆心位置设有凸台10,凸台10设为圆柱状,便于安装和固定电加热片9,提高电加热片9的安装牢固性;电加热片9,电加热片9设为圆盘状,电加热片9的圆心位置设有定位孔11,便于安装和固定电加热片9,提高电加热片9的安装简易性,电加热片9还设有用于降低自身重量的圆孔12,同时圆孔12还可增加电磁场的涡流效应,有利于提高电加热片9的制热能力;其中,电加热片9安装在内腔7底面的加热槽13内,且电加热片9的定位孔11卡入在凸台10上;提高电加热片9的安装牢固性。玻璃器皿本体1的外壁设有杯把5,杯把5设为L形状,且杯把5与玻璃器皿本体1的外壁设为一体结构,杯把5的外壁套有把套6,把套6与杯把5设为可分离结构,便于使用者握持杯把5,同时把套6还可具有隔热功能,提高使用者握持的舒适度,避免烫手。玻璃器皿本体1的杯口处设有集流口3,集流口3设为由杯口向前端伸出的圆弧口,便于倾倒器皿内的液体,提高该玻璃器皿的实用性。玻璃器皿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玻璃盖4,玻璃盖4可从玻璃器皿本体1的顶部分离,提高玻璃器皿的加热效率,有利于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工作原理:电磁炉是就用电磁感应原理对食品进行加热的,电磁炉的炉面是耐热陶瓷板,交变电流通过陶瓷板下方的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玻璃器皿本体1的底部,产生涡流,令玻玻器皿本体1底部迅速发热,达到加热玻璃器皿本体内部介质的目的。使用方法:基于上述工作原理,在使用本技术提供的玻璃器皿本体1时,只需将玻璃器皿本体1放置在电磁炉本身的感应距离内,使电磁炉的磁力线能够穿透玻璃器皿本体1而作用于电加热片9上,即可进行加热。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加热的玻璃器皿,其特征在于,包括:/n玻璃器皿本体(1),所述玻璃器皿本体(1)设为圆筒状,所述玻璃器皿本体(1)的内部设有内腔(7),所述内腔(7)的底面设有弧形面(8),所述弧形面(8)的圆心位置设有加热槽(13),所述加热槽(13)的圆心位置设有凸台(10);/n电加热片(9),所述电加热片(9)设为圆盘状,所述电加热片(9)的圆心位置设有定位孔(11);/n其中,所述电加热片(9)安装在内腔(7)底面的加热槽(13)内,且所述电加热片(9)的定位孔(11)卡入在凸台(10)上;/n所述玻璃器皿本体(1)的外壁设有防滑纹(2),所述防滑纹(2)设置于玻璃器皿本体(1)外壁的中间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加热的玻璃器皿,其特征在于,包括:
玻璃器皿本体(1),所述玻璃器皿本体(1)设为圆筒状,所述玻璃器皿本体(1)的内部设有内腔(7),所述内腔(7)的底面设有弧形面(8),所述弧形面(8)的圆心位置设有加热槽(13),所述加热槽(13)的圆心位置设有凸台(10);
电加热片(9),所述电加热片(9)设为圆盘状,所述电加热片(9)的圆心位置设有定位孔(11);
其中,所述电加热片(9)安装在内腔(7)底面的加热槽(13)内,且所述电加热片(9)的定位孔(11)卡入在凸台(10)上;
所述玻璃器皿本体(1)的外壁设有防滑纹(2),所述防滑纹(2)设置于玻璃器皿本体(1)外壁的中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加热的玻璃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器皿本体(1)采用耐高温玻璃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利贵曹宗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鑫泰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