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防混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0044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3:18
一种可低液位运行的智能控制防混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包括阀座、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的上阀体设有供介质流通的第一流道,所述的下阀体设有供介质流通的第二流道,该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设有导通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的导通腔,位于导通腔的位置上设有封闭导通腔的阀瓣,该阀瓣包括上阀瓣及下阀瓣,下阀瓣内设有第三流道,所述下阀瓣内设有第四流道,该下阀瓣包括位于导通腔内的封闭位置及下沉至第二流道内的打开位置,所述第二流道内设有虹吸管,所述下阀瓣位于打开位置时,所述第四流道入口端与虹吸管出口端衔接;所述防混阀还包括液位探针及抽真空机,抽真空机根据液位探针信号抽取虹吸管内空气,吸出低液位的介质。

An intelligent control anti mixing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控制防混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
,具体涉及一种防混阀。
技术介绍
防混阀在食品处理工艺,尤其是在饮料、乳制品工业中应用广泛,传统的防混阀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上阀体与下阀体分别设有用于液体介质流入或流出的进料口以及出料口,上阀体设有第一流道,所下阀体设有第二流道,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设有导通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的导通腔,阀座内设有一端穿过上阀体并延伸至下阀体内的阀杆,该阀杆另一端延伸至阀座外且设有驱动阀杆移动的气动组件,阀杆位于导通腔的位置上设有封闭导通腔的阀瓣,该阀瓣包括上阀瓣及下阀瓣,下阀瓣内设有第三流道。如附图1-4所示,防混阀的阀瓣有四种状图。图1为封闭状图,上阀瓣与下阀瓣共同封闭导通腔,介质只能各自在第一流道、第二流道中流通。图2为阀瓣共动状图,气动组件驱使整个阀瓣抬升,导通腔导通,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连通。图3为上阀瓣启动状图,气动组件驱使上阀瓣抬升,露出下阀瓣的第三流道,此时第一流道与第三流道连通。图4为下阀瓣启动状图,气动组件驱使下阀瓣下沉,露出下阀瓣的第三流道,此时第二流道与第三流道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控制防混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包括阀座、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上阀体与下阀体分别设有用于液体介质流入或流出的进料口以及出料口,所述的上阀体设有供介质流通的第一流道,所述的下阀体设有供介质流通的第二流道,该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设有导通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的导通腔,所述阀座内设有一端穿过上阀体并延伸至下阀体内的阀杆,该阀杆另一端延伸至阀座外且设有驱动阀杆移动的气动组件,所述阀杆位于导通腔的位置上设有封闭导通腔的阀瓣,该阀瓣包括上阀瓣及下阀瓣,下阀瓣内设有第三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瓣内设有第四流道,该下阀瓣包括位于导通腔内的封闭位置及下沉至第二流道内的打开位置,所述第二流道内设有虹吸管,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控制防混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包括阀座、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上阀体与下阀体分别设有用于液体介质流入或流出的进料口以及出料口,所述的上阀体设有供介质流通的第一流道,所述的下阀体设有供介质流通的第二流道,该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设有导通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的导通腔,所述阀座内设有一端穿过上阀体并延伸至下阀体内的阀杆,该阀杆另一端延伸至阀座外且设有驱动阀杆移动的气动组件,所述阀杆位于导通腔的位置上设有封闭导通腔的阀瓣,该阀瓣包括上阀瓣及下阀瓣,下阀瓣内设有第三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瓣内设有第四流道,该下阀瓣包括位于导通腔内的封闭位置及下沉至第二流道内的打开位置,所述第二流道内设有虹吸管,该虹吸管与第四流道均包括入口端及出口端,所述虹吸管的入口端设置于第二流道竖直方向的底部,该虹吸管的出口端延伸至下阀瓣打开位置处,所述下阀瓣位于封闭位置时,所述导通腔封闭第四流道入口端,所述下阀瓣位于打开位置时,所述第四流道入口端与虹吸管出口端衔接;
所述防混阀还包括液位探针及抽真空机,该液位探针设置于第三流道内,所述抽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学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利百加泵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