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纱门自动开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991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纱门自动开闭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门框上的固定框,固定框相对的两侧上分别设有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固定框内转动安装有驱动杆;驱动杆为圆柱形,且驱动杆上设有左旋螺纹槽和右旋螺纹槽;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位于驱动杆的两侧;左旋螺纹槽和右旋螺纹槽的截面均为矩形,且左旋螺纹槽与右旋螺纹槽具有相等的宽度;左旋螺纹槽内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为梭形,且第一滑块的长度大于右旋螺纹槽的宽度。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表面设有左螺旋槽和右螺槽的驱动杆来驱动软纱门的开合,体积小、更美观、使用寿命更长。

An automatic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of soft screen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纱门自动开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开闭装置,特别是一种开闭纱门时所用的软纱门自动开闭装置。
技术介绍
软纱门是用于家庭、餐馆、宾馆、办公室、医院等各类场所防蚊、防蝇、防尘的工具。传统的对开式纱门多采用人经过时用手打开,这种打开方式影响使用者的舒适度,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开闭式软纱门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但现有的自动开闭式纱门的开闭多通过偏心轮或拉绳来驱动,但使用偏心轮体积大影响整个纱门的美观、而使用拉绳来驱动当长时间使用后拉绳用于断裂。因此,设计一种体积小、更美观使用寿命更长的纱门自动开闭装置显得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纱门自动开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纱门自动开闭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门框上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相对的两侧上分别设有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所述固定框内转动安装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为圆柱形,且所述驱动杆上设有左旋螺纹槽和右旋螺纹槽;所述第一条形孔和所述第二条形孔位于所述驱动杆的两侧;所述左旋螺纹槽和所述右旋螺纹槽的截面均为矩形,且所述左旋螺纹槽与所述右旋螺纹槽具有相等的宽度;所述左旋螺纹槽内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为梭形,且所述第一滑块的长度大于所述右旋螺纹槽的宽度;所述第一滑块上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一条形孔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被设置为用于与所述软纱门连接;所述右旋螺纹槽内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为梭形,且所述第二滑块的长度大于所述左旋螺纹槽的宽度;所述第二滑块上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二条形孔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被设置为用于与所述软纱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开闭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杆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被设置为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杆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左旋螺纹槽与所述右旋螺纹槽具有相等螺距和相等的圈数。进一步地,所述软纱门自动开闭装置还包括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所述第三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框上具有所述第一条形孔的一侧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框上具有所述第二条形孔的一侧的外表面上,所述第四滑块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滑块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三滑块的一端与所述软纱门连接;所述第四滑块上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第四滑块的一端与所述软纱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均为L形板;所述L形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均平行于所述固定框的外侧面;所述第二板体均平行于所述固定框的底面,两所述第二板体被设置为分别用于与所述软纱门的两扇纱网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表面设有左螺旋槽和右螺槽的驱动杆来驱动软纱门的开合,与传统的使用偏心轮来驱动软纱门的开闭相比体积更小更美观,与传统的使用拉绳来控制软纱门的开闭操作更简单,也能够避免长时间使用后拉绳因磨损断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软纱门自动开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软纱门自动开闭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软纱门自动开闭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固定框与第二限位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部分剖视图;图6是第三滑块与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杆、第一滑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框,101-第一条形孔,102-第二条形孔,2-驱动杆,201-左旋螺纹槽,202-右旋螺纹槽,3-第一滑块,4-第一连接杆,5-第三滑块,6-第四滑块,7-第一连接板,8-有第二连接板,9-第一限位条,901-第一滑孔,10-第二限位条,1011-第二滑孔,103-第三条形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软纱门自动开闭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门框上的固定框1,所述固定框1相对的两侧上分别设有第一条形孔101和第二条形孔102;所述固定框1内转动安装有驱动杆2;所述驱动杆2为圆柱形,且所述驱动杆2上设有左旋螺纹槽201和右旋螺纹槽202;所述第一条形孔101和所述第二条形孔102位于所述驱动杆2的两侧。