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姜叶柯甜茶生产用罐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230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木姜叶柯甜茶生产用罐体结构,包括炒茶罐,所述炒茶罐右侧上下对称焊接设置有两组输料管,且输料管末端均通过螺纹安装有密封盖,所述炒茶罐中央横向安插设置有负压轴,且负压轴在炒茶罐内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套合设置有连接架,且连接架外侧焊接设置有内转套,所述内转套内侧壁面环绕焊接设置有绞龙片,且内转套内等距均匀安插设置有若干组电热线圈,所述负压轴左侧套合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安插设置在炒茶罐左侧壁面上。该装置通过管道接头通过软管连接至真空泵,利用真空降低水沸点原理,使茶叶的干燥温度大大降低,电热线圈所提供的温度较低从而大幅度避免传统炒茶中茶叶焦糊的问题。

A kind of can body structure for the production of Litsea caryophylla sweet t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姜叶柯甜茶生产用罐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木姜叶柯甜茶生产用罐体结构。
技术介绍
木姜叶柯分布于中国秦岭南坡以南各省区,为山地常绿林的常见树种,喜阳光,耐旱,在次生林中生长良好,生长最高限约在海拔2200米。木姜叶柯树皮暗褐黑色,不开裂,材质颇坚重,不甚耐腐。嫩叶有甜味,居民用其叶作茶叶代品,通称甜茶。现有的茶叶叶片在采摘后需要进行炒茶杀青,将茶叶叶片内部的水分通过高温加速蒸发,从而提高茶叶的保存时间,现有的炒茶顾名思义,将茶叶置于烧热的铁锅上人工反复翻覆直至叶片干涸,该种方式费时费力且不利于批量生产,而且由于铁锅温度火候较难控制,较高温度使叶片焦糊则产生废品。如果能够专利技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炒茶设备就能够解决此类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木姜叶柯甜茶生产用罐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木姜叶柯甜茶生产用罐体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木姜叶柯甜茶生产用罐体结构,包括炒茶罐,所述炒茶罐右侧上下对称焊接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姜叶柯甜茶生产用罐体结构,包括炒茶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茶罐(1)右侧上下对称焊接设置有两组输料管(2),且输料管(2)末端均通过螺纹安装有密封盖(3),所述炒茶罐(1)中央横向安插设置有负压轴(4),且负压轴(4)在炒茶罐(1)内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套合设置有连接架(5),且连接架(5)外侧焊接设置有内转套(6),所述内转套(6)内侧壁面环绕焊接设置有绞龙片(7),且内转套(6)内等距均匀安插设置有若干组电热线圈(8),所述负压轴(4)左侧套合设置有密封圈(9),且密封圈(9)安插设置在炒茶罐(1)左侧壁面上,所述负压轴(4)左端通过卡榫安插设置有管道接头(10),且管道接头(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姜叶柯甜茶生产用罐体结构,包括炒茶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茶罐(1)右侧上下对称焊接设置有两组输料管(2),且输料管(2)末端均通过螺纹安装有密封盖(3),所述炒茶罐(1)中央横向安插设置有负压轴(4),且负压轴(4)在炒茶罐(1)内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套合设置有连接架(5),且连接架(5)外侧焊接设置有内转套(6),所述内转套(6)内侧壁面环绕焊接设置有绞龙片(7),且内转套(6)内等距均匀安插设置有若干组电热线圈(8),所述负压轴(4)左侧套合设置有密封圈(9),且密封圈(9)安插设置在炒茶罐(1)左侧壁面上,所述负压轴(4)左端通过卡榫安插设置有管道接头(10),且管道接头(10)与炒茶罐(1)左侧壁面之间的负压轴(4)上套合设置有皮带轮(11),所述炒茶罐(1)底部设置有支架(13),且支架(13)左侧安插设置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与密封圈(9)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姜叶柯甜茶生产用罐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剑春苏莲花叶常春张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糖无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