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衍兴专利>正文

燃气灶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0502 阅读:4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头。在内腔为通孔的引射器3一端连有进气管1和风门2,另一端与火盖座7的圆环状内腔4相通,火盖5底面置于火盖座7的中空状圆环凸起台面上,火盖5的外圆置于火盖座7上方的内孔中;火盖座7的圆环状内腔4与火盖5上的燃气通道相通。实现了燃气和助燃空气进入火盖座体内,自动混合并从火盖5上的燃气通道排出充分燃烧,省去原来需配备的助燃空气鼓风装置,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气灶具部件,具体涉及食堂、饭店烹饪食品用的燃气灶具上的燃气灶头。现有技术中食堂、饭店等公共场所使用的大型号燃气灶具上的燃气灶头,主要是由火盖座、火盖和火圈构成,其火盖座是由凹圆弧内腔分别连有燃气接管和助燃空气接管构成,工作时,助燃空气必需通过专门配置的鼓风机将助燃空气吹进火盖体的凹圆弧内腔,与燃气混合后从火盖上喷出燃烧,存在不足助燃空气需要专用鼓风装置进行操作,造成燃气灶具结构复杂,成本高,操作麻烦。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灶具在实际使用中,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的燃气灶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燃气灶头主要由火盖座、火盖和火圈构成;改进在于内腔为通孔的引射器一端连有进气管和风门,另一端与火盖座的圆环状内腔相通;火盖底面置于火盖座的中空状圆环凸起台面上,火盖的外圆置于火盖座上方的内孔中;火盖座的圆环状内腔与火盖上的燃气通道相通。本技术一种好的实施方案是火盖为中空状通孔,在其一端端面上至少设有8个斜槽与其另一端的圆锥端面相通;火盖中空状通孔中心与其斜槽状燃气通道表面形成的角度α1为30°~40°。本技术另一种好的实施方案是火盖为中空状通孔,在其小外圆端面上设有圆周两排直孔状燃气通道;在其大外圆端面上,设有圆周一排斜孔状燃气通道;火盖中空状通孔中心与其斜孔中心形成的角度α2为30°~40°。由于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对火盖座的燃气和助燃空气混合腔改进为圆环状内腔,通过引射器一端相连的进气管和风门的自行控制,使燃气和助燃空气自动混合并从火盖上的燃气通道排出充分燃烧,省去原来燃气灶具需连接专用助燃空气鼓风装置,结构简单、成本降低、操作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剖视图;图2为图1的带有局部剖面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的B向视图;图4为图1中火盖5的主视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图8为图6中火盖5的剖视图;图9为图8的俯视图。实施例一,图1-图5所示。内腔为通孔的引射器3一端连有进气管1和风门2,另一端与火盖座7的圆环状内腔4相通。火盖5底面置于火盖座7的中空状圆环凸起台面上,火盖5的外圆置于火盖座7上方的内孔中;火盖座7的圆环状内腔4与火盖5上的燃气通道相通。火盖5为中空状通孔,在其一端端面上,设有20个斜槽状燃气通道与其另一端的圆锥端面相通。火盖5的中空状通孔中心与向右倾斜的斜槽状燃气通道表面形成的角度α1为35°(图4所示)。当然,斜槽状燃气通道旋向还可以向左倾斜使其表面与火盖5的中空状通孔中心夹角也选择在30°~40°。火盖5上方的外圆固连有耐火材料制成的火圈6。图1-图3所示。使用时,压力较大的燃气从进气管1中喷入引射器3的中孔内,同时也将助燃空气从与进气管1相连的风门2中吸入引射器3的中孔内,燃气和助燃空气在火盖座7的圆环形内腔4中旋转混合,并从火盖5上的斜槽状燃气通道喷出充分氧化燃烧,在火圈6内形成旋转燃烧火焰,火势强劲而均匀。人们烹饪食品时,将加热容器放在火圈6上方即可操作。实施例二,图6-图9所示。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中空状通孔的火盖5小外圆端面上,设有圆周两排直孔状燃气通道,每排分别为16孔和24孔。在其大外圆端面上,设有圆周一排斜孔状燃气通道。火盖5的中空状通孔中心与其大外圆端面上的斜孔中心形成的角度α2为35°。火盖5上方的外圆固连有火圈6。使用时,火盖5圆环状内腔4的混合燃气从火盖5上的直孔和斜孔中喷出,在火圈6内充分氧化燃烧,形成直焰式强劲火势。权利要求1.一种燃气灶头,主要由火盖座、火盖和火圈构成;其特征在于内腔为通孔的引射器(3)一端连有进气管(1)和风门(2),另一端与火盖座(7)的圆环状内腔(4)相通;火盖(5)底面置于火盖座(7)的中空状圆环凸起台面上,火盖(5)的外圆置于火盖座(7)上方的内孔中;火盖座(7)的圆环状内腔(4)与火盖(5)上的燃气通道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盖(5)为中空状通孔,在其一端端面上至少设有8个斜槽状燃气通道与其另一端的圆锥端面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盖(5)的中空状通孔中心与斜槽状燃气通道表面形成的角度α1为30°~4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盖(5)为中空状通孔,在其小外圆的端面上设有圆周两排直孔状燃气通道;在其大外圆端面上,设有圆周一排斜孔状燃气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气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盖(5)的中空状通孔中心与其大外圆端面上的斜孔中心形成的角度α2为30°~4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头。在内腔为通孔的引射器3一端连有进气管1和风门2,另一端与火盖座7的圆环状内腔4相通,火盖5底面置于火盖座7的中空状圆环凸起台面上,火盖5的外圆置于火盖座7上方的内孔中;火盖座7的圆环状内腔4与火盖5上的燃气通道相通。实现了燃气和助燃空气进入火盖座体内,自动混合并从火盖5上的燃气通道排出充分燃烧,省去原来需配备的助燃空气鼓风装置,结构简单。文档编号F23D14/04GK2400690SQ99257868公开日2000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马衍兴, 乔善毅 申请人:马衍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灶头,主要由火盖座、火盖和火圈构成;其特征在于:内腔为通孔的引射器(3)一端连有进气管(1)和风门(2),另一端与火盖座(7)的圆环状内腔(4)相通;火盖(5)底面置于火盖座(7)的中空状圆环凸起台面上,火盖(5)的外圆置于火盖座(7)上方的内孔中;火盖座(7)的圆环状内腔(4)与火盖(5)上的燃气通道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衍兴乔善毅
申请(专利权)人:马衍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