所述左旋螺纹槽201和所述右旋螺纹槽202的截面均为矩形,且所述左旋螺纹槽201与所述右旋螺纹槽202具有相等的宽度。如此,设置一方面能够使制造过程更加简单,另一方面,还能够使第一滑块3和第二滑块具有通用性,使安装更加方便。所述左旋螺纹槽201内设有第一滑块3,所述第一滑块3为梭形,且所述第一滑块3的长度大于所述右旋螺纹槽202的宽度;所述第一滑块3上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一条形孔101的第一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4被设置为用于与所述软纱门连接。如此,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滑块3来带动所述软纱门实现打开或关闭。所述右旋螺纹槽202内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为梭形,且所述第二滑块的长度大于所述左旋螺纹槽201的宽度;所述第二滑块上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二条形孔102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被设置为用于与所述软纱门连接。使用时,将固定框1通过螺栓或螺钉水平固定安装在门框的上横框上,将第一连接杆4与软纱门的一扇纱网的上端连接,第二连接杆与软纱门的另一扇纱网的上端连接,通过正转动驱动杆2带动第一滑块3沿左旋螺纹槽201、第二滑块沿着右旋螺纹槽202分别从驱动2的两端以同样的速度向驱动杆2的中部移动从而带动软纱门的两扇纱网移动,当移动到上横框的中间位置时停止移动,此时软纱门关闭,当需要将软纱门打开时,反转动驱动杆2,第一滑块3、第二滑块从上横框的中间位置向两边移动实现软纱门的开闭。本专利技术使用驱动杆2与传统的使用偏心轮来驱动软纱门的开闭相比体积更小更美观,与传统的使用拉绳来控制软纱门的开闭操作更简单,也能够避免长时间使用后拉绳因磨损断裂。优选的,所述自动开闭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杆2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被设置为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杆2转动。通过设置驱动电机方便对驱动杆2进行驱动,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能够控制软纱门打开或闭合所需的时间,通过控制驱动电机转动的圈数方便控制精确控制软纱门打开或关闭。具体实施时,驱动电机可以与驱动杆2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驱动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在固定框1上。优选的,所述左旋螺纹槽201与所述右旋螺纹槽202具有相等螺距和相等的圈数。如此,能够保证驱动杆2转动时,第一滑块3、第二滑块移动的距离相等。优选的,所述软纱门自动开闭装置还包括第三滑块5和第四滑块6;所述第三滑块5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框1上具有所述第一条形孔101的一侧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三滑块5与所述第一连接杆4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滑块6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框1上具有所述第二条形孔102的一侧的外表面上,所述第四滑块6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三滑块5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纱门自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在门框上的固定框(1),所述固定框(1)相对的两侧上分别设有第一条形孔(101)和第二条形孔(102);所述固定框(1)内转动安装有驱动杆(2);所述驱动杆(2)为圆柱形,且所述驱动杆(2)上设有左旋螺纹槽(201)和右旋螺纹槽(202);所述第一条形孔(101)和所述第二条形孔(102)位于所述驱动杆(2)的两侧;/n所述左旋螺纹槽(201)和所述右旋螺纹槽(202)的截面均为矩形,且所述左旋螺纹槽(201)与所述右旋螺纹槽(202)具有相等的宽度;/n所述左旋螺纹槽(201)内设有第一滑块(3),所述第一滑块(3)为梭形,且所述第一滑块(3)的长度大于所述右旋螺纹槽(202)的宽度;所述第一滑块(3)上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一条形孔(101)的第一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4)被设置为用于与所述软纱门连接;/n所述右旋螺纹槽(202)内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为梭形,且所述第二滑块的长度大于所述左旋螺纹槽(201)的宽度;所述第二滑块上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二条形孔(102)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被设置为用于与所述软纱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纱门自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在门框上的固定框(1),所述固定框(1)相对的两侧上分别设有第一条形孔(101)和第二条形孔(102);所述固定框(1)内转动安装有驱动杆(2);所述驱动杆(2)为圆柱形,且所述驱动杆(2)上设有左旋螺纹槽(201)和右旋螺纹槽(202);所述第一条形孔(101)和所述第二条形孔(102)位于所述驱动杆(2)的两侧;
所述左旋螺纹槽(201)和所述右旋螺纹槽(202)的截面均为矩形,且所述左旋螺纹槽(201)与所述右旋螺纹槽(202)具有相等的宽度;
所述左旋螺纹槽(201)内设有第一滑块(3),所述第一滑块(3)为梭形,且所述第一滑块(3)的长度大于所述右旋螺纹槽(202)的宽度;所述第一滑块(3)上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一条形孔(101)的第一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4)被设置为用于与所述软纱门连接;
所述右旋螺纹槽(202)内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为梭形,且所述第二滑块的长度大于所述左旋螺纹槽(201)的宽度;所述第二滑块上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二条形孔(102)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被设置为用于与所述软纱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纱门自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开闭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杆(2)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被设置为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杆(2)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志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骄阳软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