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GIS的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信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工程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BIM+GIS的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信息系统。
技术介绍
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我国公路交通建设蓬勃发展,高速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隧道的修筑规模及数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新时期的隧道建设工程项目呈现出了信息量大、安全风险增加、实施过程复杂的新特点。在这种背景下隧道工程建设的实施要求提高、难度加大,信息化、集成化管理已成为隧道管理的必然趋势。目前的隧道超前预报信息化管理平台,虽然国内外将GIS技术应用于地质工程、岩土工程领域做了一定研究,并已出现了一些软件系统,但它们当中有些只能实现对地表地形地貌的三维模拟,有些虽然具有地层分析功能,但在几何建模、分析功能和交互功能上并不能很好满足用户的要求。应用在隧道工程中,对隧道实体构建、三维地层建模、不连续面模拟及相关的综合辅助分析的研究则更是滞后,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领域,更是鲜有报道。尽管地理信息系统已有长足的发展,但鲜有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GIS的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采集装置、BIM三维模型仿真装置、GIS地理信息平台、数据分析预测平台和终端;/n所述信息采集装置安装于隧道内,所述信息采集装置与BIM三维模型仿真装置数据传输连接,所述信息采集装置用于采集隧道地质资料、工程资料以及图形资料信息,所述BIM三维模型仿真装置用于接收所述信息采集装置所采集的信息并生成地层、隧道、钻孔的BIM三维实体模型信息数据库,所述BIM三维实体模型信息数据库依托所述GIS地理信息平台开发成BIM+GIS地理信息数据库,所述数据分析预测平台与所述BIM+GIS地理信息数据库数据传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GIS的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采集装置、BIM三维模型仿真装置、GIS地理信息平台、数据分析预测平台和终端;
所述信息采集装置安装于隧道内,所述信息采集装置与BIM三维模型仿真装置数据传输连接,所述信息采集装置用于采集隧道地质资料、工程资料以及图形资料信息,所述BIM三维模型仿真装置用于接收所述信息采集装置所采集的信息并生成地层、隧道、钻孔的BIM三维实体模型信息数据库,所述BIM三维实体模型信息数据库依托所述GIS地理信息平台开发成BIM+GIS地理信息数据库,所述数据分析预测平台与所述BIM+GIS地理信息数据库数据传输连接,用于接收隧道内实时监控量测数据、衬砌厚度数据、地质勘察数据的三维化和一体化展示的数据,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三维可视化图形并生成超前地质预报自动报告,所述终端用于显示所述数据分析预测平台的超前地质预报自动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GIS的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装置包括水平钻探装置、地质雷达和监控设备,所述水平钻探装置、地质雷达和监控设备分别与所述BIM+GIS地理信息数据库数据传输连接,所述水平钻探装置用于在隧道前方钻孔并获取岩土数据,所述地质雷达用于探测隧道内地质情况,所述监控设备用于监控隧道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情况;每个装置将采集的信息传送至BIM三维模型仿真装置经数据处理后生成隧道参数、节理数据、钻孔数据和等高线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GIS的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预测平台上设有分析模块和预测模块,所述分析模块与预测模块分别与所述数据分析预测平台数据传输连接,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BIM+GIS地理信息数据库生成的数据并得出超前地质预报信息并传输给所述数据分析预测平台,所述预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BIM+GIS地理信息数据库生成的数据并将检测报告传输到所述数据分析预测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BIM+GIS的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上设有可视化三维分析模块、围岩等级判别模块、属性数据分析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灿荣,王建军,林广泰,邵羽,梁铭,马文安,孙辉,陈孝强,李雍友,宋少军,王伟宁,程振庭,胡以婵,陆进,罗伟,韦永奎,唐雁云,欧晨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