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燃用煤粉的电站锅炉或其它工业窑炉的多功能燃烧装置。本技术是在CN86106725A号专利技术专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火焰稳定燃烧装置,可以克服纯体,旋流火焰燃烧器存在的易结焦、易磨损的缺点,由于目前所用的内外筒体组成的燃烧器在锅炉不同的运行状况下,燃烧器本身的工况易受锅炉工况的影响,因此本技术采用提高出口动量,控制燃烧室出口端工作状况以达到减少锅炉工况对燃烧室工况的反影响。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可作为预燃室又可在正常负荷使用情况下作主喷燃器,在低负荷运行下作为助燃稳燃器的节能燃烧器。本技术在采用内外筒结构增加环形二次风的同时,采用外筒长于内筒的结构,并根据所用的不同煤种情况,在内筒上壁增加反向二次风喷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图。图2为上壁面有反向二次风的局部主体结构示图。图3为图1或图2的侧视图。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原理及实施加以详细阐述开启下部二次风之后,下部二次风即由下部二次风喷口〔5〕进入燃烧室内筒体〔2〕中,再开启一次风中的空气,则一次风气流即由一次风喷口〔4〕进入燃烧室内筒体〔2〕中,一次风向下偏转形成下附壁射流,在燃烧室内形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燃烧器,由燃烧室内外筒体,一次风喷口,下部二次风喷口,小点火源喷口,环形二次风喷口组成,其特征在于燃烧室外筒体略长于内筒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景彬,黎军,王宏宇,邹文华,叶重阳,贺文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河南电力试验研究所,河南丹河发电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