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割炬上的有压割嘴。一种液体燃料割炬使用的有压割嘴,内芯杆与挡圈构成可调的螺纹连接结构,挡圈的后端设置有大锥体、中锥体和小锥体,大锥体上有气孔,内芯杆头部或外套管头部有气槽,尤其是内芯杆头部或外套管头部上设置的气槽,可使割嘴喷出的混合气形成良好的细雾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有利于燃油的充分燃烧,而且还有助于火焰的稳定和集中。(*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使用液体燃料的割炬,更具体地说,涉及割炬上的有压割嘴。
技术介绍
用于切割钢材的液体燃料割炬都配有专用割嘴,而割嘴分有压和无压两种。目前,所使用的有压割嘴结构是外套管内有内芯杆,外套管与内芯杆之间有间隙。油、氧混气经内芯杆上的气孔进入外套管与内芯杆之间的间隙后直接喷出。现有的割嘴在加大供油量切割厚钢板时,割嘴很容易产生滴油和冒烟,这种燃油燃烧不充分的问题还会引起火焰不集中。为了解决加大供油量时割嘴易出现滴油和冒烟的问题,有些割嘴的内芯杆上设置梅花槽来改善油、氧混合气的质量。但是,仅在内芯杆上设置梅花槽很难彻底解决富油燃烧问题,尤其在突然加大供油量的情况下,割嘴很容易产生滴油和冒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燃料割炬使用的有压割嘴,它不但能增强油、氧混气的雾化效果,而且有助于减少割嘴工作时滴油和冒烟的现象。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体燃料割炬使用的有压割嘴,包括外套管和内芯杆,内芯杆有管道,内芯杆与挡圈构成可调的螺纹连接结构,挡圈的后端设置有大锥体、中锥体和小锥体,大锥体上有气孔,内芯杆头部或外套管头部有气槽。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本技术还有以下进一步的措施所述内芯杆头部或外套管头部的气槽是直槽或螺旋槽。所述的外套管前端的喷射管壁为圆锥面或圆柱面。所述的内芯杆有拦阻圈。所述的拦阻圈内有沟槽。本技术的优点如下因为,内芯杆与挡圈构成可调的螺纹连接结构,挡圈的后端设置有大锥体、中锥体和小锥体,大锥体上有气孔,内芯杆头部或外套管头部有气槽。所以,在有压供油的情况下,只需调控好预热氧气的流量,即可在割嘴内形成雾化良好的混合气,并从割嘴喷出,尤其是内芯杆头部或外套管头部上设置的气槽,可使割嘴喷出的混合气形成良好的细雾状。本技术不但有利于燃油的充分燃烧,而且还有助于火焰的稳定和集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一种液体燃料割炬使用的有压割嘴,外套管1可用紫铜制造,内芯杆4用黄铜制造,外套管1套在内芯杆4外面。内芯杆内的管道9贯穿内芯杆4。内芯杆4通过螺纹连接挡圈7,内芯杆4与挡圈7构成可定位的螺纹连接,即螺纹紧配连接,旋转内芯杆4可调整内芯杆4头部与外套管1出口之间的间隙。挡圈7是吻合外套管1的。挡圈7的后端设置有大锥体12、中锥体1和小锥体10,大锥体12、中锥体1和小锥体10可分别与割嘴接头内的接口吻合。大锥体12上有气孔8,大锥体12上可设置6个气孔8,6个气孔8均布在大锥体12上。内芯杆4头部或外套管1头部有气槽。内芯杆4头部的气槽参看图1。内芯杆4头部的气槽可以是梅花槽3。外套管1头部的气槽参看图2。外套管1头部的气槽可以是内键槽200或梅花槽。外套管1头部的内键槽200可以使用拉刀加工,加工相对比较容易。所述内芯杆4头部或外套管1头部的气槽是直槽或螺旋槽。梅花槽3或内键槽200可以加工成直槽或螺旋槽。所述的外套管1前端的喷射管2壁为圆锥面或圆柱面。参看图1。喷射管2设置在外套管1的前端。参看图2。所述的内芯杆4有拦阻圈5。设置在内芯杆4上的拦阻圈5可影响来自气孔8的高速混合气流,使混合气流在外套管1内壁发生高频率碰撞,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混合气的雾化气质量。所述的拦阻圈5内有沟槽6。权利要求1.一种液体燃料割炬使用的有压割嘴,包括外套管(1)和内芯杆(4),内芯杆有管道(9),其特征在于,内芯杆(4)与挡圈(7)构成可调的螺纹连接结构,挡圈(7)的后端设置有大锥体(12)、中锥体(1)和小锥体(10),大锥体(12)上有气孔(8),内芯杆(4)头部或外套管(1)头部有气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燃料割炬使用的有压割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杆(4)头部或外套管(1)头部的气槽是直槽或螺旋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燃料割炬使用的有压割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杆(4)头部或外套管(1)前端的喷射管(2)壁为圆锥面或圆柱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燃料割炬使用的有压割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杆(4)有拦阻圈(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体燃料割炬使用的有压割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拦阻圈(5)内有沟槽(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割炬上的有压割嘴。一种液体燃料割炬使用的有压割嘴,内芯杆与挡圈构成可调的螺纹连接结构,挡圈的后端设置有大锥体、中锥体和小锥体,大锥体上有气孔,内芯杆头部或外套管头部有气槽,尤其是内芯杆头部或外套管头部上设置的气槽,可使割嘴喷出的混合气形成良好的细雾状。本技术不但有利于燃油的充分燃烧,而且还有助于火焰的稳定和集中。文档编号F23D11/38GK2921602SQ20062011603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5日专利技术者苗芳 申请人:苗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燃料割炬使用的有压割嘴,包括外套管(1)和内芯杆(4),内芯杆有管道(9),其特征在于,内芯杆(4)与挡圈(7)构成可调的螺纹连接结构,挡圈(7)的后端设置有大锥体(12)、中锥体(1)和小锥体(10),大锥体(12)上有气孔(8),内芯杆(4)头部或外套管(1)头部有气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芳,
申请(专利权)人:苗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